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西方第二 - 异世开天 - 亚洲猛男
从古代起印度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古老的当地文化融合东西方的精髓。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诸如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等众多的宗教的教派广泛分布在南亚大陆上。虽然表面上这些宗教间水火不相容。但彼此是很有渊源的。很多魔神都是共用的。不但吃好几处香火。而且还总是变幻模样。
由于印度佛教很早就传入中国。所以这些魔神们在我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颇有些喧宾夺主的架式。同时。印度神魔文化的独特体系以及COOL毙了的名字使他们在各种漫画。游戏。电影中频繁亮相。不过,一些漫画作者在取材上把所知的印度神话人物全都编在同一时代。让他们一起出场。这样的剧情编排在不完全清楚印度神话的读者眼里是很精采热闹的。但在印度人的眼中。除了感到热闹外。还会有一种像中国人看到张飞岳飞大战纽约城之类故事所产生的那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造成这种错误的最大原因是:印度神话中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其神话具有时代性。不是固定不动而是会变迁的。这和历史上的王朝变迁差不多。在印度神话中主要可分为三个时代:吠陀神话,婆罗门神话,佛教神话。随着印度各民族的分合。形成了前两种神话时代。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后來又因佛教的兴起产生了第三个神话时代。彼此关联。但不相同。并且和其他也拥有多代神的神话(如希腊神话)不同。印度的神在各个时代的神话都会出现。只不过有的会换个名字或身份罢了。下面就來看一下这些喜欢变脸的家伙们。
湿婆
也称大自在天(天。梵音“提婆”。佛都中。所谓天。主要是指有情众生因各自所行之业所感得的殊胜果报。此外。印度教中的神。也称做“天”)是由吠陀神话中楼陀罗演变成的。最有名的东方魔神之一。印度教主神。婆罗门教衔__丛焐耔筇?Brahma);维持神毗湿奴(visnu)与破坏神湿婆 。是三位一体的宇宙最高神。传说湿婆“颈挂骷髅三眼四手”。由于经常游荡在鬼灵之间。故被称为“鬼灵之主”。传说他有善恶双重性格。既作为凶残的“恶魔之主”接受献祭(有时是活人)也作为慈爱的“万众之主”接受膜拜。他还是创造舞蹈的舞神。虽然舞资优美却不跳。因为“湿婆起舞日。世界破灭时”。他有一个妻子。其妻有许多化身。最有名的是伽里女神。她也是“四头四手。额生三眼。口吐长舌”。湿婆还有两个儿子。分别是象头四臂的伽涅沙和七臂军神伽蒂法耶(韦驮天。Www。。com在中国叫韦驮。)在《3*3EYES》中的鬼眼王便是湿婆。而象头四臂的伽涅沙则做为前代鬼眼王的“无”登场。另外。在历代《街霸》达尔锡主场的背景中都有伽涅沙的身影。(《天空战记》中最后的BOSS似乎也是湿婆。很早以前看的现在已经记不清了)
毗湿奴
又称遍入天。印度教的另一位主神。被认为是宇宙的维护者。也是同恶魔作战的尖兵。他“有四手。分握轮宝。法螺。弓箭。莲花和仙杖。骑着大鹏金翅鸟(伽楼罗)。肚脐上生一莲花。上坐梵天。”传说他有一千个称号。十个化身。分别为:鱼。龟。野猪。人狮。倭人。持斧罗摩。罗摩。黑天。佛陀。迦尔基。其中迦尔基为持宝剑。骑白马的救世主。肩付着与湿婆相同的任务即毁灭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著名的鳊史诗《罗摩衍那》则是以毗湿奴的化身罗摩为主面。也可以看成是一曲毗湿奴的颂歌吧。
帝释天
