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陈太后摔盒见遗诏 张居正述职定嘉策 - 美男心殇 - 独孤紫冥
各部人马按部就班,效率极高,不一会儿就把整个仁寿宫差不多清扫干净了。靖娘十分感谢陈太后能给这次机会让她继续侍奉,于是擦拭墙壁、桌椅都干得热火朝天。陈太后不想表现得太骄横,似乎对这嘉靖皇帝曾经住过的地方甘之若饴,也夸奖前来帮忙的众人的勤劳。
其他的人基本走了,靖娘还在一丝不苟地擦拭。陈太后劝她早点休息,靖娘却还在坚持擦着。靖娘看见一幅画,画的是塞外长城,真是暮霭黄沙千里阔。这幅画本来裱得很好,却沾上了破蛛网,靖娘赶快上前扫除蛛网。
靖娘想画的后面一定很脏,不想让这幅画蒙受尘埃的屈辱,于是挪动画,准备擦后面。却惊讶地发现这幅画怎么也挪不动。
陈太后见状,告诉靖娘:“这个搬不动就不要擦后面了。”靖娘应诺,不知道在什么的驱使下,总觉得不妥,于是拿着抹布去擦那幅画下面的墙体。
靖娘用劲还较大,却突然发现把墙擦破了,这一幕被陈太后撞个正着。靖娘连忙跪下谢罪:“奴婢该死,请太后娘娘责罚。”
陈太后轻轻地搬开靖娘的手,想看看墙体损坏的程度。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可突然发现,这一块墙体只有薄薄的一层纸,陈太后一拉就开了。靖娘看见墙体被损坏得这么严重,面如土色地磕头谢罪。
陈太后示意靖娘安静,定睛一看,原来这一块墙体中空,约五寸见方。里面还有一个金光闪闪的东西,凑过去仔细看,发现是一个轮轴。
陈太后对靖娘说:“这里面一定有机关!”靖娘也看见了那个轮轴,对陈太后说:“娘娘乃千金之躯,不能有危险。现在这里交给奴婢吧,娘娘就到门外等着,奴婢试探一下这轮轴是干什么的。确认它安不安全。”
陈太后略加思索,觉得靖娘有理,便答应了,当然不忘嘱咐“注意安全、适可而止”。嘱咐完,便轻快地出门,在外面等着,心里祈祷转动这个轮轴不会有危险。
靖娘见陈太后已经走远,便小心翼翼地把右手伸进空洞内。却突然想到什么不妥,赶紧缩回右手,换左手伸进空洞。用开始颤抖的手接触了轮轴,轻轻握住。靖娘心中也开始祈祷,默念的同时,开始转动轮轴。
也许靖娘用力太小,轮轴纹丝不动。Www。。com靖娘甩开左手,想放弃。可她却又起了好奇心,在这的驱动下,放松了左手,再次伸进空洞,握住轮轴。这次加大了力度。
随着一声清脆的“咯吱”,靖娘警觉起来,却依然没停止转动,反而继续加大力度。突然,一声洪亮的“咯吱”从靖娘的头上传来,靖娘以为掉什么重物下来了,赶快把头闪向一边,并闭上了眼睛。
巨响戛然而止,靖娘在默念祈祷词的同时张开了双眼,眼前并没有多大变化,可当她抬起头来往上看时,却险些被这一幕怔住了:那副画掉了下来,却被绳子牵着,横挂在墙上,
靖娘站起来看,发现画的背后就是一堵白墙,外观看不出一点破损。靖娘将头凑过去仔细看,才发现四根绳子是从墙体表面的四个孔发出的。四根绳子都十分细长,这就是为了能穿过细小的缝隙而必须具备的。但想必绳子一定很结实,不然就无法牵拉住一幅重裱的画。
靖娘觉得这后面一定还有蹊跷,便轻轻地触扣着画后面的墙体,听音十分清脆,靖娘断定这里面一定又是空心,于是鼓起勇气重锤出击。
“砰”的一声,这块墙体碎了,碎片横飞,烟尘随之而起,在尘埃落定后,靖娘发现又是一个空腔,里面放着一个镶有宝石的金盒子。靖娘大惊,便准备请陈太后赶快进来看。
靖娘刚转过身,发现陈太后已经出现在她的身后了。陈太后庄重地说:“你不要惊讶,本宫从第一声巨响,应该就是那幅画掉下的时候就在这里了,本宫不怕,相信嘉靖先帝不会设计出一个让房子倒塌、埋葬自己的机关。”
靖娘向陈太后递过那个盒子,敬畏地问:“娘娘,这个盒子该不该打开?”
