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送兵疑云 - 冷剑天涯 - 大漠悲狐
东厂里。那群武士还是和往常一样。不知疲倦的操练。或许对于他们來说除了操练。便沒有什么事情可做。也不知道他们这样了多久。也不知道还要这样下去到什么时候。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魏忠贤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奋不顾身。
大殿里。魏忠贤一个坐在太师椅上。掠了掠耳旁嘴角银白的胡须。脸上露出诡异的微笑。笑得很伪善、很阴险。
嘴里喃喃自语道:“袁崇焕。我的袁大将军。你我无怨无仇。本是同为其主。你落的今日下场。我也为你感到冤屈。但你也不能怪我。一将功成万骨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也猜到你一定会抗旨不遵的。沒关系既然不愿意回來。那你永远不要回來了。”
说罢。对着窗外的蓝天白云。不在言语。只是一味的神秘微笑。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并且自己也对自己的计划。有着十足的把握。
时至晌午。太阳照射着大地每一块角落。街上行人渐渐少了。七月的太阳。总是让人们感觉灼热和难受。只有东厂的大院里。那群武士还是那样拼命的操练。似乎永远不会停歇。
魏忠贤走到走出大殿。來到大院里。望着这群沒日沒夜操练的武士。心中也是倍感欣慰。这是自己一手创造的杰作。
魏忠贤大声说道:“大家幸苦了。今日就不用操练了。都过來我有话说。”
说罢。所有武士也停下了手中繁忙的操练任务。來到魏忠贤的身边站好队伍。听候魏忠贤发号施令。
看着这群训练有素的武士。魏忠贤说道:“各位跟着我已经整整十年。每天在这里沒日沒夜的操练。从无半句怨言。魏某打心底里感谢你们。”
武士们齐声说道:“愿为公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魏忠贤笑了笑道:“谢谢各位。俗话说的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我便有一件大事拜托各位。”
带头的一个武士说道:“公公不用客气。当初是你从难民堆里救出我们这几百名孤儿。给我们饭吃给我们衣穿。今日公公有事。我们理应全力以赴。请公公吩咐吧。”
魏忠贤说道:“那既然如此。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你们五百人随这位将军去一趟河南。一切事宜都得这位将军的吩咐。”
说罢。指着身旁一位带刀将军。
带刀将军站出來说道:“各位武士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有幸率领各位武士。是冯某的荣幸。”一番谦虚的话语过后。冯将军便退到魏忠贤身后。
魏忠贤说道:“你们跟着冯将军。一切都得听他的指挥。如有违抗命令者斩立决。以后在你们的世界里便沒有魏公公。只有冯将军。你们听清楚了吗。“
武士齐声吼道:”为冯将军誓死效忠。为冯将军誓死效忠。”
冯将军再一次站了出來道:“好。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出发。去往河南。”
说罢。武士们便转过身去。头也沒回径直走出门去。冯将军也跟在武士们的身后一同走了出去。
魏忠贤喊道:“冯将军。一切就交与你了。自己保重。”
冯将军转过身子双手合十道:“公公放心。末将自当尽心竭力。此事不成。末将自当以死谢罪。”
说罢。冯将军转过身去。跟着武士们一起走出了东厂大院。朝着河南开封城的方向走去。去完成魏忠贤口中的那场戏。
望着冯将军和武士们离开的背影。魏忠贤眼睛里尽然出现了一丝不舍和伤感。一向冷血无情大奸大恶的魏忠贤。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他舍不得和留恋的东西吗。
突然背后出现了一个人影。声音很熟悉。來人便是金寿天。金寿天说道:“公公。你似乎有些放不下。”
魏忠贤说道:“这群武士跟了我十年。从未离开这里半步。也是东厂里最精锐的力量。今日转眼化为虚无。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舍啊。”
金寿天说道:“其实。公公完全沒有必要。出动这群武士。随便从大军中抽出一支队伍就行了。何必要填上这批武士呢。”
魏忠贤恢复了下心情。阴险的笑了笑说道:“秦森生性多疑。绝对不会轻易相信这出送兵大戏。”
金寿天有些疑惑的问道:“那为何公公还要让这群武士去冒险。“
魏忠贤说道:”戏还是要演。要钓这条大鱼。我们必然要用最有重量的饵去钓。只要大事能成。区区几百名武士又能算什么。你说对不对。”魏忠贤反问着金寿天。
金寿天似乎也明白了魏忠贤的用意。笑了笑回答道:“还是公公深谋远虑。在下自愧不如啊。”
说罢。两人相望一笑。笑的是那么的开心。战火和流血在他们这里。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因为无知的贪念和权势的诱惑。他们在成魔的路上之后越陷越深。
京城距开封城也不愿。不过数十里路程。
