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张居正病起殿试 梁邦瑞荣娶公主 - 美男心殇 - 独孤紫冥
梁邦瑞胆怯地回答:“小人一岁时就被父母遗弃,不知道父母是谁。我被遗弃在南京鸡鸣寺门口,被寺庙里的和尚抚养长大,鸡鸣寺香火盛,有钱做善事,便把我送去读书,直到今天考取功名。但是由于佛门子弟不能在朝廷里任官,所以我在档案上写的是南京秦淮河畔梁家,就当是我被他们收养的。请大人恕罪。”连连磕头。
梁宠激动不已,努力地回忆,最后想起来了,问:“你胸前是不是有一个红色的梅花印记?”
梁邦瑞诧然,久之才问:“大人怎么知道的?昨天搜身时没脱内衣啊。”
梁宠声音开始颤抖,问:“你有没有想过,我会是你的父亲?”
梁邦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连摇头:“不可能,大人你姓刘,我姓梁,我的姓是有根据的。因为那些和尚在我的襁褓里发现一件号衣,上面有番号‘梁’字,而且我身上还带着护身符,上面也写着梁字,这就基本可以确定,我的父亲姓梁。所以他们才会在档案上把我写成那个梁家的儿子。”
梁宠仿佛中了一个霹雳,想起曾经确实有那么一个护身符在儿子身上。赶快急着问护身符在哪里,怎么昨天没搜到。
梁邦瑞谨慎地回答:“因为小人听说进京赶考要严厉地搜身,担心护身符被没收,再者为了报答鸡鸣寺的养育之恩。所以就把护身符留在了那里。”
梁宠不顾一切地摇头,几乎要抱住梁邦瑞说:“没错,你就是我的儿子。”
梁邦瑞仍然不相信,坚持说两人姓不一样。梁宠抱着儿子说:“其实,阿爹姓梁,这位统领也知道,因为阿爹涉及到了官司,所以被迫改名刘守有。这也是这位统领的提议。”
梁邦瑞激动得热泪盈眶,半晌无语,梁宠一再确定才让他相信。
两人相拥而泣了很久,冯保却在思索着。久之,冯保提醒:“现在你们暗地里认亲了,可是皇上那边怎么交差?是认还是不认?”
梁宠含泪而笑:“能再见到儿子,我已是天大的荣幸,不再奢望公开认亲了。”冯保转问梁邦瑞:“那你今天考得好吗?”
梁邦瑞连连摇头说:“考得相当差,我已经感觉到外面很多人昨天就交卷了。我却很多题目不会答,花了很久时间才组织出语言勉强地应付过去。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冯保听了,心凉了一截,徒自感叹:“若是如此,事情就不好办了。如果你考上了,有我的帮助,你就可以在京城任职,你们父子还可以在一起,如果没考起,你又不会武功,不能在东厂锦衣卫任职,那就麻烦了,因为京城查户籍很严的,我都不好安置你。”
梁邦瑞轻轻地说:“小人难得冯统领眷顾,感激不尽,不再奢望。不能留在京城又如何?有与亲生父亲相拥的这一刻,哪怕将来是永久的分离,那么这一刻就成了永恒的眷恋,小人知足。再说,小人从小就饱受离别之苦,已经不在乎了。”
听到这句话,梁宠撅起了嘴,心如刀绞,指责冯保:“你看你说的什么!把他弄得如此伤心。不管怎么样,这几天还是可以待在我们那里。不会有人来查。”
冯保看到梁宠父子相认,心里也有几分感动,便没再说什么了。
冯保让梁宠带着梁邦瑞回去,自己向万历汇报考试情况。万历此时正在和一群宫女亲热,见冯保求见,才不情愿地让宫女先躲在屏风后面,传冯保进来。
冯保向万历汇报监考情况,才汇报一句,万历就抬手说:“爱卿监考辛苦了,好生回去休息。Www。。com朕没什么要找你的。”冯保还想详细汇报,看着万历那不耐烦的表情,只好作罢。
回到家中,已是亥时末,别人早就睡了,冯保也带着两天来的疲惫,倒头便睡。
第二天冯保很晚才起来,这时众人都起床了。母亲、冯邦宁都知道了梁邦瑞的事。冯邦宁拉着梁邦瑞的手说:“你要相信自己,说不定就考上了,他们那些都不会的才提前交卷,他们不像你一样深思熟虑。”可是梁邦瑞一脸不知所措的表情。
冯保对冯佑说:“许多年前,我们也像他们一样,看来一切都在轮回。”冯佑却说:“还是不要轮回了。恕小弟直言,如果梁邦瑞被某些人嫉妒就麻烦了。”
