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 国殇 二 - 抗战之装甲狂潮 - 蟋蟀滴天空
“站住,你们是那部分的?”临近南京城苏柒的一个团浩浩荡荡的车队被门边的哨卡拦住了。
这已经是一路上第四次了,都是些看到身穿美式军服配置国内超一流装备,眼红的各地有点小能力军痞。看到又有不开眼想要趁火打劫的路哨,苏柒坐在运兵车上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说道:“今天太阳不错,是个好天气。”这种事他根本懒得去理会自有人去打理。
看着站住不动也不说话的车队,拦路的哨兵眼里露出贪婪的光芒挥收喊道:“没有通行证谁也不准过,否则以扰乱战时秩序法办你们,”随后还挥手让后边200多人上前戒备。
这时一名身穿国军少校服装,头戴白色宪兵帽的青年军官,走到打头的运兵车跟前,对着佩戴中校军衔的黑子微笑着敬了个礼说道:
“长官,前方战事紧急,你部有调令没?奉卫戌司令部命令我们正在彻查准备溜号的逃兵。
“没。”黑子随意回了个军礼的说道。
听到对方说没有军部开设的调令,青年军官眼里顿时就露出贪婪的炙热,心里想麻辣比的,没调令还敢带着这么好的装备随意跑,不宰你宰谁?想到这里青年军官立马收起了脸上的微笑,公事公办的说道:
因为贵部没有调令,奉战时南京最高卫戌司令部命令,请立即上缴所有武器配合调查,还请贵部配合。我可以开具收条作为依据。如贵部有疑问可以向战时卫戌司令部申报,等彻查委员会的彻查。”说完后还向黑子出示了一张印着卫戌司令部鲜红印章的文件。
看着在自己车跟前唧唧歪歪萝莉啰唆,还让自己上缴武器不开眼的货,一路上对这套说辞把戏早已熟悉无比,同时对这名国军军官早已经忍耐到极点的黑子,二话不说直接就把手里的GM34通用机枪黑洞洞的枪口,直接塞到这只呱呱乱叫的鸭子嘴里,用左手尾指掏着耳屎问道:“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楚,麻烦你再给老子说一遍。”
被人在嘴里突然塞进一个东西,而且还是冰冷的机枪枪口,这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真是不为外人道也。寒冬腊月的天气,嘴里被塞了东西的少校吓得满头是汗,连忙囫囵不清的含着枪口说道:“长官息怒,是属下利令昏智,耽误了您的行程,属下这就让人搬开路障。”
听了这话黑子把枪口从他的嘴里掏出来,顺便在国军少校的衣服上戳了几下檫干净口水后说道:“妈@拉@巴@子的,你个瘪犊子玩意安得什么心老子还不知道,要不是今天我长官心情好,老子早把你突突了,滚~。”
看着目惊口呆的国军少校,黑子命令驾驶员加大油门。顿时一阵黑眼升腾,在烟雾散后,只见被吓傻了的的少校,连同着他手下200多还站在路边的士兵,满脸都是被运兵车喷的乌鸡吗黑的油印子,整的跟苏柒前世从电视上看到的埃塞俄比亚的黑人似的,真黑!比黑子还黑的黑。
“团座,就这么让他们过去了?咱们不是白忙活了吗?兄弟们还指望着从这些好东西里扣点,买点好烟泡呢。这些装备可真几把好!要不分点利润给宪兵大队让他们帮忙拦住?”一个被熏黑的只露出满嘴大黄牙的士兵问道。
看着眼前还在继续眼热苏柒队伍里好装备,还没弄清形势的侩货,国军少校一大耳瓜子就甩了上去:“你丫的什么眼神什么脑子啊?到现在还分不清情况,这些东西是咱们能动的了的?那些家伙一看就是经过战场的老兵油子,就冲着那些装备估计就是唐司令来了,也得客客气气的和人家称兄道弟,我怎么就被你们这些混球给怂恿上了呢?”
不提身后国军少校和属下的心思,苏柒的车队已经缓缓驰进了南京大门。
………………
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令第八号命令:华中方面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这道命令使南京保卫战正式来开序幕。
12月1日日军在陆军大将松井石根和中将陆军中将朝香宫鸠彦王的带领下率领第九师团、第三先遣使团、第十六师团、山田支队、第六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一百一十四师团、国琦支队大约20W兵力分三路向南京发起进攻。
其中上海派遣军荻洲师团和中岛师团,沿京沪铁路像南京推进。第十军末松师团沿宜兴至溧水公路前进。谷寿夫的第六师团和中岛贞雄的第十八师团沿宁国至芜湖公路推进。另外国琦支队从郎溪和太平渡向浦口进军。以截断中国军队的后路,企图从东南北三面合围南京,当天南京外围战打响。
危在旦夕的民国首都南京城,自1日开始这几天却出奇的平静,正如处在台风眼一样,街道上几乎没有什么更多的人来人往,就是连警察也不用执勤了。
昔日古都南京汉中路,露天商店了商云集的场面也就看不到了。
后世身处高位的苏柒是这样记录南京当天的情况的:
日军正准备发起进攻,当天南京城八个城门已经关闭。在其他四个城门,士兵也用沙袋构筑了防御阵地,拉开了铁丝网,俯视长江沿岸以及通往城内的阵地上,架设起了用于通讯联络的电话线。在军官的指挥下。近千名非军事人员正在对过去的炮台、防御阵地、壕沟进行加固。壕沟网呈现为7个半圆形,构成对南京的双层防护,沟壕从长江岸边到南京城连绵了30英里。
东面的坛山步兵学校附近,有些地方也出现了“童子军,大约有十到十二岁左右。而属于敌后的大后方的共@产@党统领的延安边区,也有”少年儿童团“尽心为抗日尽力所能及的服务。
这个时候,蒋委员长等军政要员还在南京,一方面鼓舞士气,一方面想争取时间,推迟战争的发生。
中日战争的大石头,已经被日本狂热的政府和军国主义,一步步的推上了山顶,那么他的坠落就随时随地,当然不在乎是谁先出动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