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张居正宫内避雨 陈太后蓄意辟谣 - 美男心殇 - 独孤紫冥
冯保再三劝阻,张居正都并不在意。冯保只好作罢。
一连几天,不知因何缘故,李太后都只让小万历学习音律诗文。冯保每次前去传授时,都奇怪地发现李太后脸上有几分憔悴,仿佛是晚上没睡好。李和时不时地出现,目光经常锁定在冯保身上,冯保努力地克制自己不分心,却总是被这目光困扰得有些尴尬。本来天气就热,再一紧张,冯保已是汗流浃背。
终于等到一天稍稍凉快了一点,李太后才传召张居正来教授。见到了张居正,李太后的脸上立刻扫去了前几日的阴霾,换上和蔼的欢颜。
张居正放下开始有些悬着的心,准备当天的授课。先是检查小皇帝对上节课的回忆,小皇帝依然明慧,前几日学的东西都能记得。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都能将来龙去脉讲清。
张居正对这位地位显贵的爱徒赞不绝口,又开始了一次授课,这天讲的是唐朝末期政治,
师徒积极辩论,时光飞逝,转眼间已到了酉时初。李太后宣布:“今晚就上到这里,张大人请早点回去歇息。”
张居正谢恩告退,一宫女来报:“外面下着很大的雨。Www。。com”原来房里的三人一直在全神贯注地上课,丝毫没有注意外面的风雨声。张居正有些犯难,窘迫地问:“敢问娘娘能否借臣一把伞?”
小万历落落大方地说:“张大人何须客气?朕就赏你一把名贵的伞,请两个宫女送您回去。”张居正连连谢恩,请皇上不必过于客气。
李太后请张居正稍等一下,亲自前往窗前,打开窗,一阵狂风吹了进来,裹挟着冰凉的雨滴。她赶快关上窗户,拉起窗帘。然后走近张居正说:“大人还是暂时不要回去吧。”
张居正十分犹豫,说这样不好。李太后却不以为然地说:“大人前几日中暑,想必身体还没完全恢复,现在又去淋雨受凉,本宫于心何忍?大人千万不要忘了,您是国之栋梁,肩负着重任,怎可倒下?”
张居正一再强调打伞就可以回去,李太后却说:“大人难道没看出吗?外面那瓢泼大雨,即使打着伞,身体也会被淋湿。”
张居正实在拗不过李太后,只好答应在宫中多留一会儿。李太后泡了一壶茶,向坐在椅子上的张居正奉上。
恰巧此时,李和又来探望妹妹,他为避雨戴斗笠又打伞,还穿着蓑衣。进来了,将湿透的伞、斗笠和蓑衣全部取下来交给仆人。李和定睛一看,李太后奉茶的场景刚好映入眼帘。他不禁蹙起了双眉,向太后行礼。
太后见哥哥来了,十分开心,又准备去沏茶。张居正看着李和脸上露出了几丝不满,感到有些尴尬,立刻向李太后请示:“既然国舅来了,臣就不打扰你们家人亲近了,请允许臣告退。”
李太后不悦地回答:“大人,刚才本宫的嘱咐全都当耳边风了吗?你要为全天下人保重身体,才能让万历新政惠及普天之下!”
张居正又请示太后借用李和的雨具。李太后却说:“大人万金贵体,怎能使用如此粗鄙之物?况且大人没穿防水的鞋,腿脚会被打湿的!”
张居正再也找不出理由,而李和也不好意思当着张居正的面直接说不妥。两人尴尬地僵持着,好在万历想到了一个问题问张居正,张居正马上回答,却回答得支支吾吾,显然没有准备好。
过了很久,雨才停下来,张居正见风雨声消退,立刻请示太后回去。Www。。com太后打开窗子,再三往外面看了看,终于放人了。担心路上随时会下雨,派了两名仆人带着伞送他回去。张居正松了一口气,向皇上和太后告退。
西苑仁寿宫内,靖娘把张居正两次在储秀宫内的奇遇告诉了陈太后。陈太后听后笑得合不拢嘴,对靖娘说:“本宫在裕王府和皇宫内碰到张居正和李太后亲近不是第一次了,但这两次是最可笑的两次。”
靖娘不解地问娘娘的意思。陈太后神秘一笑,说:“这几日我们暗中造一些谣言,在大臣中传,说张居正和李彩有私情。其实我们完全不必空穴来风,以前李太后把当今皇上放在冯保的密室里,张居正就经常去探望他们。这已经可以作为支持我们的凭据了。我们就以此做文章,再添油加醋地渲染一下这两次艳遇。那些大臣不相信也难。当然我们一定要做到隐蔽,不要让别人发现谣言传自我们这边。”
靖娘会意,陈太后劝其不忙,继续算计:“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步,我们还有更加漂亮的第二步。那就是在谣言传开后,抓住朝廷上那些大臣的把柄,以此让他们不再传。Www。。com当然这一步要做得越明显越好,一定要让张居正和冯保知道。这样我们扮演了好人,他们就不会怀疑我们的。”
