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章 恐怖鱼叉 - 铁翼鹰扬 - 不笑生
海鸥战斗群脱离陆地后。进入瓦尔厄朗峡湾。
海鸥地效应艇将以15米的高度。在海岸的掩护下向东北方向进行掠海飞行。这里是平时执行对苏联禁运的活动海域。近一时期这些海鸥使用刺鱼鱼雷。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战果。
随后海鸥战斗群将折向摩尔曼斯克。从正北方向对苏联红海军北方舰队的航空母舰进行突袭。
苏联红海军北方舰队的港口里。拥有完善的防空与防潜体系。正是因为如此。才使用海鸥这种攻击艇进行掠海突袭。
这种攻击手段。恰恰是港口防御的最薄弱环节。这时。时间是1936年4月22日凌晨2:00。Www。。com
尽管现在已经是春天。可在苏联红海军北方舰队的母港里。依然沒有任何温暖的感觉。
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对于当地人來说。正是寒冬即将过去。温暖气候即将來临的好时光。
可这种好心情。依然使苏联人不再能从“一线通”里。得到与苏联政府的宣传往往不大一样的新闻时。就不能持续下去。
是的开战第一天苏联政府就全面切断了。一直使他们痛恨的“一线通”。在以前是因为需要一线通。成为自己的宣传手段。而不得不遵守“一线通”的规则。
那么现在开战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切断的正是时候。不然被苏联的公民们知道了。耗资巨大的斯大林防线。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完全被摧毁的话。恐怕立即就会在公民心中引起恐慌。
当然。从來不研究心理学的苏联政府。根本就理解不了“一线通”被切断后会带來的是什么。好在经过了今夜。这里的百姓们也就不会再有什么误会了。
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在瓦耶加镇(北莫尔斯克)里响起來。作为红海军的北方司令部所在地。这里除了些渔业工人之外。沒有多少住户。
警报声叫醒了大多数人。惊惶的工人们带着自己的家人钻进了防空洞。Www。。com还是有胆大的。站在屋顶上举着各式各样的望远镜向天空观测。
眼下极夜刚刚过去。夜晚变得短了许多。但凌晨2:00的时候。除过满天的星辰之外。这里有的就是无处不在的寒冷。
胆大的人把自己皮帽的护耳抬起來。眼睛盯着天空。心里想着会不会被他们看到中华联邦的空中战舰。
现在的“一线通”里。能看到的不过是苏联政府播放的。一个个对中华联邦作战取得“大捷”的消息。可早已经习惯了“一线通”里。中华联邦新闻网络客观报导的人们心中。偏偏就是不大相信。
谣言在这里像浓雾那样漫延。甚至有些人在传说。Www。。com那位流亡的亚历克榭陛下已经在他的姐夫云扬大公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了圣彼得堡。
在这样一处心情下。许多人选择留在家里或者爬上楼顶去观察这次“突袭”。无疑知道一些新的消息。对他们肯定是一种安慰。
在无边的黑暗里。隐隐听得到引擎的声音。苏联的公民们可以断定。那绝对不是什么红海军的飞机。
可令人纳闷的是。在那些在天空里不停晃动的。仿佛一柄柄刺向天空的。光芒四射的“光剑”里。却看不到一架飞机的身影。
此时此刻。安妮.泰勒驾驶着海鸥。在40米高度上飞行。她的任务就是在30公里最大射程的时候。把装载的四枚鱼叉飞弹射出。
这时飞弹爬升到60米高度。根据雷达的反馈的数据。进行目标调校。随后降低高度至15米。并在到达目标时向目标流水线部位进行俯冲攻击。
“看那里。那是什么……。”
眼尖人的指着海面。直到这时在楼顶上观看战斗的人才发现。一些明亮的小点。在海面上飞快的移动着。几乎就在人们眨了一下眼睛的时候。30公里的距离已经变成了零。
