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怀有身孕 - 农家月色静怡人 - 二货神明
在等的时候碰见了两个同村的大娘,看着宋氿惊讶得很问他怎么了?后看见茶棚坐着的晚歌时顿时意会,连问是不是有好消息了?
晚歌嫁过来也那么久了,一直没听见有动静,村里其实已经渐渐有闲话起。不过并没传扬开,只一些小众人悄悄讨论。小两口这些日子又忙着铺子的事儿,没常在家是以不晓得。
宋氿也没明说就是有了,毕竟也没看过,是以只道晚歌这两天有些不舒服所以来看看。
那几人却是不信,一脸笃定就是好事儿来了,还纷纷恭喜宋氿。见状宋氿也懒得解释,随她们在那儿自说。
十几个人排队就诊的,一个一个的看也得等不少时候。从太阳刚露出个脸到慢慢的要爬上头顶才轮到宋氿他们。但凡再晚点儿,他们就得到下午去了。
金大夫人今年五十多了,人看上去却还显年轻像四十多的样子。给人把脉时,最忌讳无端插嘴,人言嘈杂什么的。都晓得医者给人看诊治病什么得安静,免得一个打岔误诊了,那可不是什么小事儿。
是以回春堂特意弄了间屋子做诊屋,并且立下规矩每次进去的人除了患者,只可一人陪同。多了,那门口小童便会将你给拦住,不让进。别说什么蛮横硬要进的,真要闹事儿人不给你治,你也没法。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大夫。
宋氿也是晓得规矩的,金大夫给人诊脉时候,他便站在旁侧。明明紧张得不住的擦着脸上的汗水,却还是忍着。反倒是原本焦躁着急的晚歌这会儿奇异的静了下来,乖巧的坐在凳子上平静得让人意外。
好不容易等到金大夫诊完脉,宋氿便迫不及待的问:“怎样大夫,我夫人是不是.......”人比划了个动作。
金大夫横了他一眼,宋氿顿时闭嘴不吭声了,把金大夫都给逗乐了:“令夫人确实怀有身孕,一个来月的样子。脉象平稳,腹中胎儿安好。只是令夫人身子早年欠缺良多,底子薄弱。现在不显,到后边儿可能会很显吃力,需要好好补补才行。”
他们都知道晚歌身子差,想刚嫁过来那会儿,人黄皮寡瘦的风一吹都能把人带跑的。也就是后来宋氿有意识的给人弄些汤啥的给人食补,这才长了些肉看上去好多了。只是到底时间太过短暂,想要养好还得些日头,至少短时间内想要补上去那是不可能的,凡事都得循序渐进。
“那大夫,那怎么补?”一着急,宋氿额头上又开始冒汗了。
金大夫寻思了一下:“食补有些慢但循序渐进,温和对她是比较好的。其次我给你们开一温补的药方子,初初隔两三天一贴,等喝个两月再来看看。”
说着金大夫起身执笔写药方子,一边写一边给他们解释说晚歌底子太差,加之怀孕日子不长,初期不得下猛药。一是怕她突然补得太凶受不住,而也是因为肚里胎儿太小的缘故。众所周知头三月都是最为危险的。
“行了,你们去抓药吧!”金大夫将新鲜出炉的药方子递给宋氿,忍不住的又叨了两句:“切忌初初几个月还是食补为主,药补为辅,忌口忌房事不可太过操劳,明白吗?”
“谢大夫,都记着了。”宋氿小心翼翼的将药方子收起来,那宝贝的样子惹得晚歌捂嘴偷笑,就是金大夫见了也忍不住笑着捻胡须。
宋氿也不在意,他就是这么个人,别人怎么瞧他并不放在心上。
拿着方子去旁边儿药房抓了药,按理说是该回去的只是现在正好是太阳当空的晒得不行的时候。现在回去指不定热成什么样,搁以往兴许还能将就凑合,现在可不行了。
左右铺子都是收拾出来了的,两人干脆决定买些菜回铺子去。一出药铺门,又撞见了那两个还在排队的同村大娘。
“嘿,宋氿怎么样?”大娘冲着晚歌的肚子挤了个眼儿,揶揄问道:“大夫怎么说?是不是啊?”