冯保没有愠色,只是感叹:“功高盖主是大忌。不过眼下梁邦瑞有没有功。这都还是个问题,更不要提功高了。”冯佑安慰:“也许他只是感觉不好,比起那些提前一天交卷的,还算好的。”冯保只好感叹,但愿如此。
冯保突然提出去找张居正,可是冯邦宁告诉他:“张大人还不能出来,还要参加改卷统计工作。可能还有几天。”冯保只好暗自嗟叹,祈祷张居正平安完成工作。
冯保突然关切问梁邦瑞:“听你父亲说,你在考场里不停地咳嗽。怎么回事?”梁邦瑞赧然一笑,说:“最近偶感风寒,并无大碍。考试虽然很劳累,我还是可以挺过来的,毕竟我都是经过了乡试会试的。”冯保放心地点点头。
又等了几天,万历召集张居正和冯保入见。冯保此时看见张居正,惊讶地默然无语,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才两个月,恍若隔世,张居正几经满头白发,皱纹满面,形神疲惫,气血壅塞,不停地咳嗽,手里拄着拐杖。被万历安排坐着。
万历见状,连忙向冯保解释:“张先生为国操劳,以至于斯,朕深感其功勋昭著,怜其勤勤恳恳,特封上柱国。”
张居正连忙用颤抖的语调启奏:“臣今老矣,伏岂陛下,特出睿断,博简忠贤,赐臣骸骨生还故乡。”
万历却摇头说:“爱卿乃国之栋梁,朕受先帝遗诏和母后的嘱托,岂敢有所违逆?朕还特有赏赐。”宫女端来了一件白金麒绣御膳坐蟒。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张居正努力想站起辩解:“陛下,老臣何德何能?怎敢受此大礼?”万历连忙示意宫女扶张居正坐下,强有力地嘱托:“爱卿切莫辜负君恩,朕授予大礼,定有所托。还望张先生将来一展宏图,为大明再创辉煌。”张居正只好谨慎地谢主隆恩。
万历安定下张居正,开始进入正题:“今天朕召集两位爱卿,就是为了这次殿试的事。张先生已经评卷完毕,这就是一份名单,请冯爱卿过目。”
冯保接过榜单,仔细一看,心如撞鹿,梁邦瑞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第三个,中了探花。
冯保心想:这个梁邦瑞,自己没点底气,弄得我吓了一跳。
万历却笑道:“这榜单上的名字很多,张阁老说要广纳人才。朕也听说里面有许多有用之才。正巧,与朕双生的姐姐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一直想让朕帮忙物色一个,这么多人,朕的确有些为难。爱卿见过他们,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冯保心中咯噔一下,从潜意识里就觉得梁邦瑞是个合适的人选,连忙向万历举荐:“探花梁邦瑞,相貌不凡,皮肤白皙,髭须干净,目若朗星,唇如涂脂。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生性和善,才华横溢,的确是驸马的最佳人选。”
万历将信将疑,再次确认,冯保一再强调:“大略如此,其实过之。”万历问此人在哪,冯保含糊回答:“被臣安置在馆驿,等候发榜。”万历大喜,请冯保快带梁邦瑞过来。冯保刚得令,突然张居正捂着胸部开始剧烈咳嗽。
冯保的心被猛烈地牵扯着,请求万历批准让他带张居正回去。没想到万历说:“朕如此器重张先生,怎能为难他,让他带病一个人回去?朕会安排大内高手护送的,爱卿有公务在身,莫要废离。”张居正勉强止住咳嗽,虚弱地告诉冯保:“我不碍事,你快把他请来吧。”
冯保暂放张居正的病情,飞快地回家,注意后面没人跟踪。找到梁邦瑞,告诉他这些事。梁邦瑞顿时喜不自胜,激动得几乎忘记该做什么。冯保赶紧告诉他要去参见皇上,该怎么跟皇帝说。还好梁邦瑞比较机灵,一点就通。
冯保带着梁邦瑞再次出现在万历面前,这时张居正已经离开。万历看着眼前的梁邦瑞,的确很儒雅,身材却显得有些单薄,于是问:“你身体如何?”
