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君心 - 锦宫春阑 - 于柒柒
最近凤舞夜夜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直熬煎得沒了精神头。眼下的乌青也一日胜过一日。妙青担心主子安康。但小月不久又不敢给凤舞乱服药。于是便去了内务府领些养气血的补品。
妙青在内务府。刚巧碰见了当差的碧琅。她觉的这丫头相貌出众而且异常眼熟。想了片刻突然记起來。这不就是句丽国的小舞女么。她怎么不在曼舞司跳舞。跑到内务府來了。
妙青接过碧琅打包好的补品。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姑娘原來可是曼舞司的舞伎。叫……”妙青一时想不起來她的名字。
“奴婢碧琅。难得姑姑还记得。”碧琅朝妙青微微一笑。表情似开醉了的春花。这丫头。长得真是标致。
“哦对。碧琅姑娘。你怎么不在曼舞司了。白掌舞将你打发了。”妙青将碧琅拉至一边。悄声问道。
碧琅摆摆手。表示不关白悠函的事:“不瞒姑姑。是碧琅主动提出要调到内务府的。”虽然在此事上她感激白悠函;但是对于海棠的最终得势。她多少还是有些怨恨白悠函的。如果当初白悠函只培养她一个……
妙青讶异:“这是为何。”内务府活多事杂。哪里比得上曼舞司逍遥快活。
“在曼舞司的日子虽然轻松。却沒什么大出息;可到了内务府就不同了。这里到处都是机会。奴婢想着。只要认真干好差事。说不定就能得到总管的赏识。若是有幸被分派到哪个受宠小主的宫里。那时候才是奴婢的好日子呢。”碧琅笑眯眯地说着。一派天真无邪的模样。
“你倒懂得上进。”妙青觉得碧琅是块可造之材。因为在她纯洁笑脸的掩藏之下。分明透露着力争上游的不甘和野心。
“多谢姑姑夸奖。还望姑姑多多指点奴婢。说不定哪天奴婢家的祖坟冒了青烟。就被分到皇后娘娘宫里当差了呢。”说完还眯着眼吐了吐舌头。
“丫头。嘴甜。”妙青推了推碧琅的脑门:“不与你说笑了。我还有正事要做。先回去了。丫头你好好干。总有一天能出人头地。”
“谢谢姑姑。姑姑慢走。”碧琅挥舞着手绢。一直到看不见妙青的背影了才放下手臂。同时也卸下一脸烂漫的笑容。
妙青回到凤梧宫时。凤舞午休刚起。于是。连忙嘱咐蒹葭去小厨房把补品炖了。
妙青一面服侍凤舞更衣。一面将在内务府遇见碧琅的事说给凤舞听。
“你跟本宫说这些。是觉得那孩子可用。”凤舞淡淡瞥了妙青一眼。
“奴婢觉得。不妨试试。”妙青觉得未必不可。
“可是她是从白悠函那里出來的。本宫不放心。”万一碧琅内心还是向着白悠函呢。毕竟两年多來她是与白悠函朝夕相处的。
“可是娘娘也别忘了。碧琅归根结底是句丽族人。面对名利地位的诱惑。她又有多少忠心可言呢。娘娘只需恩威并施。不愁她不用心为咱们办事。”反正凤舞需要的并非一个忠心耿耿的奴仆。而是一柄豁得出去的利刃。
“既然你觉得可行。那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吧。只是有一点。务必要拿住些她的把柄。这样就不怕她过河拆桥了。”凤舞思虑周全。妙青也一一记下。
摸清碧琅的当值周期。过了两日。妙青又去了内务府。同样是拿了补品之后跟碧琅寒暄了两句。碧琅也带着明显的讨好态度与妙青攀谈。
“哎呀。这跑了半天差事。倒是有些口渴了呢。”妙青突然提出想喝水。
“姑姑等着。奴婢这就跟您倒茶。只不过这里的都是粗茶。姑姑别介意。”碧琅麻利地将茶敬上。
“瞧你说的。我伺候皇后。虽得脸些。但到底还是奴婢。哪有什么嫌不嫌弃的。”说完便端起茶杯慢慢啜饮了一口。随即表情变得奇怪起來:“咦。你这茶的味道不对啊。不信你尝尝。”妙青做出一副眉头紧锁的模样。将茶杯递给了碧琅。
“是么。会不会是放久了。”碧琅不疑有他。接过來就喝下一大口。但是她并不觉得有什么怪味。只是有点凉了而已。碧琅将杯子放下。态度殷勤道:“姑姑定是喝不惯这苦涩的陈茶。要不奴婢给您重新沏一壶。”
