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冯邦宁升职步军校 张居正献唱唐伯虎 - 美男心殇 - 独孤紫冥
陈太后还是带着那种诡异的微笑对靖娘说:“我们要放长线,所以一两个月都是不行的,至少持续个一两年,冯保和张居正都被皇上和太后惯坏了,开始胡作非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下手,一蹴而就,这样也来得光明正大,让他们完全被收服。”靖娘会意,赞陈太后足智多谋。
冯保回家了,母亲几日不见,就很思念儿子了,冯保说以后会常常回家,因为自己出入自由。
这时,冯邦宁来向伯父问好,此时的冯邦宁身穿短马褂,身上背着箭筒。冯保问:“你今天射箭了?结果如何?”
冯邦宁向伯父汇报:“百步之外,虽不是百发百中,却也十拿九稳。”
冯保看着眼前的侄子,那张年轻而白皙的脸上透着自信。那种豪气傲笑万崇浪、那腔热血如初升朝阳,胆气如铁,目光如炬。一个念头从冯保心里冒出,于是问侄子:“你想不想做一个五品的武官?”
冯邦宁坚定地点头说:“我若为官,定要报效朝廷,这就是我的夙愿。”
冯保称赞侄子:“你将满十九,也到了谋取功名的年龄。伯父答应你这个要求,并给你一条捷径。Www。。com”冯邦宁立刻跪拜谢恩。
冯保连忙将侄子扶起安抚:“这是你该得的,只要你通过了考核,就没问题,而那考核对你来说是小菜一碟。”
冯邦宁问冯保要安排一个什么职位,冯保回答:“我会安排你在锦衣卫做一个步军校尉,是个五品的军官。”
冯佑听了劝阻兄长:“不如等几年吧,才十九岁就授予这么高的职位,恐他人不服,难防嫉妒之心。”
冯保却摇头说:“邦宁有这个能力,能够胜任的。”接着他看着冯邦宁苦笑了一声:“想当年,我被嘉靖先帝授予了一个候补的五品的教坊总司,等待十九岁上位。结果第二天就被方皇后拉去实施了宫刑,才落到今天这个田地。待价而沽往往会夜长梦多。我已经有一场悲剧了,就不要再让更多的人陷入这循而往复的悲剧了。”说着泪水又在眼中打转,眼光却在朦胧中聚焦在冯邦宁的身上。
冯邦宁感到了冯保对他的期望,坚定地保证:“我一定不辜负重托,请相信我。”
冯保积极为侄子做准备,冯佑和梁宠紧锣密鼓地对冯邦宁进行冲刺训练。过了一段时间,武举考试开始了,冯邦宁一路势如破竹地过关斩将,一举夺魁。Www。。com万历和李太后接见了这批中举者。皇上和太后大喜过望,盛赞其骁勇,鼓励他们在得到职务后继续奋发图强,尽职尽忠。
万历亲笔御批这一批人的职位安排。正巧李太后、国舅李和也在场,李和看着万历一笔一划,十分苍劲有力,本想赞赏,却忽而长叹。
万历停笔,问舅舅为何而叹。李和摇摇头。李太后猜出了兄长的心思,问:“你是不是觉得这一批中举者都很年轻?感叹自己年纪大了?”
李和仿佛被一箭穿心,感觉心中那道伤口剧烈作痛,终于觉得再压制怒火已经不行了。于是对李太后说:“是的,这是人之常情。我曾经在浙江,随戚大帅防倭寇,屡战屡胜。现在功成身退,回到北京,却只能屈居一个五品的副尉,换任何一个人都会有不平的。”
李太后安慰哥哥:“可是你有一样比他们都强,你是驸马啊,你既是皇帝的舅舅又是姑父。你还不满足吗?”
李和仿佛火山喷发,将心底的话说了出来:“驸马又如何?宁安太公主骄横跋扈,我却要屈服于她,作为一个男人你让我面子往哪搁?所以我才一直逃避,长年在外。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李太后听后惊讶地说:“据妹妹所知,宁安太公主一向很随和,不可能嚣张跋扈。你如此冷落她,只教她如何不伤心抱怨?”