又称“帝释”、“天帝释”。亦做帝释尊天。梵文音译为“释迦提桓因陀罗”。既印度教和婆罗门教中的雷帝因陀罗。是《梨俱吠陀》中的主神。称他统治一切。被尊为“世界大王”。但是。吠陀神祗被佛教吸收之后。身份和神性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成了佛教护法神。地位比原來低了许多。传说其“身体巨大。力大无穷。全身茶褐色。毛发直立。手持金刚杵。坐在军车上巡视大地”。在佛教中隶属八部众天众中的二十诸天。传说释迦降生时。他与大梵天分侍左右。其形象为女相帝王身。
阿修罗
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佛教经籍称阿修罗为“非天”或“劣天”。他与鬼蜮有相似之处。却不是鬼蜮;他与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却不是人。他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又极端丑恶的怪物。“具三面六臂。青黑色。呈忿怒裸形之相”。据佛教传说。阿修罗与帝释天是冤家对头。总是互相争斗不休。因为是与天神对立的最高恶魔。被逐出天界。居于弥卢山洞窟中。曾多次与天神恶战。亦被称做“斗神”。但皆处于劣势。因为他太好战。所以后世便把战场称做修罗场。(很符合要毁灭一切的阿修罗形象。此外。大家该知道“非天梦魔”的意思了吧。)
在佛教世界。他改邪归正。成了护法“八部众”之一。轮回六道之一就是修罗道。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阿修罗在众多漫画中出任主角。象CLAMP的《圣传》)
罗刹
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暴恶”、“可畏”。原是印度神话中的恶魔。乃是人类之敌。罗刹性情暴戾。喜欢在夜间活动。时常出沒于坟地。常会化作种种形象。残害人命。罗刹有男女之分。男罗刹肤色黝黑、朱发、绿眼。一副鬼相;女罗刹。又名罗刹女。(《大唐双龙传》。)则是绝色美女。据传说。罗刹和夜叉一起生于大梵天之足。
苏摩
古印度神话中的酒神。后演变为月神之称谓。“苏摩”原为一种蔓草。取其茎在水中浸泡后以石榨取黄汁。经羊毛筛过滤。再以水稀释。加入牛乳、麦粉搅匀。发酵后酿成苏摩酒。印度神话中常以此酒祭神。在《梨俱吠陀》中称苏摩酒为天神之甘露。可赋予饮用者超自然之力或永生之力。在史诗中。苏摩掌管祭祀、苦行、星座、药草。是该四项的保护神。
吉祥天
吉祥天女。即大功德天。本为婆罗门教、印度教所信奉之神。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梵文音译“摩诃室利”。“摩诃”意为“大”。“室利”有二义:功德和吉祥。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合起來即“大功德”、“大吉祥”。
吉祥天女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吉祥女神、幸福女神。佛教传说她是毗沙门天王之妹。因毗沙门兼任婆罗门的财神。所以她也是财富女神。又称她功德圆满。并有大功德于众。故还是位大功德神。吉祥天女长得十分漂亮。所以又是一位美丽女神。
有的印度神话说她是在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坐于莲上手持莲花出世。所以又有“乳海之女”的名字。有的神话则把她说成是三大神之一“救世者”毗湿奴的夫人。(不是毗沙门天的夫人啊。)
吉祥天女在中国寺庙中。形象端庄美丽。后妃装束。两只手(或四只手)。一手持莲花。一手洒金钱。有两只白象伴护。这是吉祥的象征。她的坐骑除莲花之外。还有金翅鸟和猫头鹰。
明王
在佛教中的身份就是佛的“忿化身”。俗话说:佛都有火。佛一旦发火后会怎样呢。那就是变身啦。每个佛都有个对应的“忿化身”。如释迦牟尼如來佛的“忿化身”是无能胜明王。弥勒佛的“忿化身”是中央不动尊明王等。密宗中的明王有很多。常见的有五大明王。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八大明王。十大明王。最为人所乐道的当然是孔雀明王。看过获野真《孔雀王》的朋友的朋友一定不少吧。(guggle:不过一直不清楚孔雀明王是哪位佛的“忿化身”。知道的高人请赐教)
菩萨
