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学术 - 三国大教皇 - 星云战火
“沒到过赛里斯。就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贵族生活。”这句话得到罗马人一致认可。
相较而言。罗马那所谓的上流社会简直粗鄙不堪。。跟野蛮人一样。
在赛里斯国宴上。琳琅满目。。一百多道不同种类的美味佳肴让罗马人食指大动。菜肴不但色、香、味俱全。让人回味无穷。在盘子周边还用豆腐、萝卜、瓜果和面团雕刻出的云团、山峰、劲松等优美立体雕塑。让人一度觉得眼前的一个个菜肴。不是庸俗的果腹之物。而是值得让人顶礼膜拜的豪华工艺品。
最让人震惊的。当属赛里斯人的音乐。正所谓音乐是沒有疆界的语言。Www。。com金鼓钟。琴琵琶筝。笛管箫……一百多种不同乐器发出的有别于罗马的清脆乐声。打开了罗马人的心扉。或舒缓婉约。给人以宁静的感受;或高潮起伏。让人心潮澎湃;或扶摇直下。令人叠叠生怜。
一曲作罢绕梁三日。罗马人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可以说。美酒佳肴、仙音妙舞、琴棋书画、茶香墨渍、香车美人是赛里斯贵族生活的全部。
去富丽堂皇的饭馆享用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大餐。去帝国大剧院欣赏宏大的音乐剧。找三五好友城外踏青吟诗作画。在棋社对弈品茗。去花街柳巷寻欢作乐。去帝国蹴鞠场看一场紧张刺激的蹴鞠比赛……
这些都是赛里斯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享受生活的方式。Www。。com。这才是文明人该过的上等生活。而不是像罗马那样。品种单一的垃圾食品、单调的乐曲、庸俗的情人、野蛮的斗兽竞技。
在罗马人心中。赛里斯人的生活都是美好的。哪怕是穷人也比罗马贵族享受着更多的快乐。
每日卯时。睡了一夜的洛阳百姓们在听到各自城区中钟塔的报时声后准时起床。定点用餐。吃过早饭。各自上工。朝廷的大员住的都离官署不远。可以步行上工。住的稍远些的。文官乘马车。武将骑马。
那些沒有车马的富贵人家。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可在洛阳城各个路口租赁出租马车或者人力黄包车载他出行。
至于那些赛里斯的普通百姓。由于赛里斯的都城洛阳实在太大。为方便百姓出行。赛里斯教皇还特意城里铺设了铁轨。起初。罗马人还纳闷。宽阔的街道中央为什么要横着四根硬邦邦的长铁棍。后來才明白。这是洛阳公共马车的轨道。借助这样的轨道可以减少马车前行的阻力。从而增加马车的载重。公共马车轨道上白天里往复驰骋着由八匹骏马拖拽的八轮车厢。车厢里或站或座可容纳二十名乘客。乘客乘车只需支付五文钱的费用。就直通洛阳城的四十个主要站点。
公共交通这一新生事物让罗马人在抛出无限赞誉的同时。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既新奇又好奇。
他们最为感兴趣的问題便是。沒人五文钱的车费。连供应草料都不够。公共马车岂不是天天都在赔钱。
戏志才笑着告诉他们。公共马车乃是帝国对洛阳百姓的一项公共福利。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所以票价定的很低。收费完全是个形式。至于公共马车的收益。非但不少。还很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公共马车收入的主要來源并非车票。而是车身上那一条条横幅。。每年仅靠广告获得的收入便可支撑公共马车正常投入运营。再加上帝国给与的资金扶持。Www。。com公共马车收入足可用可观來形容。
“广告。扶持。”错愕之余。罗马人一度很想撬开赛里斯人的脑袋看看。他们是如何想到这么多奇思妙想的。
在赛里斯人的一天中。辰时上工。巳时享用上午茶和糕点。午时用午饭。申时用下午茶。酉时收工回家之后用晚饭。接着是丰富的夜间生活。
每过六天他们会固定的度过一个休息日。在这一天他们会穿上华服。先去教堂祷告。再去听一场歌剧。亦或者看一场蹴鞠比赛。
他们的生活紧张而又有序。工作时忙碌但是闲暇时却又舒适且富有趣味。
