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梅花 - 步天歌(网络版) - 煌瑛
立春这天东风解冻。京城中文武百官皆换青衣相贺。宰相与外戚、近臣纷纷入宫庆祝。皇后素盈也率妃嫔在宫中剪纸。于各种花样中做“宜春”二字。赐宫人们四处张贴。
然而北国严寒之中毫无春意。再热闹的活动也难以让人欢悦。何况沉闷的剪纸。遇到父兄进宫的良机。素盈的心思根本不在几张图样上。她指使几个宫女去通往延德殿的御廊上观摩盛况。宫女们回來说:“相爷一如既往。丝毫看不出又添一寿。平王依旧爽朗。东洛、兰陵两位郡王果然是青年一代中的翘楚。穿了一样的衣服。也不与别人一样呢。别的大人们和往常沒有什么差别。就算过节。脸色照样严肃。”
去年剪纸时。宫中尚有东宫两位妃子。今年只剩素盈与一干年长后妃。除了钦妃快人快语。其他如恭、景、安、肃四嫔向來小心。遇上今年风头狠厉就更加不随便开口。素盈剪了几张后深感无趣。起身到外面去看梅花。
丹茜宫通向太平湖的道路两旁种植许多好梅。也有三五株相互依偎。簇拥一团红粉。也有墙角独自一枝雪白。遥传暗香。素盈极爱其中一树蜡梅。枝条如上等乌炭似的漆黑晶莹。花朵娇艳又像薄薄的琥珀片。平日她嘱咐宫人好生呵护。雪來风去掉上几朵也要惋惜。今日却破天荒。命人小心地剪下大大的几枝分送诸位妃嫔。妃嫔们纷纷谢过。带了梅花各自回宫。
素盈亲手将几枝插入瓶中。放在胡床边。素沉与素飒进來拜见时。一眼就看见。
素沉谨慎地说:“娘娘。圣上独子方殁。储位空虚。于家于国实在难称喜庆。今日诸位大臣朝觐。无一人敢恣意欢谑。娘娘宫中放梅花庆节。是否……”
素盈道:“几株梅花谈得上什么喜庆呢。不过是勉慰寂寥。”
素飒找她不是闲聊。因而笑着将话引到主題:“娘娘曾经许臣三枝梅花。如今三枝梅花早放过了。娘娘心愿已成。何來寂寥。”
素盈掐下一朵花。放在鼻端轻嗅一下。不知是笑花香还是笑他不明白。她慢悠悠地说:“三哥以为。我的梅花是为睿洵染红吗。不是为他啊……说來惭愧。梅花已开。我的事情只得一半之功。”她垂下眼睛。小声地说:“跟着别人的东风。虽然比意料的慢。所幸也沒有出意料之外的纰漏。可是要想圆满。还须再接再厉。上一次叮嘱哥哥们的事情。去做了吗。”
素飒传入一纸短签。告诉素盈凤烨派飞龙卫去宣城。李怀英声称宰相指使白信默毒死睿洵。素盈回应说。将李怀英的话广为散布。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素沉与素飒知道此事对宰相不利。沒有贸然去做。
“那天宰相进宫时责备我了。”素盈平平淡淡地说:“嫌弃我做事不够利落。然而我也沒有想到。一个个良机送给他。他那样狠心的人竟会拖到现在。才造出我预想的局面。”
“娘娘需要眼下的局面做什么呢。”素飒蹙眉道:“以宰相的手段來看。素璃母子恐怕一样无法善终。娘娘只要尽快生养一位皇子。剩下的事。由别人來做吧。”
素盈沉下脸道:“以宰相的手段來看。你我便可以善终么。。他保荐我入宫。不过是看中我好摆布。希望我再生一个好摆布的孩子。一并供他操纵。两位哥哥能够一面背负世人对外戚的指责。一面受制于他吗。再说。生儿育女岂是一朝一夕之事。万一圣上龙潜。我又无子。他想找一个小儿即位是多么容易。到时候。莫说皇太后之位。只怕连丹茜宫也要拱手让人。届时两位哥哥能否忍气吞声。”
她冷然观察两位兄长的脸色。肃容道:“白信默的今日。就是你我的明日。。处处顺从宰相。只要一朝违逆。就要以死供他戕害别人。太安素氏便是皇后之家不堪忍受的前车之鉴。眼前已有诸多教训。难道我们可以装聋作哑。得过且过。”
素沉与素飒面面相觑。不禁骇然:“娘娘之手能折一枝梅花。但能摧折一株大树吗。”素盈凝视她心爱的腊梅。说:“梅在我手。折梅未必是我手。”
素沉默然不语。素飒想了想之后。说:“东宫。太安素氏。甚至尚主的白家。相继为此走入穷途。一着不慎。即是自掘坟墓。”
素盈一直垂眼望花。这时候也沒有变换姿势。柔柔地说:“腊八宫变。宰相已动弑后之心。难道我还能期望长生不死吗。我们这一辈子能够选的。不外乎是进自己掘的坟墓。还是进他人掘的坟墓。”
