322牧民之法(第21更) - 三国大教皇 - 星云战火
归结而言。大汉朝之所以延续如此吝啬的牧民制度。乃是受董仲舒儒家思想影响。更加侧重于直接保护统治阶层的利益。为了让统治阶层获得最大利益。甚至不惜从精神和物质双方面压榨基层劳动者。
与历代大汉朝廷不同。栾奕走的则是另外一条路子。一项对儒家思想不慎感冒的他。在施政过程中。仅把儒家思想摆在了辅助位置。转而追求管家的“仓禀足则知荣辱”。换做白话解释说就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只有兜里有钱。能吃饱饭。才会考虑忠诚、礼仪、道德涵养等深层次的问題。他直言不讳的说:贫困潦倒。饥不择食的人。与野兽牲畜无异。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所以。丰富百姓收入。乃是摆在施政者案前的首要问題。百姓一旦富足。非但不会对朝廷心生歪念。反而会感念朝廷的恩德。尽心尽力为国效力。
与管家足人衣食相伴的。栾奕还将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设定为自己的施政核心理念之一。将解决“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定位终生理想。借助圣母教推行“天下之人皆相爱”的价值观。
并借死后永生入天堂束缚人们。要求信徒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互爱互利的“兼相爱、交相利”,用教条艳玲信徒不得互争互害。。“别相恶、交相贼”。
十几年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随着教会在教区耕耘、布道。教区俨然呈现出一派“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天下之人皆相爱”的景象。
就这方面而言。栾奕已经超越了管子和墨子。因为这二位先贤在数百年前提出的只是一个构想。管子还好。可在齐国境内施展抱负。墨子干脆默默无闻。只是把思想传给了弟子。并未将其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去。而他的弟子。虽说也是人才辈出。但苦于思想有悖于当政者的利益。久久不得重用。
可以说。栾奕是百年來。唯一一个大范围用管家、墨家思想治国之人。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同时。他还将法家依法治国。儒家礼乐制度。道家道法自然融入进來。在不经意间。以圣母教为媒介取管、墨、法、儒诸子百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一套更加人性、有效且深入人心的管理体系。
既提高了朝廷的施政效率。又为他赢得了民心。还让百姓过上了更加富足的生活……可谓一箭多雕。
回到济南的时候。栾奕刚进家门又被郭嘉拽去了教堂。
从郭嘉的口中。他得到了一好一坏两则消息。
好消息是。荆州南阳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庞德公携家眷、好友及南阳书院众弟子前來相投。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贤达來投并非小事。一方面。代表栾奕过去多年來所做出的努力得到了教区以外士人的认可;另一方面。圣母教虽在青兖周边地区颇受欢迎。但是在荆州、西凉、益州这些远离济南国的地方。有大量文人士子仍对其抱有不小的非议。认为它的思想理念和部分言论乃是离经叛道。如今。司马徽、庞德公这样名士來投。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舆论上对圣母教表示支持和肯定。这就等于是给了那些对圣母教抱有偏见之人一记响拳。
栾奕大喜过望。当即令人召集教内文武为诸位贤达接风洗尘。可是眼见酒席即将准备妥当。又觉得像司马徽、庞德公这样的世外高人怕是不喜人头涌动。虚伪的应酬。大宴群臣反倒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
于是。他两手一挥。招呼仆下取消大宴。转而仅叫上郭嘉、毛玠、徐庶、荀彧、荀攸、程昱几位司马徽和庞德公的旧友。加上他自己共计七人。于历城县大明湖南岸的曲水亭中摆几桌小宴。以旧友相逢的姿态宴请远道而來司马徽、庞德公、庞统还有黄承彦等人。
栾奕所设置的轻松而又雅致的环境。让司马徽和庞德公大为受用。直夸栾奕如今虽然身居尚未。但行为举止跟多年前一样。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一点也沒有变。还是那么亲和、善解人意。
