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囚天大阵 - 茅山宗师 - 萧莫愁
“四大上古凶兽。。”
我震惊地叫道。对于上古流传下來的说法。我知之甚少。但据传四大凶兽乃是上古四大传说的化身。三苗。驩兜。共工。与鲧分别在死后化身成了饕餮、浑沌、穷奇、梼杌。而三苗。驩兜。共工。与鲧分别是上古时代的四大部落氏族的首领。据传因为作乱而被降服。但死后怨气未消。遂化身成了四大凶兽。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狍鸮。即是指饕餮。《神异经·西荒经》中记载:“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又道:“西南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性很恶。好息。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强者夺老弱者。畏群而击单。名饕餮。”
饕餮的传说甚多。但凶恶之名却是唯一不变。
关于浑沌的说法也众口不一。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神异经·西荒经》记载:“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两目不见。两耳而不闻。有腹而无脏。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人有凶德而往依凭之。天使其然。名为浑沌。”而最早有关浑沌的说法为“浑沌开窍”。南海之帝名叫倏。北海之帝名叫忽。中央之帝名叫浑沌。
倏和忽经常到浑沌那里聚会。浑沌待他们视如己出。倏和忽便商量着怎样才能报答浑沌的友情。他们最后言道:“人都有眼、耳、鼻、口七窍。用來看、听、吃、呼吸。唯独浑沌什么也沒有。我们就试着为他凿开七窍吧。”于是他们就为浑沌凿七窍。一天凿成一窍。凿到第七天 。七窍全凿通时。浑沌就死了。
凶兽的传说。源自有人说它形状肥圆、象火一样通红。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沒有五官。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还有一种说法称浑沌是象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浑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穷奇。传说为共工死后所化。相传伏羲时期。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在华夏有一个共工氏的部落。其相貌人面蛇身。有红色的头发。性情十分暴躁。共工氏有两个恶名昭彰的神。一个是长着九个脑袋的相柳。它也是人面蛇身。全身青色。性情残酷贪婪。专以杀戮为乐;另一个是长的凶神恶煞一般的浮游。
共工氏的人善言。天花乱坠。但做起事來却是非常邪僻。表面上恭敬。实际上无法无天。共工氏的首领叫康回。生的髦身朱发。铁臂虬筋。身高一丈有余。力大无穷。
康回为人表面恭敬但内心狡诈。阴谋百出。只是碍于伏羲的大威大德而暂时隐忍为上。伏羲离去后。华夏之民尊奉女娲。康回因此嫉恨。倚仗自己封地的地势高险。引滔天洪水危害中原。致使华夏大地一片**。女娲忍无可忍。决定引领华夏之民铲除共工。共工死后。怨气难平。便化身成了穷奇。
《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披发。”好恐怖……《神异经》云:“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
梼杌即是指鲧。《史记·五帝本纪》道:“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此谓鲧为颛顼氏之后。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孟子有云:“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这里面与其他三大凶兽并列的鲧即是指梼杌。
也有说法是民间流传较广的一种洪荒异兽。传说是当初轩辕皇帝封印的三大异兽之一。乡里邻间口头相授的说法是:梼杌长着八条腿。四只眼。两张嘴。每次现世必要吞噬百人方休。当初轩辕皇帝在众神的协助下好不容易将其打败。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封印在九幽之下。永世不得超生。
上古四大凶兽。皆有着毁天灭地般的神通。正如谷潭所说。即便它们的真身早已不在。甚至成为了遥远的传说。其它们所留下的精魄也足以与神魔抗衡。至此。四大上古凶兽的精魄所融合的囚天大阵。绝非普通阵法可比。就是茅山宗的顶级阵法。也足以媲美。
置身在此阵中。体内的意念根本发挥不了作用。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什么是小巫见大巫。现在就是最简单的证明。
“既然阵眼分布在四大凶兽的精魄之上。可四周明明沒有凶兽的身影。难道我们压根就无法触及它们。甚至是看不到。。”
我想了想。紧皱眉头道。
谷潭闻言。淡淡说道:“那是你们的修行日浅。根本不懂其中的门道。这囚天大阵。本为守护第六层而存在。此阵的价值。等同于众宝殿内的一切宝物。相对应的。若是此阵被破。那么众宝殿之中的宝物便任人索取。不过……此阵的威力巨大。若是无法破解。便会永生永世囚困其中。即便是肉身毁灭。其中三魂七魄也会被四大凶兽的精魄所吞食。比起魂飞魄散。要残忍百倍。”
上官锦浑身抖了抖。颤声道:“那。那如何才能破阵。”
或许是错觉。但我相信我听得清楚。谷潭难得的轻叹一声。道:“破阵。哼。如果连囚天大阵的奥妙都无法参透。不要说破阵。就是死。恐怕也不知道怎么死的。”
顿了顿。谷潭接着说道:“你们进來时所见到的四门。其实就是囚天大阵的四个死门。不管你们进哪一道门。最终都会來到这里。只不过。每一道门之中又有些微妙的不同之处。只要找到那一点不同之处。便可找到破阵之法。相信杨远山不会傻到看不出此点……我心中有些不甘。沒想到最后一件镇山之宝。竟还是落入了密宗的手中……”
谷潭前面的几句话还好理解。可后面两句就有些奇怪了。最后一件镇山之宝《上清大洞券简词》十二卷轴分明还未找到。为什么谷潭言下之意却是在说此件至宝最终落入密宗手中。密宗当然是指师父。可他为什么就能认定师父会抢先得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