“刺入”战舰船体使那明亮的闪光一闪而沒。紧接着战舰里就会來了“轰隆隆”的沉闷爆炸声。大团的火焰从战舰的侧面喷射出來。碎片与浮油在海面上形成大片的火焰。
“好厉害。那是什么东西啊。难道是德国人的飞弹吗。”
截止目前为止。关于VI飞弹。普通苏联公民依然有不正确的猜测。依然会认为那是德国人的先进兵器。
固然各国政府可以猜测出它真正的來源。但今天夜里对苏联红海军北方舰队的袭击。才证实了各国政府的猜测。
尤其今天夜里是反舰飞弹的正式亮相。这代表着什么。大约不用再说下去了吧。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12枚反舰飞弹的连续攻击。使3.5万吨级的航母的甲板上腾起了一团力的火焰。战舰内部的汽油与弹药。在这些火焰里连续的爆鸣。使船体受到更多的创伤。
最后甲板在一声响亮的呻吟里断裂开來。战舰内部的通道与电线几乎同一时刻。全都被得到了氧气的火焰变得通红。
“吱呀呀……”
最后的悲伤的呻吟里。战舰彻底断成了两截。巨大的身体滑进了港口的海水中。海面上留下的是海水沒有淹沒的一点点的上层建筑。
“上帝啊。是飞弹。那些东西一定是飞弹……”
惊呼里天空出现了更多的明亮的光点。Www。。com它们先向上飞。几秒之后进行俯冲。然后掠海飞行。
它们在海面上飞快的移动着。刚刚清醒过來的岸上的防空炮。也调整了炮口与探照灯。
这时人们才在海面上看清了这些飞弹的身影。细长的身体上。仿佛有着短翼。可是涂成海洋迷彩的颜色。让人看不清楚。
“呼……”
连串的爆炸声响起來。自不远处岸边射來成串的曳光弹。大口径炮弹炸起高高的水柱。小口径炮弹硬是把海水轰成了一堵墙的模样。
可惜0.7马赫飞行速度的鱼叉反舰飞弹并不那么容易拦截。按照在51区的测试。除非有“望楼”的监视。
否则仅凭岸基又或者舰基雷达的预警。掠海飞行的鱼叉反舰飞弹的发现距离只有20公里,0.7M=240米/秒。从发现到击中目标仅仅只相距1分钟多一点时间,根本不够防空火力的反应时间。
当然。这东西并不会给中华联邦自己的航母造成威胁。装有远程警戒雷达的防空护卫舰上。使用雷达控制的25毫米密集阵武器。加上防空飞弹的密集保护。也不怕鱼叉返航飞弹的攻击。
至于说领先。就眼下世界上集成电路与电脑芯片发展的问題。还沒有一个国家能够突破51区的先进程度。
再度中招的是5万吨级的航母。与满载3.5万吨级排水量的中型航母相比。它的防护力要高出许多。
可这些战舰本來就出自中华联邦的手笔。哪里是弱点还不是一清二楚。另外这些战舰本身的位置。对于中华联邦也不是问題。
一些使用无线电激活的追踪装置。可以使它们的所有随时出现被中华联邦知道。
就像是德国买去的VI飞弹。倘若被拿來攻击中华联邦的军队。恐怕唯一的结果。就是在发射架上自毁。
。。。。。。。。。。。。。。。。。。。。。。。。。。。。。。。。。。。。。
“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邮箱:qljrjaaa@163.com。
。。。。。。。。。。。。。。。。。。。。。。。。。。。。。。。。。。。。。
在苏联人目瞪口呆的眼睛里。一枚枚掠海飞行的飞弹击中了它们的目标。实际这全都是海鸥地效应攻击艇上的激光照射装置的引导。
“那里……往那里射击……”
苏联军舰上的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这时才刚刚穿着衬衣出现在战舰的甲板上。
与即将受到袭击的美国水兵相比。苏联水兵的坚韧性比美国大兵要好一些。他们一声不吭的听从军官的喊叫。操纵起战舰上的防空炮。又或者操起步枪、机枪。一起向那迎面飞來鱼叉反舰导弹射击。
甚至航母上那些军官们。也抽出自己的手枪。一个劲的向那些鱼叉反舰飞弹射击。
大概是苏联海军的轻武器数量大增的原因。又或者是苏联士兵的射击准确度要稍稍的高上一些。一枚鱼叉反舰飞弹在即将命中目标时被击中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