李和坚定地回答:“她就是霸道,以前每次我工作到很晚,她就有意见,晚上在家看书,她强行把蜡烛熄灭让我上床睡觉。”
李太后劝解:“她是关心你啊,你也要懂得体谅他人。”
李和苦笑一声说:“好了,家里的事就算了,问题是这边也不让我满意。先帝留下了那个古怪的规矩,什么驸马国舅不能担任四品以上的官。凭什么?”
李太后连连劝解兄长:“这也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也是为国着想,你就想开一点,你现在不是很好吗?”
李和十分怅然,突然冯保求见。原来冯保要过来教皇上弹琴了。
冯保向皇上和太后行礼,看见李和也在,心里猜出了三分。便谨慎地问:“皇上,敢问臣的侄子邦宁,授予了什么职位?”
李太后回答:“爱卿的侄子如此骁勇又极为忠孝,自然是他们中间最高的那一拨,正五品的步军校尉。当然,如果爱卿觉得还不够高,只要他干几个月还算合格,就提拔四品,以后还有提拔。”
冯保看着李和那张纠缠得快要揉碎的脸,心里有些发憷,只好向李太后启奏:“臣以为,小侄还年轻,应当多历练。李大人为国效力那么多年,也只有个五品,臣岂敢僭越。臣请太后恩准将小侄降一级,改为从五品的护军参领。”
李太后连忙劝解:“爱卿不要这样,这些官职,都是有能力者居之。既然可以胜任,就要不拘一格用人才。李和因为驸马和国舅的身份,不能逾越四品的限制。我们不能以此为由就打压其他的人才。”
李和见冯保如此说,感到十分尴尬,心里却想:这个冯保也是太有城府了,明明知道妹妹肯定会留冯邦宁的,就故意来演戏给我看。我再有抵触情绪就真不行了。
于是李和强装笑颜说:“冯大人真是公私分明,从来不因私废公。以致连这样的嫌疑也不愿惹上。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既然大人如此说,我们岂敢再为难大人?冯大人莫要多虑。您的侄子肯定能胜任步军校尉。能与您的侄子同僚共事,李某倍感荣幸。”说完还深深地鞠了一躬。
冯保看见李和今日如此坦诚,感动万分,也连忙向李和致谢。接着李和说:“既然冯大人要给皇上上课,臣也就不打扰了。”便向三人告退。
冯保送走了李和,心情舒畅地摆好了琴,教万历弹奏《美男吟》。小万历向来聪颖,这样广为流传的曲子,即使冯保不教,也会了三分。万历很快就熟稔了。
李和回到府里,没有过多的理会妻子,便在院子里踢起蹴鞠。仿佛是戒酒消愁愁更愁,这所谓的“出气球”并没有那么出气。
这时门外有人敲门,李和狠狠地将球对着墙壁踢过去,结果踢到了墙外。李和生气了,对外宣称:“今天老子谁也不想见。”
外面传来声音:“你难道不想要你的‘出气球’了么?”李和听声音,是陈太后的,便慵懒地前去开门。
门打开了,站着身着朴素便装的陈太后。李和叩见太后,请她进来,太后说等一等。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等了好一阵子,靖娘才气喘吁吁地拿着球过来说:“娘娘,球找到了。奴婢跑了差不多半里地才捡到。”
李和让两人进来,瞩宁安长公主给太后沏茶。长公主没有一点尊贵的感觉,奉上茶就告退了。
陈太后赞李和:“你的身手真不凡。一脚将球踢出了半里地。只可惜这样的身手,却屈居某些小儿之下。”
李和又有些激惹,但面对这位太后,也有些收敛,轻声而叹:“虎落平阳,娘娘就不要笑话臣了。”
陈太后面容诚恳地说:“本宫怎么会笑话你呢?本宫是替你惋惜啊。你以前总是反对与本宫亲近的高拱,现在发现了吧?张居正和冯保联手,比以前的高拱和孟冲还要厉害百倍。”
李和眉头紧蹙,久之感叹:“的确是厉害百倍,先前严嵩想一手遮天,却受到了方皇后还有当时裕王的两重反对,三足鼎立中保持平衡。高拱和孟冲联手,虽然得到过娘娘支持,却始终得不到子嗣,不能名正言顺。如今张居正和冯保再加上我的妹妹,那就是没有不能遮到的。先前对皇上下药,企图迷惑皇上。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接着就利用授课之便,在后宫行淫乱之事。唉,我真的没法想下去了。”