全称是“菩提萨垂”。意为“觉有情”。“道众生”等。有时又译为“开士”“大士”。所以常有人把菩萨称为大士的。比如“观音大士”既是。菩萨在佛国的地位仅次于佛。最有名的四个是文殊。普贤。观音。地藏。
金刚
是梵文Vajra的意译。意译为“缚日罗”、“伐折罗”。本來是指吠陀和印度神话中的狼牙棒、粗棒。是众神之王因陀罗的武器。金刚由金、铜、铁;山岩制成。有4角或l0O个角。还有1000个利齿。在佛教中。金刚以其譬喻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成为坚固、不灭的象征。古印度兵器金刚杆也作为丰产的象征。也曾作为公牛生殖器的形像。在佛教密宗中则表示伏魔、断烦恼、坚利智的法器。
金刚力士:就是一些手执金刚柞在佛国从事护法的卫士。
金刚密迹:又叫密迹金刚、密迹力士、秘密主。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是手持金刚杵给佛担任警卫的夜叉神的总头目。“夜叉”是梵文音译。又译为“药叉”。意思是“能啖鬼”、“捷疾鬼”、“勇健”是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的小神灵。《大日疏经》卷一说;“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旧翻或为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密迹”是因其能听到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
在佛教世界。他改邪归正。成了护法“八部众”之一。轮回六道之一就是修罗道。(阿修罗在众多漫画中出任主角。象CLAMP的《圣传》)
罗刹
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暴恶”、“可畏”。原是印度神话中的恶魔。乃是人类之敌。罗刹性情暴戾。喜欢在夜间活动。时常出沒于坟地。常会化作种种形象。残害人命。罗刹有男女之分。男罗刹肤色黝黑、朱发、绿眼。一副鬼相;女罗刹。又名罗刹女。(《大唐双龙传》。)则是绝色美女。据传说。罗刹和夜叉一起生于大梵天之足。
苏摩
古印度神话中的酒神。后演变为月神之称谓。“苏摩”原为一种蔓草。取其茎在水中浸泡后以石榨取黄汁。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经羊毛筛过滤。再以水稀释。加入牛乳、麦粉搅匀。发酵后酿成苏摩酒。印度神话中常以此酒祭神。在《梨俱吠陀》中称苏摩酒为天神之甘露。可赋予饮用者超自然之力或永生之力。在史诗中。苏摩掌管祭祀、苦行、星座、药草。是该四项的保护神。
三大主神
梵天(Brahma)梵天是创造之神,是婆罗门教作为宇宙最高本体的梵的人格化.他创造一切的事物(包括人和一般的神只),通常被一般人描述为有四头- 分别掌管宇宙的四分之一.印度教的圣典"四吠陀"亦源於这"四头".由於梵天是创造神,而世间的魔鬼,灾难等亦由其所创,又由於梵天是思辨中抽象而來(梵的人格化),因此现在印度教徒中崇拜他的极少,印度国内仅在"拉贾斯坦邦"的"普希伽尔"有供奉此神的庙.一般认为梵天沒有化身.
毗湿奴(visnu)毗湿奴是保护之神,是惩恶奖善大慈大悲之神.当世界要被恶魔毁灭时,他就以某种化身的形态出來救世.印度古籍或神话传说中常把他描述有四只手,分别拿著轮宝,法螺,仙杖,莲花,他常躺在巨蛇身上,肚脐上长著一朵莲花.他的坐骑是金翅鸟-迦楼罗.毗湿奴救世时化身有很多,主要的有十个:鱼- 当洪水泛滥时,曾化身为鱼救出人类的始祖"摩奴". 龟- 曾化身为龟与恶神阿修罗战斗,最後获得使人不死的甘露. 野猪- 化身为野猪战胜恶魔"黄金眼",拉出沉入大海的大地. 人狮- 化身为人狮将为非做歹的恶魔"毗罗尼亚伽西婆"杀死. 侏儒- 为与恶魔"巴利"争斗,化身为侏儒,夺回天,空,地三界. 持斧罗摩- 为维护婆罗门的至上地位,化身持斧罗摩,消灭一些傲慢的刹第利. 罗摩- 化身为"罗摩衍那"中的主人翁"罗摩",除去魔王"罗瓦那" 黑天- 化身为"摩诃婆罗多"中的英雄"黑天",除去暴君和恶魔. 佛陀- 化身为释迦牟尼佛,制造错误的理论,致使罗刹等恶人失败. 伽尔基- 化身为救世主伽尔基,使世界免於毁灭毗湿奴据说有一千多个称号,如"世界之主","诃利"等等...