素沉始终沒有说话。素盈问他在想什么。素沉道:“娘娘可还记得。。你的妹妹。是你想要对付之人的儿媳。”
被他不冷不热地训了一句。素盈无言以对。素飒却说:“宰相会不会因为娘娘是他儿媳的姐姐。就对娘娘网开一面。只要娘娘拥有丹茜宫。阿澜就是皇后的妹妹。哪怕换十个八个宰相。只要他们有儿子。阿澜想嫁哪个不行。我看她与云垂……”他本想说素澜与云垂难以长久。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说:“孰轻孰重。大哥应该明白。”
素沉的嘴唇动了动。沒有说别的。
不知是不是春意使人心思活跃。Www。。com一段流言随着春风散遍京城:废太子是被宰相害死。
素盈和宰相一样。也知道那个道理:只要把故事散开。就会有人相信。
她还知道:如果讲故事的人沒有宰相那样的分量。只好借助“三人成虎”这个典故。舆论是成本最低。且不易追寻源头的武器。
丹茜宫里的腊梅还未蔫萎。皇帝对素盈说:“太安素氏行刺宰相的案子已了结。流放的、籍沒的都处置完毕。天子的舅家落到这地步。着实令人心寒。我又想起你前些日子的提议。觉得素璃母子孤苦无依。的确可怜。不如择日接他们回來。”他只字未提京城中的流言蜚语。然而素盈知道。他很少漏听。
若是能够狠心处死睿洵。他早就做了。将睿洵废黜。避祸宣城的意图再明显不过。宰相却赶尽杀绝。无论是多么举足轻重的大臣。毒杀皇子已越过了行事的界限。谁也不能料定。一个越界的人还有多少出人意表的举动。
素盈一听正中下怀。连忙命人将久不热闹的东宫收拾打扫。准备迎接素璃母子回來。
东宫积尘始动。已有人飞快地将这动向通报宰相。“爹不觉得这事情蹊跷。”素澜匆匆地从丹茜宫回來。亟不可待地将自己看见的境况告诉宰相。“睿洵已被废为庶人。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素璃今日不过一介妇人。世上哪有民妇入居东宫的道理。以爹的经验來看。。睿歆那小儿此番回來。是不是要被立为储君。”
宰相正品一盏好酒。沒有理她。他的夫人芳鸾一边为他剥下酒的核桃。一边对素澜说:“星展派人从榷场快马送來南国好酒。你去叫云垂一起來尝尝。”
宰相的长子琚星展常年在榷场做生意。时不时送回一些稀罕东西。好酒实在不算稀奇。素澜见他们不愿意听自己说这些。乖乖地去找她丈夫。
芳鸾与宰相夫妻多年。看得出他喝酒喝得心不在焉。她猜到宰相的心思。。若是睿歆被立为储君。早晚登极。必定要追究谁害了他的父亲。素璃又岂有不为太安素氏报仇的道理。芳鸾偷眼看了看宰相。总觉得他平静的外表之下。对素璃母子已起杀心。想着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
“夫人也來喝一杯。”宰相说着。亲手斟了一杯酒。芳鸾含笑道谢。浅尝一口。
这酒入口甘醇。初时不觉得如何。片刻之后才觉得头晕。芳鸾饮了三四杯就推托不胜酒力。宰相还是默默地一杯接一杯喝。
芳鸾熟知他的酒量。暗暗地算着。觉得他今日实在喝得太多。又过了一阵儿。宰相果然眼花耳热。说:“康豫太后用了九年才从宣城回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是八年七个月。”芳鸾纠正。
“素璃肯定不懂。太后为什么要在宣城苦居八年……”宰相摇头叹息:“所有的人都有了新的对手。不再惦记她的时候。再回來。不是很好嘛。”
“如果那时候回不來呢。被遗忘是件可怕的事。”
“戏子才害怕被遗忘。一经淡出。再沒人捧场。她的儿子是皇帝嫡孙。她怎么能跟戏子的见识一样。再说。我们这位圣上。什么时候健忘。”宰相忽然低沉地说:“聪明如圣上。让她回來是什么意思呢。”
芳鸾注视他有些迷离的眼睛。微微冷笑:“怕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宰相呵呵地笑起來:“夫人。你我都在宫廷中行走多年。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宫里哪个人沒有把柄。有什么可怕呢。”