陈太后小声地告诉李和:“你唯一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是做得太明显,如果你懂得迂回战术,结果恐怕就不会这么糟。”
李和不解地问陈太后如何迂回。陈太后回答:“那就是对他们阳奉阴违,欲擒故纵。你惯着他们,他们就会愈发飘飘然,当他们想入非非地赤膊上阵的时候,你再一棍子打过去,就可以打他们俩一个措手不及。”
李和仍然不甚明白,愿闻太后其详。陈太后说:“这两年,你就忍气吞声,装着对他们言听计从。比如这次他们将黄毛小儿冯邦宁提拔为五品的步军校尉,你就让着他们。他们尝到了一次甜头,就会有更多次。拉着冯邦宁一步一步往上爬。当李太后对他们的行为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时,你再去说些有价值、有证据的话,疏不间亲,你的妹妹会相信你的。”
李和思忖明白了,露出了微笑,连连谢陈太后指点。
从此,李和对张居正和冯保表面上言听计从,甘愿效力鞍前马后。张、冯二人见状,非常高兴,信任李和,很多大事也交给他去做。Www。。com李太后见兄长有所转变,自然也增进了信任。
万历新政在全国推广执行,各地清点田地,积极推行一条鞭法,严格控制税收,避免苛捐杂税。经过几年努力,成效显著。到了万历四年,全国的农民基本耕者有其田,饥荒完全得到控制,财政不再亏空,已经有较多盈余。
万历和李太后大喜,张居正和冯保数度被公开奖赏,众大臣也都是逢迎之态。冯邦宁也因此受到两位圣上的青睐,三年内连升三级,才二十二岁就已经是从三品的骁骑统领了。
万历五年元旦,室外寒风凛冽,万历却在宫内举办盛宴。尽管还在申时,阴冷的天空就昏暗起来,雾霭萦绕,烟气袭人。宫内却灯火通明,比春光还要明亮。宫里燃着地龙,把室内烘衬为一个温馨的天堂。
与会的有文武百官。陈太后、李和夫妇、万历的兄弟姐妹这些皇亲国戚都来了。
万历此时已经十五岁了,身高超过了母后。圆顶纱金皇冠下面是白皙而圆润的脸庞,清秀得没有一丝瑕疵,眉如弓弦,目若朗星,唇小而精致。身穿厚厚的明黄龙袍,圆领很高,衬托颈部的高挑,同时也裹挟着丰满的身躯,显得十分尊贵。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众臣行礼,万历端庄地请入座,然后带着这个年龄少有的豪气举杯起立。众人见皇上起身,也跟着从才坐上的座位上起立。
万历举杯而祝:“在过去的万历四年里,风调雨顺,全国没有发生大的水旱灾害。因此粮食丰收,朕第一杯要感谢天时。”说完,将第一杯酒一仰而尽。众臣也跟着饮酒。
宫女将御杯斟上,万历举起第二杯,祝曰:“这第二杯,就是敬诸位爱卿,秉公无私,办理各种利国利民的大事,才早就了民殷国富。”众人纷纷谢主隆恩,并谦逊地表示会再接再厉,再造新的辉煌。
此时冯保不禁联想起近三十年前,严世蕃送自己给嘉靖献曲的那次,记忆犹新,一切都在轮回么?冯保心中思索着。
就在此时,万历早已准备了第三杯酒,亲自挺起壮硕之躯,走下玉阶,向张居正和冯保走来敬酒:“朕今日特意要感谢两位爱卿,因此第三杯酒就是给你们的。你们一个组织内阁,一个统领司礼监。那些功在社稷的策略,都是你们智慧的结晶。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不仅如此,你们还是朕的恩师,用渊博的知识浇灌朕,造就了朕那卓越不群的峥嵘岁月。爱卿多劳了,朕无时不刻不牵挂在心。”
两人连忙诚恳地谢恩。万历示意举杯,三人一起将酒一干而尽。
饮毕万历满面笑容说:“素问冯公公通晓音律,然朕常习其曲,却未闻其歌声,今日不如献唱一曲,以祝雅兴?”
