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对倭之战(下) - 三国大教皇 - 星云战火
在过去的成百上千年里。倭国的平民们始终深陷在贫穷之中。他们沒有土地、沒有财富更沒有人权。他们深受权贵剥削、欺压和蹂躏。
尤其这几年。随着王朝覆灭。列国时代征战不休的时局更让倭人们雪上加霜。他们本就是国内最贫苦的人群。频繁不绝的混战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困苦。战争中。作为国内人口最多的族群。他们不但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在诸侯混战时冲杀在前。
他们恨透了奴隶主和地主。恨透盘剥和压迫他们的倭国政权。
所以。虽然帝国军乃是以侵略者的身份降临了他们的故土。但是在帝国军铲除了倭国的权贵。将权贵的财富的和地产分给贫民。Www。。com并且解除他们奴籍之后。倭人们无不将帝国大军视为解放自己的天兵点将。对帝国大军感恩戴德。
于是乎。无需帝国宣传。也无需号召。倭国的百姓们自发四处奔走。将帝国为解放倭人付出的努力和事业做出的善事宣扬了出去。还有倭人投到帝国军中恳求为帝国军卖命。更有身处未被帝国占领区域的倭人自发组织起來。在倭国各地发动武装暴动。反抗地方诸侯的暴政。迎接帝国军的到來。
一时间。倭国九州岛深陷在土地革命的浪涛之中。
帝国军借机四下攻伐。位于九州岛的三川、肖卢等五路诸侯先后覆灭。
将整个九州岛掌控在手里之后。Www。。com帝国军并沒有急着杀进倭国本土。而是采用稳扎稳打的策略。
圣元二十七年六月。首批五百名帝国官员、神仆及五十名帝国大学外语系倭语专业的毕业生渡过大海。抵达九州岛。依据帝国朝廷新近制定的行政划分。在各自辖区相继上任。
如果说。帝国的军队给倭国的百姓带來了财富和自由的话。那么帝国的官员和神职人员则给倭国送上了文明和信仰。
他们不但为倭国的百姓们带來了优惠的政策。为了方便管理。他还依据华人的百家姓。给倭人起了名字。
别小看这再平凡不过的名与字。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在过去的时候倭国内只有权贵才有资格拥有姓名。穷人是沒有资格染指的。只能随便起个代号方便称呼。所以在倭人的眼里。姓名是身份的象征。人权的代表。帝国官员赐予他们姓名。就是赐予他们与权贵同样的人权。是对他们的尊重。
对此。他们感恩戴德。
教会的神官们抵达九州岛以后。一座座草庐搭建的简易教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林立起來。教堂筑成。他们开始手把手教授倭人更为先进的耕作技巧。并为他们带來了更为高产的水稻种粮。以及可供低价租赁的高级耕作、灌溉器具。他们还为当地百姓奉上了《圣母经》。并以《圣母经》教材教授当地的孩子识字、学经。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吃着自家土地种出來的粮食。用富人的钱添置衣服。读中原人的书。写中原人的字。这若放在过去。倭国的百姓连想都不敢想。而现在。却在帝国的帮助下成为了现实。让深受苦难煎熬的倭人们。一度以为是在做梦。
但是现实却告诉他们。身边的变化都是真的。而且会在神圣华夏帝国的带领下。越來越好。
就在九州岛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北方列岛上的倭人们相继听说了帝国在九州岛上做出的壮举。
北方处于贫困阶层倭人们为之兴奋起來。盼望着帝国大军早一日打到北方。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也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來。
地方诸侯和富贵阶层的态度则截然相反。帝国军杀富济贫的消息让他们人人自危。生怕自己的身家性命在这场浩劫中毁于一旦。
于是。倭国贫富两个阶级的矛盾日复一日高涨起來。倭国各地每日都在上演着激烈的武装暴动。倭国各地深陷在内忧外患之中。
孙策知道。一举夺下倭国的时机到了。
圣元二十八年夏至。孙策留一万帝国军及两万临时招募的倭人兵马驻守九州岛。亲提四万青州军。一万水军再次登船。浩浩荡荡开进了倭国的本土。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整个圣元二十八年。全帝国的百姓都沉寂在激动与兴奋之中。捷报的喜讯雪片一样飞回帝都。又通过《圣光报》公布出來。直到帝国军占领倭国全境。
试问这世上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而强大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战争中连战连捷。甚至征服对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帝国百姓心中升腾。他们用他们的双眼和心灵期待着帝国走向更大的辉煌。
占据倭国对于栾奕而言也是一件颇值得庆祝之事。虽然。他早就知道在帝国大军扬帆起航的那一刻。倭国其实就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但是在真正验证这一结局的时候。Www。。com他仍禁不住“龙颜大悦”了好一阵子。
更为重要的是。对倭一战作为一次试点。让他探索到了境外作战的新模式。
在这一战中。他巧妙的激化了倭国贫富两极的矛盾。随后借助劫富济贫的义举。得到了倭国百姓的支持。并在他们的支持下一举颠覆了倭国权贵执掌的政权。
既得了平民的好感与拥戴。又完成了占领敌国的战略目标。可谓一箭双雕。
在当前这个时代。中华文明是最早进入封建制王朝的国家。而世上的其他国家仍处于半封建半奴隶。甚至完全的奴隶社会。在这些国都。占据人口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农奴和贫民。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他们与倭国的百姓一样。同样渴望财富。希望得到自由……所以。帝国征战倭国的策略对世上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同样适用。
承然。将土地分给倭国百姓的举措。看起來似是让帝国失去了不少耕地。可是别忘了。现在的倭人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倭国百姓。而成了帝国瀛州的居民。他们从本质上已经是帝国人。他们的土地仍旧是帝国的土地。
如果非要把瀛洲人与帝国百姓区分开來也不打紧。作为一个只有一百多万人口的小民族。在倭国。。现在当称之为帝国瀛洲了。在瀛洲有着大量的土地未被开垦。而这些土地无疑都被帝国揣进腰包。并在未來一段时间里或以公平的市场价格对外抛售。Www。。com或赏赐给历次战争中的有功之臣。
除此之外。倭人富裕对于帝国而言并非坏事。生活得到改善。他们会对帝国感恩戴德。为了进一步享受生活。他们会追求更为体面的家具、华美的衣服……而这些都是帝国的特产。在繁荣的市场环境下。无需栾奕敦促。他们自己就会把剩余的财富抛洒出來。借此。帝国的市场又会得到一轮新的反补。其所获得收益。将远远超过土地本身的价值。
随着对倭战事进入尾声。接下來的接收统治问題变得简单了许多。
仰赖于帝国各所高等院校多年來源源不断输出人才。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帝国在短短两个月内便募集了五百余名各级官员。乘着海船抵达倭国。在各自岗位上任。
为了方便统御。栾奕将倭国改为神圣华夏帝国瀛州。州治位于本州岛西海岸。与帝国隔海相望。因此得名望京。江东故吏陆逊出任瀛州刺史。臧霸任瀛州都督。在南蛮一战中做出卓越贡献的旧神盾细作杨锋出任圣母教瀛州宗主教。政军教三大领袖相继到位。瀛州的州务逐步步入正轨。
与此同时。又有一则好消息让栾奕新潮澎湃了许久。
这些年。随着海上商贸日渐兴盛。帝国各大商会的开拓意识日渐增强。
日前。扬州商会一名姓许名忠字德先的商人。率领一队商船本着开拓市场的精神自杭州起航一路南下。航行一个多月。竟发现一片岛屿环绕下的一大片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