“算了。不麻烦了。我还是回去喝吧。不耽误你当差。走了啊。”妙青摆摆手示意碧琅别送了。然后带上东西款款而去。
等妙青走远了。碧琅端起刚刚那杯被妙青“嫌弃”的茶。一饮而尽。喝完不无嘲讽地感叹道:“果真是皇后的近侍。口味这么刁钻。明明是不错的茶。我想天天喝还喝不上呢。”
二月廿八是太子和泰王的生辰。由于太子禁足。因而今日只有泰王一家入昭阳殿向皇帝请安。
巧的是。端璎弼來的时候。靖王刚好也在。
“儿臣拜见父皇、六皇叔。”端璎弼毕恭毕敬地向二位长辈行礼。并将带來孝敬皇帝的礼品呈上。
端煜麟命方达收下。心情显然不错。看上去完全沒有因为太子的事儿迁怒于他。端煜麟指了指下首的椅子。示意儿子坐下。笑容满面地道:“今儿是你的生辰。怎么反倒成你送朕礼物了。”端煜麟又朝方达摆摆手。方达立即将皇帝为泰王准备的寿礼托出。
靖王一眼便瞧见了众多珍品中的一方玉枕。他指了指那玉枕惊叹道:“这可是月国进贡的浩繁玉枕。据说这宝贝有安眠之奇效。不知是否为实。”
“六弟好眼力。这正是浩繁玉枕沒错。至于功效嘛。朕还未曾试过。过后你问问婴弼就知道了。”兄弟二人相视大笑。
“婴弼啊。皇兄真是心疼你。孕妇浅眠。最易惊醒。有了这玉枕。你们夫妻夜里尽可睡个好觉了。”靖王啧啧称赞。
“这么好的东西。儿臣可得留给意清试试。”端璎弼第一个想到的便杨意清。
端煜麟无奈地摇头:“你呀你呀。宠妻子也要有个度啊。这玉枕是朕赏给你的。你怎么光想着泰王妃呢。你小子放心。同样的玉枕皇后那儿也有一个。估计这会儿已经赏给去请安的泰王妃了。”端璎弼被父皇说得不太好意思。
“皇兄你别怪他。婴弼这是与王妃鹣鲽情深。”说完。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说过笑过。端煜麟突然将话題扯到了端禹华身上:“六弟。你也别光顾着笑婴弼。你自己的问題可得上点儿心了。”
“哦。皇兄所谓何事啊。”端禹华不明白皇帝得意思。
“你看婴弼还是你的侄儿辈。第二个孩子都快出生了;你纳妾也有两年多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沒有。朕可不想靖王一脉无以为继啊。”端煜麟顺手抛给端禹华一个小册子。禹华翻开一看。居然是一本记载着京城各家名门闺秀信息的图册。
“皇兄……这是何意。”端禹华隐隐猜到皇帝的意图。却打算装傻到底。
“明知故问。你那妾室两年未孕。可见是个不好生养的。朕想着还是为你选个正妃妥当。将來有了孩子也更名正言顺。”显然端煜麟打得正是劝靖王选妃的主意。
“皇兄的好意臣弟心领。可是臣弟真的不愿再娶。南宫……霏姬她很好。臣弟不需要别人。”端禹华勉强说出后半截的违心之语。
“听你这话的意思。也是对霏姬用情至深啊。那怎么就沒有孩子呢。不如这样。你若是觉得娶了正妃怕霏姬受委屈。那朕便破例册封她为你的侧妃;但是。你也要答应朕。再纳两名姬妾以绵延子嗣。你看这样可行。”端煜麟处处为弟弟想得周全。只可以端禹华似乎不太愿意领这个情。
端禹华起身撩起长袍下摆。跪于皇帝面前坚决推拒:“臣弟恳请皇上收回成命。臣弟与霏姬都还年轻。子嗣总会有的。况且。臣弟真的不想……有负于‘她’。求皇上成全。”旁人自然以为他口中的“她”是南宫霏。只有他自己知道“她”不是她。
在一旁看够了热闹的泰王也加入劝说皇帝的行列。他跪在靖王身边回禀道:“儿臣是小辈。本不该插嘴长辈的事。但是儿臣还是忍不住想替六叔说句话。六叔对霏姬的情有独钟。儿臣深有体会。假设今日换成是父皇要赐给儿臣姬妾。儿臣也万万不会收下的。俗化说得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还请父皇成全六叔的一往情深吧。”说完悄悄朝靖王眨了下眼睛。靖王亦回以感激一笑。
“唉。罢了。朕真是拿你们沒办法。不过。朕既然答应要册封霏姬为靖王侧妃。这话还是算数的。都起來吧。”在弟弟和儿子的双重请求下。端煜麟也不得不妥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