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天国 天国 五 - 天国封神传 - 圣母的儿子
.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东方朔道:“圣上您也觉得董仲舒越来越不妥是吧?”
汉武帝点点头,表示让认同东方朔的说法。
东方朔道:圣上!您有没有注意到,从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伊始,他对《天人三策》中的“天策”和“地策”都比较淡然,唯独对“人策”情有独中。
汉武帝道:“孤也有这种感觉!”
东方朔道:“董仲舒虽然在为圣上尽心尽力的办事,可是草臣怎么都感觉他的“天人三策”里处处夹着私?”
汉武帝道:“接着往下说!”
东仲舒道:“公羊儒家的出处想必世人皆知!董仲舒刚提出“天人三策”时,草臣看到的是董先生一心为圣上。可是随后,草臣只看是到董先生只为儒家和孔子效力。
一,他利用圣上之须,将阴阳学与儒捆绑起来是何用意?
二,孔子何许人也?他只是一个虚无的人,说破天他也只是圣上拿来对付匈奴人和黄老势力的一颗棋子而已!虽说孔子是个虚无的人,可他毕竟是个圣人,圣人跟皇帝和黄帝是同一等级的。董先生不遣余力地去维护他用意何在?
今日他请圣上按周时之制为孔子赐名,如若成功了那孔子可就成了完美无缺的真圣人了。不知他董先生这么做用意何在?”
汉武帝点点头道:“孤知道该怎么做了!来人!传董爱卿。”
汉武帝道:“董爱卿!你若想孤给孔子赐名可以,不过是有前提的,前提是,给孔子赐名必须按照我大汉的规矩来赐,毕竟他孔子这个圣人是孤给他封的,所以给他赐名必须按照孤制定的规矩来办,否则免谈。”
董仲舒道:“圣上英明!就一切按照圣上的圣意吧。”
汉武帝道:“圣人皇帝和黄帝三者皆同一等级的,所以孤会以帝王级别给他赐名字和谥号你明白吗?”董仲舒心里狂喜。
汉武帝道:“孔子听旨!”董仲舒赶紧躬身接旨。汉武帝接着道:“今日特赐孔子正名“丘”,义名“仲尼”,谥号“文宣王。”
董仲舒激动地道:“谢主隆恩!”然后让人赶快去把孔丘,孔仲尼这个名字裱写好来。
董仲舒激动地问汉武帝:“圣上!草臣斗胆地问一句,“丘”“仲尼”作何解?”
汉武帝道:“人中精,”
董仲舒脑袋瓮地一下,他那里不知道“人中精”是什么意思!“人仲精”就是大便呐,如果按汉武帝的意思来解析地话,孔丘,孔仲尼就是孔中泥,意思是屎,屎是一丘一丘的。孔中泥就是屁眼里的屎。
董仲舒知道了汉武帝这是对自己起猜忌心了,董仲舒知道自古以来,帝王的猜忌心都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多少將相王侯都死在这个猜忌上面。所以他脸上不高兴的神色一闪即逝;汉武帝似乎没看出来董仲舒心里的不痛快,继续地跟董仲舒说话。
汉武帝道:“董爱卿!等下在孔子的人生事迹上加上一句,天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则不孙,远之则怒。”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世上女人和小人最不能来往得!跟他们保持关系在一起是十分没出息的,疏远他们又会得罪他们。
汉武帝这是在说大汉王朝和他自己的人生事迹。因为西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被女人控制的,包括汉武帝他自己。
董仲舒道:“圣上!那些从全国收集起来的书都已几乎篡改完了,草臣不知圣上欲如何处置那些旧书?”
汉武帝皱着眉头摇了摇头一时没了头绪。
这时一旁的东方朔站了出来,道:“圣上!微臣身体突然感觉又所不适,先行告退。”他实在是不想看到董仲舒和汉武帝要毁掉那些书,他更不想知道这些书将何去何从!这种事情知道的越少越好。
汉武帝笑道:“你这个老滑头,好吧!准了,你去吧。”
等东方朔走后汉武帝道:“董爱卿以为如果是好?”
董仲舒略有深意地看了看汉武帝身边的人道:“圣上您看......?”汉武帝对身边的人道:“你们所有的人暂时离开一下,没孤的命令不准过来。”
下人们领命而退。董仲舒道:“圣上!草臣觉得将它们付之一炬的好,不然前面的努力我们都白做了。”
汉武帝略有思索地道:“付之一炬?嗯......!走!带孤看看那些书去。”
汉武帝捡起一卷书册看了看,惊愕的问道:“董爱卿!你想连国库里的“字典”也烧掉?孤已经容你将《周易》,《系辞》毁了,孤也业已成了千古罪人,若是给后世之人知道真相了,那孤就要遗臭万年了!孤已经答应过你提倡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天下文字,你怎么还要把“字典”烧掉?如果把国库里的“字典”都烧掉的话,要不了多久,整个天下人都会变成白痴!难道你们儒家真的就容不下天下万物苍生了?”
这......这......!董仲舒无言以对。
要了解汉武帝所谓的“书同文”“车同轨”,就一定要了解中国是个阴阳学大国。
例如:“阴”字,阴字有两三种写法,第一种“阴”,这个“阴”字本代表不会发光发热的事物。
第二种“荫”,这个“荫”代表局部某种物体挡住了太阳光,使某个局部产生了阴(荫)暗。
第三种“陰”,这个“陰”则代表变天了黑云挡住太阳的光,使得整个世界都阴(陰)暗了。
在现实社会中从汉武帝重用儒家开始,这个“陰”字被当着繁体字淘汰了,而统一使用这个“阴”字和偶尔使用这个“荫”字。
例子(二),“礼”字,“礼”字本来有三种写法,第一种“礼”,这个“礼”字,代表见人时衣着要得体,举止,语言要文明,属于国家之礼。
第二种“禮”字,这个“禮”字,代表与社会上朋友的礼“禮”上往来。第三种“礼”字在字典里是找不到的,这个“礼”字在“衤”字旁多了一个“豆”字上加两个丰字,这种写法的礼字代表家庭亲戚之间的礼上往来。两个“丰”代表一阴一阳。
例子(三),“道”字,“道”字也有五种写法,第一种就是这个“道”字它代表道路。
第二种“導”字,这个“導”字,道字下面一个“寸”字,“寸”代表法度,一国统帅要让一个国家正常运行,靠得是法度。所以这个“導”字才是国家领导的“導”。
第三种“导”字,这种“导”字,上面一个“巳”代表时间,下面一个寸字,意思是教导一个人不光要法度,更重要的是时间。它代表向导,指导。
第四种“衟”字,它本是道家“道”字的真正写法。这个“衟”字,由“川”字,“行”字,“百”字,组成,意思观察天下山川河流和生命本源者。
第五种“噵”字,这种“噵”字,道字下面一个“口”字,代表说话。
你看“導”,“衟”,“禮”这些字都被当成繁体字淘汰了。文字被乱用了,这就叫文统一。
现在的史学家们都说文统一是秦始皇让宰相李斯搞得,我也只能呵呵了。区区一个“秘书监”跟一国宰相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上,让李斯去干“秘书监”干的事,那是在污辱他。
汉武帝为什么会同意董仲舒所提的“书同文,车同轨”呢?原因是董仲舒在打造孔子时,把孔子打造成了一个特别讲“礼”“义”的人,而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文字时,每个文字都是按照宇宙的现象,社会的现象,生命的现象,家庭的现象,个人的人生现象等编造的!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也没有一个字是为了好看而编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