陈太后蹙眉思索,最终点头说:“打开看看,本宫也相信嘉靖先帝不会在自己房子里藏炸药。”
靖娘还想提醒陈太后,嘉靖先帝最后精神不正常了,陈太后却一把拿走那个盒子,端详后,发现盒子上还挂着一把小锁,问靖娘有没有钥匙,靖娘说没有。陈太后又想方设法地去撬,根本撬不开。
陈太后只好把盒子还给靖娘,摇头说:“你还在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现在这个盒子根本打不开,罢了,放回原处,把那幅画扳上去继续藏着。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靖娘心不在焉地接过盒子,心里还在想着这些蹊跷的地方,以至于没有拿稳,盒子掉在了地上。倘若平时,即使是玻璃掉在仁寿宫的地上也是不会摔碎的,因为地上铺了软绵绵的地毯。可是这天,地毯都拿去洗了,盒子掉在了坚硬的石地板上,“哐当”一声就碎了,散落一地珠玑。
靖娘连忙跪下谢罪:“奴婢该死,敲坏了墙体又打碎了盒子。”陈太后没有去管靖娘,却在一地碎片中猛然发现一张黄纸。
陈太后捡起黄纸,展开一看,顿时目瞪口呆。口中默念:“怎么会这样?”
靖娘胆怯地抬头看陈太后,问:“娘娘,这黄纸是什么?”
陈太后赶快检查所有门窗是否关闭,还远远地看周围有没有人,靖娘看到这里,又发现那张纸是用的明黄色,立刻猜出了七八分。
陈太后展开黄纸,给靖娘看了一眼,靖娘也畏惧得浑身颤抖起来。
陈太后带着强烈的心跳说:“这是嘉靖先帝的遗诏,根据笔迹判断,这是出自黄锦之手。Www。。com而世传的那份遗诏却是徐阶和张居正的笔迹。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上面写的是传位景王,而不是隆庆皇帝!”
靖娘小心翼翼地问:“我们是不是该将这份遗诏公布?”
陈太后心情忐忑地说:“让本宫想想。”于是坐在椅子上,将黄纸在手中翻来覆去地阅读,每一个字都核对几遍,还不停眨眼,确认自己没有眼花。接之摇头晃脑地思索了许久,靖娘则在旁边耐心地等待。
陈太后想清楚了,清清嗓子,稳定了情绪说:“本宫看,现在公布这份遗诏对我们弊大于利。公布遗诏的好处在于能佐证张居正私改遗诏的罪名,从而对与之相关联的冯保家族、李后家族造成冲击。弊就在于,如果公布这份遗诏,本宫也成了名不正言不顺的人。那个冷宫中疯癫的卢靖妃就跃居太皇太后,当今皇帝会在名义上过继给景王,李彩也有可能在名义上成为景王的妃子。总之,现在公布遗诏,这些基本都与本宫无关,本宫捞到的好处太少。”
靖娘蹙眉含疑而问:“娘娘的意思是,何时公布遗诏为佳?”
陈太后说:“放长线钓大鱼,先让张家、冯家走得更近一些。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当他们结成同盟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遗诏公布,推倒张居正和冯家就迎刃而解了。另外,这份遗诏对李家有利,因为李妃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太后了。所以我们该做的是拉拢李家,并且离间李家与冯、张两家关系。”
靖娘称赞:“娘娘真是深谋远虑,这几年,娘娘就韬光养晦,对冯保、张居正他们阳奉阴违,他们也抓不到我们的把柄,我们却在背后收集一些他们的劣迹,让皇上和李太后知道。当时机成熟,就用磨好的剑划出一道绚丽的虹,结果他们。”
陈太后赞靖娘学到权谋了,说:“当然我们一定要把这份遗诏保存好,它就是我们的武器,无论过了多少年,都有价值。”靖娘以为然,两人再商谈了很多具体措施。
高拱、孟冲被安置好了,陈太后显得十分安分,没有大的动静。陈太后却经常入宫向李太后请安,李太后受此大礼,感到十分荣幸,渐渐地淡忘了那些不愉快的往事。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小万历看到陈皇后的转变,一开始坚持认为这是装的,后来见受到的礼遇太多,又不好意思违拗母亲,倒也渐渐接受了。
过了年,就是万历元年了。新年伊始,李太后和小万历就召见了张居正和冯保二人。李太后说:“隆庆元年,你们两个去江南考察,结果你们走后高拱马上做了手脚,现在江南春耕马上开始了,就烦劳你们再去考察一遍,海瑞已经从云南调回了浙江。再加上那里有戚继光的帮助,你们就可以放心地安排了。”
两人接旨,冯保问:“李国舅去不去?”李太后笑道:“李和是国舅,再去做那些事情,人们就要说哀家干涉政务了,以后这些事情李和就避避嫌,留在京城照看钧儿吧。还有,刘守有现在是锦衣卫统领,冯佑统领东厂,各自有公务,就不要去了。”两人没有意见。
还没过元宵节,两人就前往江南,浙江春寒料峭,烟雨迷茫。戚继光和海瑞向两人汇报了工作。海瑞说:“下官已经在去年腊月刚上任之时,就已经将杭州附近的几个县土地丈量清算完毕,你们相信下官,在本人手里,再也不会像上次高拱那样的差错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戚继光也说:“这几年倭寇几乎销声匿迹了,下官带着军士,在休养屯田,同时修筑堤坝,防止大规模水灾发生。”