冯保有些犹豫,但圣命已下,便决定唱。这时张居正也接着酒兴起了唱曲的性子,请求万历:“陛下,在这群贤毕至的盛宴上,一人唱恐怕有些单调。臣提议与冯公公合唱一曲。”
冯保谢张居正为其解围,问唱何曲,张居正小声在冯保耳边说了些什么。然后问万历有没有戏服,万历欣然答应,传唤太监带他们前去更衣。当然提醒他们快点。
过了一刻,两人换好装,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众人被两人的服饰怔住了。张居正倒是一身书生打扮,头戴双翼软冠,身穿浅蓝色的长衫,乍看上去很清秀,仔细一看却还是发现了小麦色的皮肤和有点花白的胡须,让人觉得有些滑稽。
众人再看冯保,都忍俊不禁,冯保带上了面具和假发,扮起了女装,身穿浅紫色长裙,还有着浅蓝水袖。
张居正幽默地说:“我们将给陛下和太后娘娘带来著名昆曲桥段《唐伯虎点秋香》。”
万历敲桌说:“好啊,没想到爱卿还有此等雅兴,朕定要好好欣赏!”众人都纷纷喝彩,在这金碧辉煌的房间里,气氛几近沸腾。
张居正示意冯保开唱,首先张居正放开歌喉,众人的掌声立马就响起了,人们没想到那个平常工作严谨认真、不苟言笑的张阁老也有如此悦耳的歌喉。
张居正唱了一段,冯保接着唱,唱功也十分到位,既唱出了江南女子的柔美,又不失其气节,可谓柔韧兼得。正是:风华绝代,娇艳千姿态。举手投足音韵在,共曲飞扬天籁。
低眉对眼情开,行云顿步舞台。萦绕余音未止,尤博满座击拍。
唱罢,果然是缤纷乱舞余音绕梁。陈太后率先称赞:“两位大人果然是才华横溢,八斗已经装不下了,都漫出来,萦绕在耳边不止。能饱览一场,胜读十年书。”
李和跟着称赞:“下官也从未见过如此美妙的音乐,今日听一曲,双耳都被洗净,听音变得清晰了。”
李太后也未能免俗:“今日两位也让哀家看到了一绝啊!想不到两位在繁忙的公务中也有如此雅兴!”
听了这么多的夸奖,冯保马上摘下假发和面具,和张居正一起叩首谢恩:“区区雕虫小技,无阻挂齿,臣等感谢皇上和太后厚爱,定当竭忠尽智,努力辅佐皇上。”
万历听到“辅佐”二字,脸上表情凝滞了一下,但马上欢笑起来说:“两位爱卿受到嘉奖当之无愧,就不要拘礼了。对了,朕经常听说唐伯虎点秋香的事,他到底是什么人?”
冯保回答:“唐伯虎生于国朝成化年间,卒于嘉靖初年。是江南八大才子之首。臣听说过很多关于他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这出点秋香。”
万历打断冯保:“今日就不要长篇大作讲这些了。听说唐伯虎最擅长作画,不知爱卿见过他的画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