梁邦瑞从容而拘谨地回答:“禀皇上,臣其实是孤儿,在鸡鸣寺被和尚抚养,长期吃素,所以身体很单薄。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但臣没有大的疫病,请陛下放心。”
万历却感叹着:“你们这些来自民间的读书人,为了功名,长年苦读,没时间锻炼。不像朕,博览群书之余,经常蹴鞠、骑马、射箭还有凫水。所以朕才有旺盛的精力处理国事。”
梁邦瑞连忙说:“陛下圣明,深谙养生之道,堪称群臣万民之楷模。臣定将效仿陛下,今后积极锻炼,不辜负君恩。”
万历含蓄笑道:“你更应该锻炼,因为你的健康还关系到朕的外甥。”梁邦瑞露出几分羞赧回答:“臣定当尽心尽力,为皇族开枝散叶做出自己的贡献。”
突然帘外传来箫声,吹奏冯保的《美男吟》。两人顿生疑虑,万历笑着合掌说:“朕把姐姐请在了帘子后面,窥探你的一举一动,如果满意,她就吹奏《美男吟》。想必刚才你的表现甚好,让她满意了。这门亲事基本确定了。”
梁邦瑞欣喜若狂,激动地请万历让他与公主相见。万历却说:“按皇族的规矩,公主成亲前是不与驸马相见的,以免驸马始乱终弃。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当然你现在没见公主,还有权选择反悔。朕不会怪罪你,也将保留你的官职。”
梁邦瑞低头思考了,冯保却迫不及待地提醒:“我见过公主,长得貌若天仙,德才兼备。你就不要推辞了。”
万历斥责冯保:“大伴,现在就是检验驸马的真心的时候,你怎么可以妄自搅局?”冯保赶快磕头谢罪,万历又带着笑容问梁邦瑞:“你不要听他的,无论答应与否,朕都会给你幸福。”
梁邦瑞却笑道:“皇上,臣当然答应,能吹出如此优雅的乐曲,可见公主一定贤淑。”万历连连称道,梁邦瑞还说:“臣乞求陛下,不要责难冯大人,毕竟他也是出于好心。”
万历满面春风地说:“朕自然不会怪罪冯大人。朕还有求于他,既然你是孤儿,又没亲故,那就让冯大人继续安排你吧。”
冯保连声恳求:“陛下,臣伏乞,望答应驸马暂住我家。有驸马光临,寒舍当蓬荜生辉。”
万历爽快地答应:“甚好,难得爱卿有如此之情。当然,你和令堂也要好生照顾驸马,如有闪失,朕可要怪罪下去的。”
冯保连声应诺,梁邦瑞谢皇上隆恩。
冯保装模作样地送梁邦瑞回府后,马上告知家人:张居正现在病得很重,需要看望。冯佑表示准备前往。梁宠也想去,但冯保告诉他:“你就多陪陪你儿子吧。”梁宠看着儿子,答应了。
冯保和冯佑来到了张居正家门口,轻轻敲门,半晌才有一个小童开门,引两人进去,告诫他们坐着等一刻,然后去沏茶。两人只见张居正躺在病榻上,外面挂着珠串帘帐,帘子外面的桌上明晃晃地点着七根蜡烛。
冯保看到这一场景,心痛万分。他赶快冲过去,绕过蜡烛,在众人没有反应过来时就揭开了帘帐,看到的是张居正披散满头白发躺着,已经闭上了双眼。
冯保惊呆了,赶快拉着张居正的手,顷刻之间泪如雨下,哭喊声却把张居正弄醒了。
张居正看着眼前的冯保,立即猛烈地咳嗽。冯保抬头一看张居正醒了,立刻破涕为笑,呼喊:“你把我吓死了。”