靖娘赞陈太后:“娘娘真是足智多谋,这场好戏一上演,所有人都会相信张居正和李太后的绯闻。娘娘再一收网,让张居正和冯保以为我们在帮他们,可实际上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尽管没人再传,那些大臣已经全部知道了。”
陈太后再三嘱咐靖娘小心办事,不要把事情弄砸了。靖娘劝娘娘放心,称自己在这方面很有经验。
过了几天,到了上朝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万历迟迟没有宣布上朝。众臣在宫阶下议论纷纷,就有不少大臣在下面说张居正和李太后的事。他们的观点大致有如下几条:
皇上在隆庆先帝登基前,长期在密室里抚养,张居正经常前去帮冯保和李太后照看,有可能节外生枝。
隆庆元年,海瑞请求隆庆先帝和当今皇上滴血认亲,高拱以滴血认亲有漏洞,不能确定为由,强力反对进行,高拱意图可疑。
还有添油加醋的艳遇,说什么张居正以给皇帝授课为由亲近太后,还借口天气热在宫里宽衣解带,不堪入目。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最近还留宿宫中,淫乱宫廷。
冯保听到了,十分气愤,对冯佑、梁宠说:“你们两个赶快去阻止他们这帮老昏庸!他们胆子太大了,在天子脚下嚼舌根!”两人遵旨。
没想到那帮大臣骂起了梁宠和冯佑:“你们两个宦官的走狗,敢打搅我们谈论朝政,你们有资格吗?”两人怒火中烧,想去打那些大臣,冯保冷静地走过去拦住说:“二位还是不要动粗,传出去人们会说我们仗势欺人,把他们打伤了反而成全了他们,他们就成了清流的英雄。”冯佑、梁宠忿然,那些人却传来了得意的笑声。
张居正听了,也来安慰两人:“两位不要生气,目前要以和为贵,不要伤了和气。反正清者自清,说多了反而欲盖弥彰。”两人的愤慨稍稍缓解。
突然,万历从宫中蹦蹦跳跳地出来,众臣赶快在台阶上跪下叩拜。万历带着纯真的笑容说:“众卿平身。是这样的,朕今天早上起来,发现龙袍上有大片油污。本来朕想将就着来上朝的,母后却非说不行,在宫中找了半天,才找到一件嘉靖先帝刚即位时穿过的。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那时先帝十四岁,比朕现在大一点,所以也只能将就了。”
接着万历把众臣领到宫中议政。朝堂上,万历特意宣布:“东厂厂公冯保,恪尽职守,朕感其忠义,特提拔为司礼监总监。即日起入驻宫内。”众人贺喜冯保,却显得如此勉强,甚至还带着几分嗤之以鼻的鄙夷。
退朝时,万历告诉冯保:“爱卿不必担心家人,你在司礼监工作,现在必须常驻宫内。当然实际上你出入自由,完全可以回去,反正你家也很近。工作也十分简单,很多人会来帮你的。东厂厂公名义上还是你,但实际上最好还是交给冯佑去干吧。好了,今天你就去搬东西进来吧。”
冯保接旨,带着梁宠、冯佑,有张居正陪着,准备回家。刚出午门,又听到了那些大臣在议论纷纷,他们说龙袍上出现油污,肯定是因为张居正在宫中秽乱宫廷,还说让冯保进宫是因为李太后怕别人知道,只好隐蔽一点,让冯保帮着他们暗通鸿雁。
梁宠、冯佑简直又要上去动武了,张居正拉住了。那些大臣还不忘回头骂“阉竖走狗”。
这时陈太后又出现了,看着张居正等人那一脸的怨气,换上同情的表情,走近问:“大人这是怎么了?”
冯保觉得陈太后不怀好意,但不失礼貌地说:“都是那些人的闲言碎语,倒也没什么。”
陈太后听了,蹙眉而言:“这就不好了,他们也太无耻了。现在流言都传到普通民众耳朵里了,哀家刚才在街上听着小孩子在唱童谣,说什么‘奸臣做爹,太监做娘,黑心宰相睡龙床’。你说他们下流不?居然还玷污小孩子他们纯洁的心灵。”
张居正露出一丝傲气说:“臣为官正直,不怕这些流言蜚语。相信空口无凭诬陷他人的谗佞之辈迟早会把谎言吹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陈太后却连连摇手说:“张大人的这份正直的豪情,的确让哀家佩服。可是这些流言蜚语在耳旁萦绕,总会让人心烦的。难道大人真的没有一点怨恨吗?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啊!”