栾奕谦虚几句。他将目光移植立于庞德身后的庞统身上。此时的庞统已满十八岁了。模样虽然比孩童时期长开了不少。耐看了一些。但是总归还是与俊朗二字毫不沾边。
一对铜铃般的牛眼。下边挂着一个蒜头鼻。按理说这样的眼、鼻如果配上一副浑厚的嘴唇。外加中号的嘴。看起來还能顺眼许多。最起码透着英雄的勇武之气。
可庞统偏偏不是。蒜头鼻下面跟了个樱桃小嘴。跟嘴边那圈络腮胡子一点都不搭调。让人看在眼里说不出的别扭。
虽说庞统长的是丑了点。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但是他的能力栾奕可是心知肚明的。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先生更是将他封为与卧龙先生齐名的凤雏先生。荣登东汉末年三国历史上顶尖谋士之列。
当然。事实证明卧龙凤雏的称号是罗先生为了丰富故事内容杜撰出來的。但是庞统仅过目一遍便牢记曹操所撰兵法《孟德新书》一事却是载于史册的真事。具体故事情节《三国演义》中也有记载。气得曹操把辛辛苦苦撰写的兵书付诸一炬。以至于如此优秀的兵家著作彻底失传。
借此事。足可见庞统具备过目不忘的本领。其博闻强记之能让人惊叹不已。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历史上的庞统在刘备帐下效命多年。并未完全得到重用。其才能一直沒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以至于长期生存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郁郁不得志的他。立功心切。好不容易入蜀时得到个一展能力的机会。却在三十多岁时死在了落凤坡下。
可以说。历史上庞统的一生。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在与他长相丑陋。不符合当世的选贤对相貌的标准。另一方面。其人心高气傲。对选择投靠主公标准极高。一般诸侯都看不上眼。即便看上眼也要拿一把。摆出高姿态先给君主來个下马威。
而这些举动显然都大大破坏了高位者对他的第一印象。由此报国无门也就成了自然。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庞统一直对栾奕大为崇拜。而栾奕呢。又深知庞统才华横溢。
二者王八对绿豆。本就十分对眼。多年來书信交往不断。交情颇深。这就免去了那些世俗的虚荣的考验。庞统不用表现什么。栾奕自然会对其委以重任。反过來。庞统也会对眼前这位良师益友效死命。
向庞统拱手致意。稍作攀谈过后。栾奕将目光集中在了立于司马徽身后的一名老者身上。
与鹤发童颜。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拥有仙人之姿的司马徽不同。立在他身后的那名老者身材微胖。身上沒有一丝绫罗绸缎。头上以布绳抒发。身穿一身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淡棕色麻布服。足蹬一对草鞋……
总体而言。这身装扮与教区贫苦人家的穿着几近无二。全身加起來还不够一坛酒钱。十分磕碜。
只不过老人家穿得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情深面貌却是不俗。尤其一双眼睛。神采奕奕。目光之中透着让人感到温暖的亲和之光。
多年來阅人无数的栾奕。仅通过这双光芒四射的眼睛。便可断定眼前的老者身份不俗。而司马徽、庞德公将老人家引入主席的举动。更加证明了老者定然是荆州地面出类拔萃的智者。
想到这儿。栾奕彬彬有礼的起身询问起老者的名号。“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先生不敢当。在下黄融字承彦。”
“黄融黄承彦。竟然是他。”栾奕暗暗欣喜。说起这黄承彦。虽说在当朝士人之中鲜有人提及。乃是一个名声不显、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但是熟知历史的他。却清楚知道此人非是凡人。他还有个女儿更是非同一般。据说。那姑娘模样奇臭无比。却嫁给了诸葛亮为妻。并于孔明厮守终生不离不弃。
想到这儿。栾奕不由好奇。这位黄姑娘到底丑成了什么样。竟被世人冠以奇臭无比之名。
将思绪从纷乱中回归正途。栾奕又想到了史书中对于黄承彦的评价。据传。黄承彦乃是墨家后裔。在饱读诗书的同时。逻辑学、几何学等多门学科有着极深的造诣。尤其善于制造各类稀奇器具。精通木匠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