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济州 - 三国大教皇 - 星云战火
高句丽王处斩。新罗王被俘。百济王归降。朝鲜半岛一战尘埃落定。接下來便是商讨半岛未來的统治问題。
在这方面。栾奕并不想对半岛像匈奴那般采取殖民式管理。毕竟无论高句丽也好。新罗、百济也罢。国情与匈奴大为不同。作为一个老牌的草原帝国。匈奴人有着一套独特的。明显有益于帝国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草原文化。这些习俗和文化已经烙印在草原人的骨子里。若想将其扭转和重造需要耗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久。
这些种族上的差异就奠定了他们与帝国格格不入。因而栾奕并沒有直接将他们并入帝国。而是让他们以殖民地。。属国的形式游离于帝国的外围。并在属国的位置上通过宗教、教育、商贸交流等多种形式潜移默化接受中原文化。并早日在思想上、习俗上和情愫上与帝国达成一致。
与匈奴人相对的。高句丽、新罗、百济都是农耕国家。其中高句丽自西汉就是大汉领土的一部分。。高句丽县。后來在王莽时期他们才独立出來。百济、新罗的创立者最初都是高句丽县中之人。后來扯起大旗。分别占据半岛南面东西两边。这才创出了百济和新罗。
所以。朝鲜半岛三国与帝国相比较。虽然语言和习俗略有不同。但无论是意识形态、道德操守、法律条规、建筑风格都跟帝国十分相似。Www。。com即便略有差异。处于强势的帝国很容易就能将之同化。捋顺到帝国想要的步调上來。
想到这些。在与群臣经过一段时间商讨过后。栾奕决计将高句丽、新罗、百济彻底并入帝国。成为帝国领土。朝鲜半岛自此更名为济州下辖高句丽、新罗两个郡。以及百济王国共三部分。
百济国王此番献关有功。出于道义栾奕沒有摘去他的王冠。而是亲自为他加冕。册其为百济王。与蔡琰的智德皇后之位一般。百济王只接受了册。得了个百济王的名。并享受国王待遇。但实际上并不具备权柄。百济王国实际上与陈留国一样。只不过就是神圣华夏帝国境内的一个小藩国。Www。。com王国的实际统治者其实是丞相。丞相由帝国调派。下级行政体系由百济本地官员和帝国调派來的官员共同组建而成。
高句丽和新罗则与帝国其他郡县一样。郡令由帝国人出任。辅以翻译协同。下级长史、书记或县令主要由百济、高句丽、新罗人出任。帝国只派驻些许官员予以技术指导。各县新建教堂里的神官皆由帝国派入。待地方信徒增多以后。再尝试从地方临时征召。
地方军队四分之一由帝国派驻。余下部分从当地招募。
政策方面。由于济州刚刚经历了战火。且随着高产作物在江南成功试种。帝国粮食连年丰收仓禀殷实。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国库丰韵。所以一时半会儿用不着济州这点税收。
所以。帝国免除了济州未來五年的所有税收。这不但对济州百姓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对帝国的商贾而言亦是一则喜讯。
正所谓有奶便是娘。济州百姓深知无税状态下幸福的生活即将來临。前些时日他们还在为帝国的无端入侵心怀怨言。一听税收取消。态度当即來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虽说沒对帝国感恩戴德。但心里的怨气却也消失了个七七八八。
对于帝国的商人而言。税负一直是他们谋取财富的桎梏。
诚然。随着最近几年各地教会依据上意纷纷开展了普法教育。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有国才有家”的思想深入人心。富贾和门阀们知道只有缴纳了税负帝国才能圈养军队保护他们的土地、财富和家人。帝国需要他们的税负來发展壮大。只有帝国强盛了。他们才能能力和机会去赚取更多的财富和享受更加安定的生活。反之。他们只会成为受外族人欺凌的可怜虫。
这些话富贾门阀都理解。可是出于人贪婪的本性。仍无法彻底抹除他们对少交或者不交税负的渴望。只是碍于典律管控的实在严格。才沒能将偷税漏税的想法付诸实施。
所以。济州免税五年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了帝国广大商贾趋之若鹜般的追捧。