张居正听后停顿片刻,然后叹道:“老实说,怨恨的确是有的,不过现在为了新政,要以和为贵,那就让臣和他们求同存异吧。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陈太后环顾四周后小声说:“本宫想,你们都是有用之才,先前我们虽然有所过节,那都是本宫为高拱所惑的结果。现在本宫决定痛改全非,为你们做一些事情来赎罪。还希望你们接受。”
陈太后言辞温婉,缠绕着人们的心,就连一向疑心重的冯保也被说动了,回答:“娘娘贵为太后,我们岂敢不尊,如果娘娘有助于我们,我们将会感恩戴德。”
陈太后继续说:“你们大家一定要相信本宫,你们看上次,那么多的人反对大人的新政。他们却都被本宫说服了,当然还要排除那个不知时务的李和。李和是个特例,还望大家原谅本宫力不从心。”
张居正连忙致谢:“娘娘客气了,李和也不是真心与臣敌对,只不过有些意见罢了。”
陈太后却摇头说:“本宫近几日在给李太后请安时,看见了李和,他整天就愁容满面。本宫还看到他拿着一颗蹴鞠用的球,对着墙上猛踢,本宫问他干什么,他说这叫‘出气球’,踢了可以出他心中的恶气。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人们常说心中有恶气的人往往会做出一些非常的事情来,本宫强烈怀疑,这谣言就是他传出的。”
大家都说陈太后言之有理,张居正也叹息道:“也怪李和心眼太小,我劝都不好劝。”
冯保思忖后辩解:“娘娘可能弄错了,如果李和真的很气,认为张居正和她妹妹行了非礼之事。他也会为此感到羞耻,怎么可能把家丑到处传扬呢?”
陈太后略微停顿,好像是在想接下来怎么说,想好后说:“也许李国舅心中的怨恨太重,把他的心灵都压得扭曲了。便宁肯不顾自己的面子也要拉你们落水。不过现在说这些没有太大的意义,最关键的是,要遏制那些大臣散步谣言。”
张居正蹙眉说:“这个好像很难,娘娘莫非有良策。”
陈太后说:“不瞒大家,本宫从前和高拱在一起的时候,发现高拱喜欢收集朝中很多大臣的隐私。本宫也知道很多,记录在册了。如果张大人愿意接受,本宫也可以给您。我们把他们的把柄抓住了,他们就不敢再乱嚼舌根了。Www。。com”
众人将信将疑地看着陈太后,陈太后十分肯定地点头说:“你们放心,如果大家觉得直接去办难以下手,或者怕遭到非议,说你们利用权力控制言论自由的话。那就把这事交给本宫去做,到时候如果有人要背黑锅,那也将是本宫,不是你们。当然,那些官员的隐私,本宫还是会抄一份给张大人的,以便您进行随时的防身之用。”
冯保还是有些疑虑,张居正已经率先谢过陈太后了。
等陈太后进入宫内,冯保问张居正:“大人完全相信她吗?”
张居正还是一如既往地笑着说:“这个问题你已经问了很多遍了,我当然相信。你快点回去准备搬东西入宫吧。”冯保只好暂别张居正。
搬迁后,冯保一直忙着在司礼监工作,每天审议大批来自内阁的拟票,亲自询问李太后以后批红。李太后一向不愿过多干涉,一般都准。冯保也间断地去给万历讲授诗文音律。无论以什么理由去储秀宫,冯保都能看到李和那一张沉闷的脸。果然陈太后说的没错,李和经常在门外踢他所谓的“出气球”,撞着墙壁砰砰作响,弄得里面的事情一度被中断。李太后却不情愿去理会,冯保心想:李和都三十多了,怎么还这么不沉稳。
过几天,万历又召集众大臣早朝,果然陈太后立竿见影,在上朝前,不再有大臣非议张居正和李太后了。
张居正汇报了那些司礼监批红过的文件,再次询问有何意见。众大臣还是一如既往地称赞,根本没有价值的意见提出。
冯保把目光转向李和,只见他垂头丧气,不时地抬头,而每当抬头的时候,都欲言又止地,然后又低下头。
万历突然也把目光转向李和,问:“李大人,你对最近司礼监批红的文件有何看法?”
李和仿佛被人点了解穴,刚从昏睡中醒来一般,茫然地问这些文件讲的什么?万历说:“这些都是万历新政的具体举措,你不是第一个提出反对的人吗?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只能问您了。”
李和被外甥问得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好唯唯诺诺地说:“臣最近已被说服了,不想再在朝廷中制造内部矛盾。”
李太后笑道:“这不是矛盾,这是讨论,你的意见一向诚恳而有深度,就提出来,改进一下,自然也是大功一件。”李和仍然无话可说。
张居正笑了,贺喜皇上和太后:“看来经过大家的努力,万历新政计划已经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首肯,这样很好,把所有的问题都消化了。我们可以齐心协力干一番大事业了。”却没发现李和脸上写满了不快。
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众臣与皇上、太后很快地完成了议政,万历宣布退朝。同时请张居正留下来教授。冯保忙了几天,也该回去问安母亲了,没有管身后的事,带着梁宠、冯佑兴奋地准备回去。
在门口,陈太后准时出现,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照顾冯保情绪,这次她有意没带靖娘。陈太后问:“今天还有没有大臣在乱嚼舌根?”
人逢喜事精神爽,冯保不想纠缠,爽快地说:“托娘娘的福,今天没有大臣在朝堂上妄加非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