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众皇子(一) - 粉靥妖娆 - 昶婳
“你就是侑郡王啊!”耳边传来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
侧过头看到一位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孩子。穿这殷红底福字团花的玉绸袍子,衬得鹅蛋形的脸庞白里泛红,像一朵桃花似的秀美;精致的五官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被长睫毛装饰的眼睛,配上一对水晶般透亮的瞳仁,望过来的目光好似天边的星辰,一闪一闪的。
记得赵震说过,皇子中九皇子与我年纪相仿,眼前这位一定就是了。
收回目光,我转过身子作揖行礼言道:“齐明哲见过九皇子。”
九皇子走过来扶起我的双臂,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侑郡王,你我年龄相仿,虽然与郡王初次见面,但是心中也想与郡王多加亲近,以后你我见面不必行礼,免得显得生疏。”
眼前的孩子虽然看起来与我年纪相仿,但是在貌似孩童的外表下驻扎的可是一个二十几岁青年人的灵魂,让我每天对着一个九岁的孩子行礼,心理上多少还是有些障碍,见他说的诚恳,我亦不推辞,点点头不与他客气。Www。。com
见我答应,九皇子开心地笑了,上前拉住我的手,上下打量我一番,问道:“我只知道你与我同岁却不知咱们俩人谁的生日大,你是几月生的?”
“八月十六。”这个我早就背熟了。
“我是二月初九,比你大几个月,以后你就叫我俊廷吧。”九皇子拉着我坐到一处坐下,问道:“以后你坐在这里可好?”
“好。Www。。com”我环视周围,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本摊开的书册,看来这个位置正好与他的座位并排,挑一挑眉说道:“不过我叫你的名字不太好吧。”怎么说人家都是皇子,直接叫名字会不会有些不敬?
九皇子倒是开心地很,在我旁边的桌前坐下,笑着说道:“有什么好不好的,以后我也会叫你明哲。”
如此甚好,能在书房交到一个真心相对的朋友,对于我以后的求学生涯有益无害,“既然这样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我摸了摸光滑的桌面,桌子应该是被人每日打扫,干净的很,我一边摆放文房四宝,一边问他:“这里就我们两人上课吗?怎么还不见先生?”
九皇子在旁边帮我纠正文具摆错的位置,说道:“平时我都是和皇兄们一起上课,只不过今儿是路太傅的课,要等太傅下了朝后才来,皇兄们早起会直接去武场练武,来的比平时晚一些。”
“哦……”我点点头,一听说不用马上读书,心中稍微轻松了些。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看到我拿出来的书册,九皇子眼眸一亮,问道:“听闻你八岁就过了童试,九经中不知读了那些?”
“呃……”我头大……
说到我穿越的这个时空虽然和我们所经历的历史朝代对不上,但是据我这几天翻看书卷发现,知识典故却有雷同。
根据我的推断,我穿越的这里很有可能就是科幻小说中提到的,历史异时空的并存空间,简单一点说就是:同一时间存在的不同空间,空间与空间彼此之间的发展既独立又存有联系,既有相异之处又有相同之处。Www。。com虽然个人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又觉得非常万幸,最起码书中的文字大部分我都是认得的。
九皇子问道的九经,其中包括《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九部经书,是这个时代科考的必读书籍。
在宸国参加童生试的考生须得熟记这九本经书的古义,也就是这九本经书的训诂,用浅显的话解释来说,就是要记住这九本经书的注释。年龄小于十五岁的考生称为“幼童”,可以不必考经解,通常由考试的学政指明其中一篇经书,令幼童考生默写或背诵,三次皆过者就可考取童生。
齐明哲考取童生时,学政考取的经文分别是《周礼》、《仪礼》和《礼记》,这就说明,九本经书中齐明哲至少是背会这三本书的。Www。。com
问题是……
我可不是齐明哲,我可是受过国家义务教育成长起来的现代人,这九本经书都是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啊……
若是我说出齐明哲读过的书册,万一九皇子要与我交流讨论书中的内容,那我不是死翘翘了。
我低头思索,要不干脆装作没有听见他刚才说的话,打个马虎眼过去,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我偏头睇了一眼身旁的九皇子,发现他正目不转睛的望着我,神情专注,刚才的那个想法作废。Www。。com
心虚地收回目光,看来我也只能在这位九皇子面前重演穿越人最常用的计谋之一――扮失忆。
我蹙眉做出一副沉痛的样子说道:“实不相瞒,明哲自从落水醒来之后,以前的事情都记不得了,脑海中所有的一切都像是被抽空了一般,就连父亲的样子都没有半点印象,更何况学过的书。”
“怎么会这样?你一定很难过吧?”九皇子露出一副心疼的样子,隔着桌子拍了拍我的手说道:“这也许是一时的,没关系,总会想起来的。Www。。com”
“希望如此。”我低头看他的手,沉痛地点了点头。
多好的孩子啊,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皇子该有的骄纵之气,反而意外的容易相处,令我对尚书房的生活不再抱着完全悲观的态度,反而觉得有了一丝曙光。
抬起头观察以后要读书的尚书房,正对着大门的楹联下摆放着一张书案,上面除过文房四宝外书案正中还摆放着一把铜戒尺,由此推断这个书案应该是教书先生的位置。
我和九皇子坐在书房的右边,这一边只有我们两张桌子。
而与我们遥遥相对的书房左边,则是摆放着六张桌椅,分为两排。第一排摆放着两张书桌,第二排则是摆放着四张桌椅。
听赵震说在你尚书房内在读的皇子只有三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座位呢?
我不解,问九皇子,“那边想必是五皇子和六皇子的书案,为何却多出几套桌椅?”
“皇兄身边分别各有两名伴读,跟随五皇兄的是李丞相的长孙李济民和裴尚书的幼子裴佑君;随六皇子身边的是吉太师的长孙吉天辅和路太傅的长孙陆铭;他们与皇兄年纪相当,都是自幼跟随皇兄进尚书房读书的。”
听九皇子这么一说,我了解清楚了,原来尚书房并非只有皇子里面读书,这里还培养着未来的官二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