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万子山后悔了 - 官场枭雄 - 小楼昨夜轻风
周有为这个常委副市长说话了。“万部长。你是管组织人事的。政府搞人事制度改革时会征求组织部的一些意见。其他的我看你就别插手了。”
古虎点了出來。“万部长。刚才陈市长只是把政府近期的行政规划讲给大家听一听。不是征求意见。你是不是理解错了。”
伍孟德笑出了声。很快便又恢复了他的严肃。这万子山呀來了这么久。整天就知道研究人事任免问題。居然不知道这市里的形势。傻瓜。
万子山其实并不是傻瓜。相反。他很聪明。他认为他既然是管组织部的。就得把权力牢牢抓紧。不让别人插手进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要想知道这市里的形势。很简单嘛。一次常委会就全知道。万子山现在已经知道了。不过他原來的计划是。看一看市里分为几帮。哪一帮的实力强。骄傲的他还准备站在弱势一方去。
现在弱势一方有。那就是万子山一个人。
万子山现在只想找地方哭诉去。是谁他妈说的南部省富海市是未來华夏西南部的桥头堡。是谁他妈讲的富海市目前经济高速发展有机会挣大钱。是谁他妈说的富海市情况很复杂。这不是很简单吗。摆明了。这陈市长一人独大。连罗书记对他也是言听既从。
万子山现在有一种上当的感觉。完了。自己來错地方了。后悔晚了。当时自己听信了谗言。吵着闹着要來的。现在去求他们。不行。太丢人了。
罗川看这万子山也怪可怜的。本來想大展拳脚的。不过看來只能在组织任免上发挥一些作用了。而且还不是决定性的作用。罗川和陈功就把持了市一级直管领导的帽子。
万子山沒办法。心想着。市政府想搞人事制度改革。门儿都沒有。人事局我总能管了吧。组织部和人事局不配合。看你们政府怎么搞起來。
罗川宣布散会以后。Www。。com大家都站起來各忙各的四处散去。万子山很郁闷。低着头回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万子山自己带了两个秘书到富海來。富海本地也配了一名秘书。是原來市委办的笔杆子。本地人熟悉情况嘛。所以万子山把这秘书叫到了办公室中。
万子山现在意识到了。这富海市的形势比自己想像中还要复杂。一种很简单的复杂。
秘书对省里的情况不熟悉。不过市里还是知道一些的。原來赵博当书记那会儿。一人独大。陈功调到市里來了以后。慢慢和罗川联手。对赵博进行威胁。纪大纲、铁汉也都是赵博的人。钱光明是伍孟德的人。Www。。com
随着原來省委副书记赵建行的倒台。伍孟德沒有了劲儿。钱光明也投奔了纪大纲和铁汉。后來书记赵博被调到商务厅任厅长。纪大纲成为了这伙人的领头人。和罗川、陈功对上了。
后來的事情就是前不久刚发生的。纪大纲、铁汉、钱光明三人全部被移交司法机关了。现在已经沒有人可以和罗书记、陈市长对着干。
而且罗书记和陈市长关系很要好。罗书记对陈市长要是言听即从的。
陈市长这人很有魄力。干什么事情都不避权贵。不畏强权。敢大胆的探索和实践。秘书一个劲儿的表扬起陈功來。
万子山听了有些不乐意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自己的秘书一直奔讲别的领导。“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在全市一次性解决大型的、涉及群众多的历史遗留问題以后。拆除信/访部门的工作开始了。
拆就拆吧。富海市居然大张旗鼓的宣传起來。
陈功可不是想炫耀自己的魄力。或是告诉别的地方富海市已经沒有信/访群众了。陈功的目的很简单。告之富海市的群众。以后有事情不用再找信/访局这个中介机构了。出了哪方面的问題。就找哪个局委來解决。两个以上问題的。可以统一写信到政府來。由政府办召集各个单位协调处理。
新任的朴省长根本不清楚这事儿。富海市居然沒有任何人向自己汇报。还敢把信/访部门全部拆了。胆子也太子了吧。难道他们市的信/访工作真的沒问題。
所以朴省长决定。到富海市进行一次调研。毕竟自己上任这么久了。除了南城市。还沒有到其他市里走走。到了富海市顺便问问信/访部门拆除的事情。这事情要是捅到京市去了。省里也有责任的。
朴省长也是从邻省调來的。不清楚形势。所以他不会轻举妄动的。
朴省长这次到富海市來。打的旗帜是调研富海工业园区。前不久经过了国家的检阅。成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可能性很大。也是未來省里的支柱产业园区。破千亿的工业园。
市委办和政府办通知党政府的领导。第二天都留在富海市中。迎接朴省长。确有急事儿不能参加迎接的。必须和罗书记和陈市长请假。
朴省长是一个很高傲的人。不过能力很强。从邻省一个常委、省会城市书记直接任南部省的省长。从这上面也能看他朴省长强硬的背景。
罗川一副尊敬的表情。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和朴省长握起手來。“朴省长。欢迎欢迎呀。希望您能多提意见。多教教我们地方发展之道呀。”
朴省长也很亲切。“罗书记。经常开会看到你和陈市长。不过一直沒时间來富海看看你们。我也就是随便看看。也参观参观省里一流的工业园区。”
“那好。朴省长。我和陈市长全程陪同您。陈市长已经到楼下了。那我们出发吧。”
像朴省长这种级别的领导。富海市的党政领导都得参加接待。如果是个副省长。在迎接以后会有大半儿的人去忙自己的事情。
不过今天富海市的领导都推掉了手中的事情。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以陪好朴省长为目的。罗川、陈功和朴省长坐着一辆车子。
车里。朴省长便问起了关于信/访部门拆除的事情。“罗书记。听说你们富海的信/访工作搞得不错呀。看來已经沒有上/访户了吧。”
罗川听出了朴省长的意思。他的语气里听不出一点儿赞扬的意思。明显是在讽刺。“朴省长。什么地方会沒有这些疑难杂症呀。哪一个领导敢保证政策执行沒有一个人有反对意见。群众的诉求是不会消失的。在任何制度和国度下。都存在。”
朴省长点点头。嗯。你们也算知道。Www。。com“罗书记。我可听说你们富海市的信/访部门正在逐渐的拆除。我想问问。以后群众上哪里诉求。上哪里维护自己的权益。我问一问。这馊主意是谁想出來的。”
陈功在车里也听到了。嗯。怎么成了馊主意了。“朴省长。事情是我定下的。我认为信/访部门沒有存在的必要。”
朴省长看着窗户。一下子转过头來。“胡扯。陈市长。你完全是在把国家的根基当成儿戏。群众是水呀。水來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你不懂吗。”
我不懂。陈功想着。这句话几千年前就有了。还用你來教吗。“是啊。朴省长。所以我认为。为了让群众办事情更加的快捷方便。就把信/访局这个畸型的事情给取消了。凡是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东西。都沒有存在的必要。”
朴省长揪住这问題不放了。“陈市长。你倒给我讲讲。它怎么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
陈功讲道。原來成立信/访部门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维护群众的利益。让群众能够有一个诉求的平台。这个平台是要解决实质问題的。
现在呢。一方面是这平台真成了一个平台。给群众和职能部门牵线的平台。本來群众可以直接去找职能部门解决的。非得绕一个圈子。
所以便分为了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符合政策规定的。群众们找错了地方。简单事情复杂化。第二种是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信/访部门拿着也头疼。职能部门要解决找不出依据。所以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