“看小两口的喜色肯定是啦,肯定是啦!”另外一个大娘笑嘻嘻的应声,跟唱双簧的一样,叫宋氿有些不喜,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好心情。
“借大娘你们的吉言,确实是有了。”宋氿一手提着药包,一手扶着晚歌春风满面:“两位大娘你们慢慢聊,我媳妇儿还没吃早饭,这会儿带她去吃些东西。”
两个大娘在听见宋氿说有的时候已经笑得合不拢嘴,直挥手让他们快些去吃饭,可千万别饿着人了。等到两人走了,两大娘还在嘀嘀咕咕的说着他们。
“小心着些?”宋氿扶着人,一路上小心翼翼的护着,生怕她磕着碰着被人撞着。
这让晚歌都有些不能好好走路了,最后实在忍不了停住脚步:“我没什么事儿,你不用这么的小心。”
“那可不行,大夫都说了头三月最要紧了。”宋氿可不听那些,执意护着人走。这肚子里头可是他的根儿,他不得好好护着怎么得行。
见说不听晚歌也没办法,只能任由他去。
宋氿将人送到铺子上,问了晚歌想吃什么这才折身去临巷买菜。这一刻他有些庆幸这铺子的位置,离菜市近,不用跑太远耽误时间。
他人一走,晚歌也有些闲不住便去后院儿转悠了一圈儿,弓着腰摘菜。原来宋阿婆在院子里栽种了不少的小菜,收拾的时候他们没扔掉还是种着,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了。
等到宋氿回来发现晚歌在切菜时,一下明白过来顿时瞪圆了眼,气势汹汹的将菜放案板上一把夺了晚歌手里的刀:“不是让你好好休息的吗?忘了大夫说的话了是不是。”
“我也没干什么重活,就只是摘了些菜洗了洗,也没........”在宋氿怒视下,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底气越来越不足:“得了得了,我不动了,就在旁边儿歇着行了吧!”
说着晚歌将袖子放下,麻溜的坐在旁边凳子上看着宋氿。仿佛在说,你看我歇着了。
“以后记住了。”见人连连点头,宋氿这才收回凌冽眼神,挽袖子开始做饭。
倒是别说,突然这么安静的坐在旁边看人做饭,感觉挺不一样的。不大的灶房里充满了烟火气息,平凡又温馨,真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够长长久久的过下去。
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一生平凡安稳。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管得住的大娘。
先前在药铺碰见的两大娘回到村儿后,只一个下午晚歌怀有身孕的事儿就传遍了。大伙儿都知道这宋家现在是喜事接连,先是发财了接着在镇上购置了铺面,如今晚歌怀有身孕更是喜上添喜,美得很呢!
这让一些人酸得不行。
要知道镇上一间铺子,小的偏远的都得几十两。听说宋氿那铺子还带个小院儿,估摸着不便宜。
“宋家这是发了呢!”
“可不是么!”
“我有时上街碰见他们啊,都瞧见他们买不少的菜呢!”
“就是就是,好几次我碰见也是,那鸡蛋都是十几个,十几个的买。”
两人尚且买那么多菜回去,吃不吃得完是一回事儿,但这出手阔绰得足够让人羡慕。哪里像他们,家里的蛋都攒着不敢吃,凑够了拿去镇上卖。割几两肉都心疼得不行,买回来都得分几次炒了吃。
谈起宋家的这些事儿,大家恍然发觉自晚歌嫁过来后宋氿有钱才慢慢的显露出去,以往哪瞧得出啊!就以为是个穷卖屠户,家里没土没地的每天挣点儿银子就拿去喝酒用掉的,谁能料想到人深藏不漏。
要知如此,她们早就上门说亲去了。
小两口下午回村碰见些村里大娘,逢看见的都热情的跟两人打招呼,问东问西的弄得他们还有些不知所云。平日里大伙儿见了也没这样啊,至多就些个眼熟的点头招呼一声过去了,哪像今天这般异常。
“你说大伙儿这是怎么的了?”回到自家院子晚歌才敢开口问出自己心里的疑惑,毕竟外头人多嘴杂的让听了去不好。
宋氿哪里清楚:“大抵是闲的,不管她们。”
“是吗?”晚歌总觉得不像是那么回事儿,只是她不怎么喜欢跟村里其他人打交道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只想着回头要是碰见杜春她们就问问。
也是巧了,下午念着,晚上杜春便一手扇着扇子,一手提着个篮子上门儿找她来了。
彼时宋氿在灶房给她煎药,两天一贴。杜春还没进院子就闻到了一股子浓重的药味儿,苦涩苦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