张居正认真听取完全部的汇报后,蹙眉说:“我常听说高拱时期,赋税繁重,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海瑞说:“下官有一套方法,取了一个名,叫做‘一条鞭法’。具体措施是:总括一县之赋税徭役,全部合并为一条。即先将赋税和徭役分别合并,再通将多余的丁银分摊平整徭役税;税收数额是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交人头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
张居正赞海瑞计策好,说:“这种方法还是实践出真知,想必你适用过了。”
海瑞说:“下官在很多地方使用过了,屡试不爽。”
张居正分析:“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苛捐杂税。我听说很多地方经常丁税提前收到了几年之后,而徭役钱却总是凑不齐,或者与之相反的情况,如今平整起来。就可实施下去了。”
海瑞也说:“这种方法如果能达到理想状态,那就是:徭役完全取消;里甲体系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实质含义上都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的人头税都将并入田赋之中。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而那些百姓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单一的、固定的银子来缴纳各项税赋。就不会有那种被迫拉去充壮丁,卖身为官妓的情况。”
张居正说:“我们回到京城就将你的这套思路在全国实施推广。”引起四人共同积极的反响。
接着戚继光带着二人四处考察,一天,两人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正赶上潮水,虽然只是春潮,却汹涌澎湃,依然有万马奔腾之势。
张居正拉起冯保的手,说:“眼前便是苍茫的大海,两岸滔滔大潮,这浮沉的浪花淘尽了多少人物。你说得好,我们都是潮水中的小鱼。在这纷纷的世上,身不由己地经受着各种困扰。让我们不仅觉得这一切都是天在操纵。”
冯保望着张居正说:“面对这一片寂寥,我感觉我们都很渺小。所以应该循规蹈矩,不应该逆天而动。”
张居正会意:“是的,我们都这么渺小,我感觉人世间的纷争,都十分地微不足道。我看透了,这次回京后就提议改革,不管成功与否都辞职。成功了就功成身退,如果不成功就引咎辞职。”
冯保怀着狐疑问:“你现在就确定吗?”张居正确定。
冯保辩解:“可是大人已是内阁首辅,责任重大,如果成功了要维持,如果失败了要弥补。无论如何不能一走了之。”
张居正长吁而叹:“人生苦短,过几年你也会明白的。我不想再进行这如滔滔两岸潮的纷纷世上扰了。”说完,示意冯保不要说了。
戚继光这时拦住张居正说:“大人不要灰心,在这样惊涛骇浪的情况下,很多人心里都会产生畏惧。大人回去了就可以好好休息,然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再心伤。”
张居正惆怅着,只好带着戚继光和冯保回去了。
考察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张居正和冯保告别戚继光和海瑞,双方互相嘱咐对方,然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场面气氛有些怅然。
两人回到京城,向李太后汇报了结果,提出改革方案。李太后说:“本宫也是妇道人家,不敢妄议朝政,你在朝堂上说一下,考虑一下众人的意见吧。”
这时陈太后前来向李太后请安,冯保、张居正顿时紧张起来,李太后安慰:“无妨,陈太后是姐姐,能给哀家请安真是哀家莫大的荣幸,她不会有恶意的。”
陈太后看见两人都在,满面春风地说:“哟,这里还真热闹!”冯保谨慎地对答:“臣等在给李太后做述职报告。”
陈太后笑着问:“关于什么的?”张居正紧张起来,不敢说,冯保干脆地回绝:“此乃政事,后宫不得妄加干政,以免牝鸡司晨。”
陈太后笑着说:“既然后宫不得妄加干政,那本宫也不多问了。”接着她突然换成了神秘的微笑,问二人:“不过本宫如果能助你们一臂之力,你们会接受吗?”
冯保担心是诡计,便想回绝。张居正似乎很想把担子甩给别人,问:“臣愿闻其详,请太后娘娘示下。”
陈太后说:“其实你们也知道,高拱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朝堂上大部分大臣都还是高拱的人。如果你们撤了他们,定会遭到落井下石的口舌,然后你们就背上骂名了。所以他们的意见肯定是要尊重的。张大人你说是吗?”
张居正深深蹙眉说:“臣担心的就是这个,所以臣早就想隐退江湖,只是舍不得弃天下苍生于不顾。”
陈太后说:“本宫知道张大人一片忠心,十分感动。现在如果张大人您把这个问题交给本宫处理。那就会得心应手。恕本宫直言,高拱被罢免,朝堂上大部分忠于他的大臣就像无缰绳的野马,而唯一可能驯服他们的,就是本宫。因为本宫向来和高拱亲近。所以如果大人觉得他们会反对你的改革方案,那本宫可以让他们支持。大人看如何?”
冯保担心又是阴谋,赶快说:“谢娘娘,臣只恐怕那些大臣刁难娘娘。娘娘还是不要蹚浑水吧。”
陈太后没有像冯保想象的那样斥责冯保敬酒不吃吃罚酒,而是心平气和地说:“本宫有这个信心,定可祝你们一臂之力。你们还是试一试吧,若是错过这次机会,事情就不好办了。”
冯保无语,望着张居正,等待他定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