免税政策还未施行。部分商会便打起了小算盘。“济州的棒槌(人参)和香料可是帝国紧俏的商品啊。”
“是啊是啊。”
“德先。你别光点头。快说说。你准备做点什么。”
表字德先的那个人端着茶盏。撇去浮在上层的茶花。抿一口茶水得意洋洋道:“我就是个倒腾茶叶的。还能做什么。我寻思着明年清明下了新茶。运一批去百济看看情况。”
“那感情好。我想运批布料过去。”另一名商贾插话道:“到时候咱们可以结伴。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虽说眼下事态好。可保不准济州那边还有山贼什么的。咱们作伴。人多。车多。相互间也好有个照应。”
闻言。众人纷纷附和。提议组团去冀州掘金。
德先摇了摇头。虚抬右手止住众人嘈杂的话语。“都圣元年。诸位做生意怎么还用那些老套路。动不动就驴啊马啊车啊。”他摆出一副高神莫测的模样。道:“我家族弟在军中当差。听他说陛下今岁出征济州是从海上过去的。”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率先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消息。这让德先很是得意。“上千艘大船呢。Www。。com运了好几万帝国勇士直接杀到百济城下。把百济国王吓的呀……屁滚尿流。”
“这事我也听说了。”有人附和道:“大军离港的时候。很多东莱百姓都亲眼看见了。这事儿在青州传开了。我前些天路过青州时听说的。”那人又道:“不过这事儿跟咱们做买卖的又有什么关系。”
“什么关系。关系大了。”德先得意一笑。
“哎呀德先。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什么关系。”
德先收拢兴奋的心情。又抿一口茶。才说:“陛下既然能穿过大海。运送兵马。咱们同样可以运送货物啊。与人背马驼不同。水运既省人力。又省时间。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运载货量还大。一趟下來赚的钱财至少多两三倍。何乐而不为。我都想好了……”他抽了下涎到嘴角的口水。接着道:咱们可以先将货物沿陆运运到运河。再租队船运去东莱。随后从东莱入海船……”
“等等……”方才那位号称刚从青州回來的商人插嘴道:“我想起來了。我从青州回來的途中。听说帝国东莱船坞除了制造战船。还开始制造一种民用的运输海船。当时我沒多想。也就沒去盘问。不过倒听说青州那边的几个商会对此很是热衷。订了十艘大船。如今听德先这么一说才明白。青州的那些商会这是要用海船开展贸易啊。”
德先闻言大急。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你这个短视鬼。怎么不早说。这下完了。让那帮青州人抢先一步。咱们的东西卖不上价去了。”
“那可怎么办。”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德先急的团团转。“赶紧派人去青州。问问船价。另外交上钱明年谷雨前后能不能提到船。还有逍遥津船坞那边问问他们能不能造在海里行驶的大船。对了。还有杭州。听说帝国在那里也建了座大型船坞……看看他们那里有沒有劳什子民用海船。如果有一并问问。咱们得货比三家。”
“对了。咱们还需要会航海的水手。你们谁有熟悉的帮手。老子出高价聘了。“
帝国徐州商会登时乱成了一团。
圣元二十三年开始。由海行楼船改装的海船成了最受帝国商人热捧的产物。
考虑到海船价格不菲。栾奕特令各大船坞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对外出售海船。这样一來。大大扩大了海船的购买群体。让部分小资产阶级和地主也有了购买海船的能力。
他们可以用地契做抵押。在支付相当于船价十分之一的圣券后。便可将海船开回家。利用海船在海上贸易中获得巨大利润后。再于次年支付另十分之一船款。十年之内全部付清。
当然。期间船坞将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信贷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