湿婆(Shiva)湿婆是属性最复杂的神之一,集水火不相容之特性於一身;既是毁灭者又是起死回生者,既是大苦行者又是**的象徵;既有牧养众生的慈心,又有复仇的凶念.寺庙或私宅神舍里所供奉的湿婆象徵是"林伽",即是男性的生殖器.在绘画或是雕塑中湿婆肤色白或灰白,颈部青色(因吞下宇宙海洋泛起危及人类之毒液所致)多结发辫盘成高,头顶一弯新月,有恒河之水自头顶流下.他有三只眼能透视内心,一著目便能将其化为灰烬;戴著骷髅项圈或盘蛇,两手 (或四手)持鹿皮三股叉,小手鼓,或饰有骷髅的棍棒.
毗湿奴与其十种化身
在吠陀神话中的毗湿奴并非有力量的神。Www。。com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但在印度话中。他却在三大主神之一。占著有力的地位。并衍生出无数的神话。毗湿奴手持法螺贝。光环、棍棒与莲花。座骑是一只称为加尔达的大鸟。千头的舍沙龙(或称阿南塔龙)将其掩蔽。他的肚脐上长了一株莲花。梵天(亦为三大主神之一)由此而生。创造新世界。毗湿奴最为显著的特色就是阿哇陀那(权化或称化身)的神话。化身的种类沒有一定。但一般都称他以十种化身來救世。
注:加尔达的大鸟又称为迦楼罗即是所谓的金翅鸟。专门以龙为食。每天要吃一只龙王及五百条小龙。千头的舍沙龙:有时只画成七头的眼镜蛇。在南传佛教寺院常见其造形。甚至有一种佛陀的的造形。坐在这尾蛇所盘成的身躯上。而蛇的七个头张开如伞盖。护住佛陀的头。这个形象进入密宗之後。成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的造型。
1.鱼(麻磋):当淹沒世界的大洪水袭來之际。毗湿奴化身为鱼。以他的须系住人类的始祖马奴所乘的船。使其成为唯一的生存者。
注:马奴。印度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在印度古时有马奴法典。用來规范当时人的生活种种。
2.龟(卡契亚帕):当神与恶魔施行乳海大搅拌之际。毗湿奴化身为龟潜入乳海之底。背负著曼陀罗山。
注:龟即前面神话中的(Tortoise)。恶魔指阿修罗。详见前面的故事。
3.野猪(筏罗柯):当一个名为毕拉尼克的邪的恶魔将大地拖入海中之际。毗湿奴化身为野猪潜入海中与恶魔决斗并打倒恶魔。再以他的牙将大地拉起。
4.狮面人(那罗辛哈):不死身的恶魔毕拉尼卡吉布因其子崇信毗湿奴。愤而欲杀其子。毗湿奴化身为狮面人打败恶魔。
5.侏儒(威马那):为从恶魔帕利手中夺回天、空、地三界的主权。毗湿奴化身为侏儒。帕利答应将他走三步的范围内的土地交出來。毗湿奴恢复原來的模样。三步跨过了三界。将主权确保。
6.帕拉罗摩:以圣仙吉马达克尼的儿子帕拉罗摩的身分出世。扫荡了傲慢的克吉特里亚王族。确立婆罗门的地位。
7.罗摩:以大叙事诗《《罗摩衍耶》》的主角罗摩的身份出世。打倒拥有十个头的兰卡魔王拉法那。神猴哈奴曼在此故事中也十分活跃。有人说西游记的孙悟空即是由它演化而來。
注:十首王--克吉特里亚王为楞伽岛的国王。楞伽岛即今斯里兰卡。神猴哈奴曼为风神之子。其在故事中的活跃情形一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由於这个故事传说早於佛陀降世就有了。一般而言。学者认为明朝时吴承恩作西游记时参考哈奴曼的事迹创出孙悟空來另外在佛教经文中大智度论有提这一些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