芳鸾瞥他一眼。冷哂道:“素璃能有什么把柄在你手里。”
宰相哼一声。说:“宫里想当皇太后的人。可不止是死去的素若星。”
芳鸾听了不禁瞪起眼睛看他。宰相却不同她多说了。宰相的话。芳鸾不全信。但是听到就不能置之不理。难道素璃也有成为皇太后的野心。宰相既然这样说。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一定察觉了其中端倪。甚至有真凭实据。素璃究竟有什么样的举动呢。凭她。能使出什么样的手段、勾结什么样的人。
倘若皇帝真有闪失。首先知道异状的一定是太医。芳鸾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她回到自己房中。打开一只紧锁的白螺箧。里面不过是一本今年的黄历。她却无比珍重似的。黄历上以蝇头小字写着哪一日谁家做寿、谁家嫁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芳鸾记得吴太医的夫人募资修葺一座道观。近來其中梅花盛开。她邀请布施过的诸位夫人去赏。芳鸾先前沒有兴致。婉言拒绝。今日一翻黄历。见仍在赏梅期间。她立刻命人准备车马前往了真观。
吴太医生性耿直。却深谙不与强臣当面对峙的道理。尽管如此。他的夫人仍担心他一朝出事无人搭救。故而平日对芳鸾十分殷勤。这日见芳鸾不期而至。吴夫人连忙上前招呼。又将自己的儿媳、孙女介绍给她。
芳鸾见她的孙女温柔娴雅。当即褪下手上一串精雕细琢的白珊瑚珠作见面礼。吴夫人见她如此抬举。心中不胜欢喜。与芳鸾前后來到后院赏梅。
芳鸾之意不在梅花。边走边说:“过些日子。宣城那对母子就要回京城。到时候圣上必定指定一名可靠的太医呵护皇孙。我看这任重道远的事。只有吴太医能承担。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吴夫人近日正为此烦恼:吴、李两位太医的医术不相上下。但李太医做事活络。与吴太医同僚多年。处处占尽先机。吴太医因为皇帝的病情避讳中宫、东宫。沒有少遭废素璃的冷眼。李太医却不知几时同素璃攀上了交情。素璃毕竟是皇孙生母。皇帝百年之后。她便是皇太后。想來那一日并非遥远。到时候仍是李太医趾高气昂。而吴太医又要遭素璃冷眼。。思及此处。吴夫人难免要为丈夫发愁。她心中不平。便婉转地对芳鸾诉说。期待芳鸾能施以援手。
芳鸾听说素璃与李太医有交情。自责从前竟丝毫沒有察觉。吴夫人见她好奇。就说:“冬至那天飞宇楼开宴。我家大人回來愤愤地说。李太医与东宫里的宫女眉來眼去。不成体统……也不知李太医几时与东宫走得那么亲近。宣城的那位夫人回來。怎么会看得上我家大人呢。”
“话虽如此。在太医院。终归还是要看医术。”
吴夫人幽幽地一叹:“夫人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太医院一样是官府。与别处能有多少分别。实在是我家大人资历在此。旁人无从动摇。若是像王秋莹势单力孤。医术高超又有什么用。临走之时李太医仿佛威胁她……她若是再回到宫里。恐怕李太医第一个不能容她。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难道李太医不知道。王秋莹为圣上治病举足轻重。怎么能因嫉贤妒能。耽误圣上。”芳鸾说着瞪圆眼睛。心中暗想:若是李太医早与素璃勾结。巴望着改朝换代……皇帝的性命怎么能交给他呢。这事一定要让皇帝知道。
吴夫人发觉她把问題说得严重了。忙掩饰道:“谁晓得李太医想什么。”
芳鸾已有主意。随便看了一会儿花。就满怀心事离去。
不计其数的花儿含着冷香。在白雪与乌黑的枝条之间露出嫣红。这繁盛的景象放在京城。一定引來无数观众。可惜它开在宣城离宫的角落。只有一人观赏。冯氏往日在家就喜欢摆弄花草。见了这棵大梅树不胜欢喜。
旁人沒有她这份闲情逸致。自从守在宣城的飞龙卫告诉他们。凤烨公主得到消息。皇帝不日将召他们回京。离宫中几乎人人动手收拾东西。恨不得下一刻就插翅飞回京城。冯氏不敢妨碍她们忙碌。悄悄地唤了迷雁。七拐八转來到梅树下。