第二天一大早。秦森、三绝还有军师三人。便來到开封城四处巡视。最近一段时间的养精蓄锐。将士们一个个看起來也更加精神了。操练的声音响彻整个开封城。望着自己的队伍日益壮大。兵力也是日渐增加。秦森心中也是无限的高兴。
三人一直在城里四处走动。一來是看看自己的队伍。二來是看看上次的那些降兵和这些本部的义军相处的怎么样。
秦森和军师一路走一边谈论道天下大势。而三绝一个人走在身后一言不发。就这样静静的走着。眼神看起來无精打采的。似乎就像一具行尸走肉般。或许他还沒有从那晚的事情中适应过來。或许是他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这个对自己有情有义的大哥吧。
突然东城门一阵打斗声。惊扰这里宁静的气氛。这里已经有很久沒有闻见过打斗了。众人立刻警觉了起來。
秦森问道:“出了什么事。”
军师也不知所谓的说道:“我也不知道。声音是从东城门那边传过來的。我们过去看看。”
事不宜迟。于是三人便径直朝着东城门走去。來到城门上一看才知道。原來是一群大明的士兵。人数大概也就五百人左右。
秦森立刻问道守城将军:“怎么回事。”
守城将军回答道:“就是一群大明的残余部队。我已经派人出击了。相信不出一个时辰便会将五百人诛杀在此。”
说罢。秦森沒有再问下去。仔细的看着城下这五百名正在和自己军队厮杀的明军。
心里念道:“不对。这里虽离京城不远。但如今京城正在收拢严防。绝对不会派兵主动出击。就算是主动出击。也不会是派着区区五百人前來。这不等于是自取灭亡吗。”
想到这里。秦森越來越觉得那里不对。这件事其中一定有蹊跷。再看看这五百明军。战斗力极强。五百人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似乎沒有一丝害怕。队形整齐攻防兼备。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接近了一个时辰了。可是他们中间并沒有一人倒下。反倒是越战越勇无所畏惧。
秦森望着军师道:“军师可曾看出一些端倪。“
军师掠了掠胡须道:”这群明军战斗力极强。抱成一团时无懈可击。各自为营时又能以一敌十。当今朝廷似乎已经沒有一支战斗力如此强的军队了。”
秦森说道:“不知他们是何來历。不过这支队伍要是能为我所用。那必然是如虎添翼。”
军师说道:“如今天下间。如果能硬是要找一支军队与之媲美的话。或许只有山海关的袁家军。将军既然想得这支劲旅。不妨叫将士们停下。问个究竟。或许还真能为我们所用。”
说罢。秦森便下令城下所有的将士住手。一声令下后。所有人便停了下來。
秦森、军师和三绝三人來到了城下。走到这群将士面前。
秦森问道:“各位不知今日前來开封。意欲何为。如果你为试图用五百人吃掉我们。未免也太异想天开了。”
带头的将军正是冯将军。冯将军站拽说道:“我们前來并未是想与任何人为敌。也并不是想攻城略地。兄弟们一行走投无路。只想找一处僻静之所安度余生。不料尽然与你们发生冲突。实在抱歉。我们马上便离开。”
说罢。冯将军就准备带这五百人离开。
秦森说道:“将军且慢。这一切可能是误会。你们穿的是大明军队服饰。想必应该是大明朝廷的军队。不知道为何会流落到此地。将军心中似乎有很多无奈。我们虽是敌对的双方。但是我们义军绝对不会错杀无辜。将军不妨将你心中的委屈说出來。”
冯将军停下了脚步道:“现在的这天下已经沒有我们兄弟的安生之地了。这个朝廷马上就要完了。我们身上这身战袍是代表我们对大明的忠诚。只可惜如今的朝廷已经沒有什么值得我们留恋的了。所以我们只好离开。”
一听到这群将士说要离开大明朝廷。秦森心中又是一阵窃喜。因为他知道看來招降有望了。
于是秦森连忙说道:“方才看将军及手下兄弟身手着实不凡。如今的朝廷很难有你们这样战斗力的军队。想必将军们应该是來自边关吧。”
冯将军说道:“将军好眼力。我们的确是來自山海关。袁崇焕将军麾下的军队。哎。只可惜。。。。。”冯将军欲言又止。似乎不愿提及。
秦森道:“原來是袁将军麾下。久闻大名。将军似乎有什么难言之影。不妨说出來。”
冯将军说道:“实不相瞒。如今的袁崇焕也不再是当初的袁崇焕。世人只知道他是为国为名的大将军。却不知道他与清军的那些勾当。当年山海关大战之后。我们几乎全军覆沒。最后也不知道他与清军达成了什么协议。直到今天山海关区区五千守军。清军却依然不敢动我们分毫。”
秦森说道:“你的意思是袁崇焕已经通敌叛国。”
冯将军说道:“之前我还一直不信。直到朝廷的榜文出來。他一直抗旨不遵。而且还对当年山海关大战后参与的兄弟。进行围剿企图杀人灭口。我们几百兄弟也是九死一生才逃出來的。”
秦森说道:“朝廷出了榜文。我也一直不相信袁将军会通敌叛国。如今听闻将军一说。便可以确信了。哎。江山悠悠。大明如今的四分五裂。就算是在忠贞的将军也难免不为自己着相。只可惜天下又少了一个大英雄。多了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
冯将军说道:“想这等狗贼。理应诛杀。只可惜我们寡不敌众。无奈只有出逃远离这尘世的喧嚣。找一处僻静之所安度余生。”
秦森说道:“将军久经沙场。还未建功立业怎可世外隐退。既然这等通敌叛国的狗贼应该诛杀。将军这样隐退岂不是终生遗憾。不如跟着秦某。一起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诛杀昏君。诛杀那些通敌叛国的狗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