张居正几乎要斥责了:“你知道这是干什么吗?相传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过程中病倒在五丈原,就用七星灯续命的方法,结果魏延闯了进来,把灯弄熄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诸葛亮由此折寿,病死在秋风五丈原。今天我也感到大限将至,故点七根蜡烛,想仿效此法,你却贸然进来。由此观之,吾命休矣!”说完开始歇斯底里地嗟叹。
冯保拉着张居正的手含情脉脉地说:“不会的,那些都是传说。大人是不是命题、评卷太辛苦了?以后不做这些事就行了。现在已经获得了胜利,可以功成身退了。等梁邦瑞做了驸马,我们就一起带着家人隐退到浙江海盐县我们观潮的那个地方,延续我们的美好。”
张居正打断冯保:“现在已经没机会了。”猛烈咳嗽几声又说:“你还有明天,可以天荒地老,我已经是风烛残年,即使这次命题、评卷逃过了一劫,以后还有更艰巨的人物。老夫怕再难挺过来了。”
冯保还想继续安慰,张居正却说:“现在,我还想听你弹琴,这样会好过一些。”冯保赶快擦干眼泪。冯佑知道琴在哪里,连忙端来。
冯保勉强收起愁容,调动激情,轻抚琴弦,再奏一曲《美男吟》。可是不管冯保如何调动曾经的激情,都无法弹奏出原来的风味,仿佛此曲已成广陵绝响,不能余音绕梁,只能颓然从门缝中流出。
张居正在琴声中安眠,梦中眼角流下了热泪。
接下来,张居正虽然名义上还是内阁首辅,万历考虑他体力不支,便准其在家休息,除非是重大的事情,都由他人代劳。冯保也经常探望,把事情主要安排给梁宠和冯邦宁。
梁邦瑞与长公主的婚礼在即。李和突然求见陈太后,屏退旁人后,李和报告:“娘娘,臣又有天大的消息。”
陈太后不解地提问:“上次你说你在殿试监考人员中安排细作,打听到梁邦瑞其实是刘守有的儿子。本宫觉得你还没有确凿证据,刘守有那天在考场里的多疑并不能完全作证。”
李和激动地说:“这回就让这件事板上钉钉了。臣最近又从细作口中得知,那个档案上化名刘守有的人,其实就是以前景王的大伯子,就是梁宠。”
陈太后惊讶得目瞪口呆。身旁的靖娘马上拍起脑门说:“难怪,我怎么都觉得他和梁宠很像,就是没有反应过来。”
陈太后撑着脑袋仔细思考,半晌得出结论,对靖娘说:“现在我看,那份密诏就可以给他看了。”李和不解地问那份密诏是什么。
陈太后神秘一笑,请靖娘把藏好的嘉靖真遗诏拿来。李和一瞥而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问太后:“难道我们都不是名正言顺的吗?”
陈太后摇头说:“当然不是,由于景王没有子嗣。所以这份遗诏在事实上没有什么意义了。”
李和问:“没有意义的东西有何用,放在这里还可能引起别人的口舌,还是扔了吧。”
陈太后不以为然:“你没有仔细想,因为嘉靖先帝驾崩的那天,是冯保出来传召的,而那份遗诏上字迹是张居正以及老师徐阶的,所以张居正和冯保就毫无疑问地背上了私改遗诏的罪名。这样的罪,他们还能活吗?”李和点头,继续问为什么不早点公布。
陈太后说:“那是因为那时你的妹妹还有大权在握,皇上和张居正冯保两人关系紧密,我们不可能利用这份遗诏扳倒冯、张二人。现在皇上和两人已然生出间隙,再一挑拨,就会让两人永无翻身之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