迷雁触景生情。说:“我与夫人相识以來。深感夫人为人诚挚。我由衷欣赏。宫中女子常常结拜莲子姐妹。约定同甘共苦。夫人若不嫌弃。你我就当着这株梅花结拜。日后同进同退。永不相弃。”
冯氏在离宫中也只得她一个知心朋友。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当即说:“承蒙姐姐垂青。实在是愚妇之幸。”
她们两人沒有冰糖莲子。索性不计较那些。将那两枝梅花插在雪地上。权当是香烛。迷雁较冯氏年长三岁。做了姐姐。她心中欢喜。便说得多了一些:“不瞒妹妹。我也曾辗转追随几个主人。皆是显贵中的显贵。可惜一个个不得善终。被冠以污名。不知追随他们的我。死后是美名还是骂名。若能得一金兰之友死生相恤。往后的宫女念我是个重姐妹情谊的人。我虽是个小人物。这一生也算另一种名留青史了。”
冯氏动容道:“姐姐叩头时已存同生共死之心。小妹定不相负。”
此后她们知道这里僻静雅致。偷闲时便约在这里说话。起初说一些回京之后的打算。可是回京的消息已传开四五日后。大道上迟迟不见皇家车马前來迎接。她们也私下嘀咕。不知这又怎么了。
素璃预感态势有变。连忙修书一封。托人投到凤烨府上。
等待回信的两天无比难熬。好容易等到一骑飞至。信使带來的却是素璃绝不期待的消息:在皇帝首肯素璃母子回京的第二天。朝臣见时机正好。请立储君。想不到宰相提出。睿歆从睿洵被废之日即是庶人之子。无知小儿。日后贤愚难辨。不当册立。邕王之子睿渤心神清朗。资质秀美。怀才抱器。神采英拔。可以奉宗庙社稷。朝中顿时哗声一片。连日为此争执不休。因此未能及时去迎接素璃母子。
素璃心头顿起无名火。将信掷在地上。恨恨道:“宰相说出这种胡话。圣上竟沒有怪罪吗。邕王世子再好。毕竟是他人之子。世上岂有爱他人之子。胜过自己嫡孙的。”
她身边一名女官恍然大悟道:“星后亡故。崔落霞不肯与我等投效娘娘。反而去邕王府上执教。。看來是宰相授意。早有谋立邕王世子之心呀。”另一人道:“娘娘不必愤恨。朝议仍在皇孙一边。宰相与邕王胆敢异想天开。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
“朝议。”素璃冷笑道:“东宫生前的心腹之交。还有我娘家的亲戚……能拧成一股声音的人全部死的死、散的散。宰相的异想天开。哪一次沒有让天崩地裂。如今只剩几个老臣倚老卖老向宰相挑衅。这也叫做‘朝议’。。我能够妄想依赖他们吗。”
她将信使唤到室内。重重地赏过又亲自询问京城中的动向。那信使是机灵的人。一件件说得清楚明白。“邕王世子年纪虽小可是言语稳重。又精骑猎。见过他的人都交口称赞。朝中几位老臣不同意宰相提议。但提起邕王世子。也承认他颇有圣上小时候的姿态。”使者说:“上一次他随邕王进京。圣上与皇后见到他也极为喜欢。此次宰相提出以睿渤为嗣。圣上仿佛在认真考虑。只是还沒有最终决定。”
素璃越听越泄气。使者看出她面色忧郁。又说:“皇后娘娘心里不同意立邕王之子。这几天时不时地向圣上央求。召您与皇孙回京。”他停下看了看素璃。放缓声音说:“可是皇后也有自己的顾虑。只能劝说圣上召您母子回去。其他的事。她不太好开口。”
他说出这话。素璃就知道:这信使虽是凤烨派來。到底还是东平素氏的下人。
她大致能够猜到素盈的心思:若是睿渤得立。人家自有手段高强的爹娘。又有宰相当靠山。到时候后宫外朝。岂有素盈与东平素氏的立足之地。至于不好开口的顾虑。定是不愿参与皇帝决策储君之选。即使她费心进言。立了阿寿。不过是为他人做嫁。素璃回去之后兴许还要继续同她对峙。有朝一日素璃成为皇太后。又要自立朋党。与她为难。
沉默一会儿。素璃起身到内室写了两封书信。托使者带给凤烨和素盈。又对使者说:“有些话不便落在纸上。恳请您转告皇后娘娘。。素璃仅求皇孙能在天子身边长大成人。此外绝无非分之想。皇后娘娘若能助力。素璃不惜以死相酬。”
使者静静地望着她问:“您的话是发自肺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