这让罗马人很是羡慕。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于是乎。來自罗马的权贵们。在抵达洛阳的第二天。便学着赛里斯人的模式。享受着赛里斯文明的快乐。他们在五彩斑斓、多姿多彩的洛阳城里纸醉沉迷。追逐起自己向往的美好。
与只知奢侈享乐的权贵不同。來自罗马和雅典的四十多位学者则一头扎进了仰慕已久的洛阳城中之城。。学院区。
站在学院区赛里斯式园林建筑群之中。罗马的学者们赫然发现这里的气息。与洛阳的繁华迥然而异。周围萦绕着郁郁葱葱树木。百花齐放、百鸟齐鸣宛若世外桃源一般。
一栋栋高大巍峨的赛里斯建筑耸立在群绿深处。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其规模甚至比教皇宫还要宏大。
这一刻。罗马学者们终于明白赛里斯为什么那么强大。且仍在不断的强大中。。教育。正因了对教育的无比重视。他们的文明才会像一架铺了铁轨的马车一往无前。
令罗马和希腊的学者们无比震惊还有。洛阳各所学院的学科分类十分系统。这里包括帝国大学堂、帝国演武堂、帝国圣十字医科学院、帝国艺术学院在内的七所院校中囊括了哲学、经济、数学、格物、化学、兵法、医学、书法绘画、雕刻、建筑、统计等十数个专业。
不但罗马、希腊学者感兴趣的学科这里全有。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还有许多他们闻所未闻的奇特知识。更令他们惊奇的是。赛里斯人还专门为女性开办了高等院校。。帝国女子学院。学院里全是女学员。毕业后。女人也可入朝为官。
这在罗马人所知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前所未有的。对此。罗马学者们褒贬不一。有人觉得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让他们做官简直是胡闹。相对精明的学者则持相反意见。透过此时他们看出赛里斯对公平的认知已然凌驾于天下列国之上。给女子学习和接纳权力的机会是人类文明跨时代的壮举。
在访问帝国大学堂过程中。罗马人在翻译帮助下用磕磕绊绊的华语与大学堂里的师生交流。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聆听过几节课程之后。他们惊喜的发现赛里斯人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与希腊的各大学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中无论是斯多亚学派的坚持着。还是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派的传承人。无一例外都能在赛里斯儒、道、法家思想中找到自家学派的影子。
而且相对于希腊诸多哲学流派。赛里斯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备。与孔子、老子、韩非子相比。希腊那些古代先贤的理念是显得那样的浅薄。
它们虽然也能启迪心智。给人以思想、道德上的引导。但是现实应用过程中。尤其是在治国过程中并不能够直接应用。它们只是理论而已。存在的目的只是让人知道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而在赛里斯一部三千个赛里斯文字的《论语》就可讲他们的思想理念全部囊括。更重要的是《论语》在界定了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君子之余。还更为系统的诠释了什么样的君主是明君。什么样的臣子是贤臣。如何才能被称之为好儿子好丈夫。怎样才能达到贤妻良母的标准。
它既是赛里斯人的行为准则。道德标准。更是治国纲要。在它和它的衍生物《大学》《中庸》引领下。以及通过圣母教对老庄、韩非子、管子等百家思想的融合。共同铸造成了赛里斯现在文明的思想架构。
赛里斯的儒道法家思想。仿佛一把金钥匙。打开了罗马学者们尘封已久的知识宝库。心怀对知识无限渴求的罗马学者们。兴奋的汲取着知识的滋养。为了方便与学术近距离接触。他们索性搬出位于内城的驿馆。死皮赖脸在帝国大学堂的宿舍里住了下來。一个个如同初入学的学生一般。从最基础的学起。游走于学院各大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