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记住昨天(二) - 国家命运 - 陶纯
许鹿希极力克制着,不让泪水流下来,但还是有两颗泪珠滚落而下……
他去世前,杨振宁曾经两次来医院看望他,一次是1986年5月30日,一次是同年6月13日.第一次来时,看邓稼先情绪不错,杨振宁问他,搞原子弹、氢弹,得了多少奖金?
邓稼先犹豫一阵,有点不好意思地竖起两根指头。
杨振宁问:“20万?”
邓稼先答:“20块。”
杨振宁摇头不信。
邓稼先又说:“原子弹10块,氢弹10块。”
杨振宁再次摇头笑了:“开玩笑吧?”
邓稼先认真地:“我说的是真的,振宁。”
许鹿希在一旁说:“稼先说的是真的,过去没有奖金这一说,去年原子弹和氢弹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才发的奖金。原子弹特等奖的总数是一万元,但因为人多,人人有份,院里又垫上一些,才按10元、5元、3元三个等级发了。稼先得了10元。再加上氢弹的10元,共20元。”
杨振宁不笑了,严肃了,钦佩的目光看着邓稼先:“20元……20元……世界上很多东西,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呀……”
杨振宁第二次来时,邓稼先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许鹿希照顾他换上一身新衣服。他的嘴角有一丝血迹,许鹿希递给他一个棉团。他对着床头柜上的小镜子,把嘴角的血仔细擦干净。
杨振宁怀里抱着一大束鲜花,轻轻地走进病房,许鹿希搀着邓稼先站起来迎接他。许鹿希上前接过鲜花。邓稼先与杨振宁深情地、无声地拥抱,两人眼里都含着泪水。
也许邓稼先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和老友见面了,他和杨振宁来到病房阳台上,让许鹿希给他们照了一张合影。那张照片上,邓稼先的右嘴角下面,有一片血迹,此时的他由于病入膏肓,口、鼻不断流血,但照片上他的笑容却是灿烂的,幸福的。
杨振宁走了,病房又恢复了宁静,邓稼先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台上那一大束鲜花,平静地对妻子说:“外国人的习惯,是在朋友的墓前送上一束鲜花。振宁他知道我不行了……”
许鹿希悄悄抹去眼角的泪。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年仅62岁。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然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他叮嘱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从1964年到1996年,中国一共进行了46次核试验。美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法国进行了200多次。而我们的设计水平是不低的,从国外公开报道的信息看,已与美国接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核试验的成功率和效费比,是世界上最高的。
当年,**说,我们搞一点原子弹、氢弹。这个‘一点’,含义很深。看看美苏――从1945年起,美国总共生产了约7万个核弹头,苏联从1949年起生产5.5万个,约300艘核潜艇。但是后来,美国和俄罗斯不得不把一枚枚昂贵的洲际导弹和战略轰炸机切成碎片,送进废铁炉,美国不得不拨出巨款把大批俄罗斯核弹头拆下买走,运回国无奈地作为核电站的原料,俄罗斯一条条无钱维修的核潜艇像死鲸鱼一样,飘浮在海港。
其实,核武器最大的威力是在发射架上的时候,当双方都拥有时,它只不过是一种心理武器。毁灭地球100次的能力和毁灭一次的能力相等。核攻击能力的强大并不能弥补核打击承受力的脆弱。中国并没有在核武器的发展上像美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失去狼,这就是一种高超的智慧。
西部大漠,蘑菇云渐渐散去……天空一片蔚蓝。中国政府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暂停核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