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31章 施琅的春天 - 大清兴衰录 - 如烟往事

第31章 施琅的春天 - 大清兴衰录 - 如烟往事

他回家以后,立刻带着全家老小躲到了山区,坚决不向耿精忠妥协。当然,这倒不是李光地有多么忠心,从日后李光地的行事来看,李光地堪称康熙朝最能混的官员。

李光地之所以如此忠心,更重要的是,他这个人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他看来,耿精忠和吴三桂是没有前途的。

在山区期间,李光地也没有闲着,所以说能人就是能人,他能够抓住一切表现的机会。李光地利用在敌占区的机会,收集情报,并把这些情报通过蜡丸传送给清军。

有了李光地的情报,加上清军本身的实力,康亲王杰书很快搞定了福建。

除了提供情报,李光地还组织了地方游击队,对耿精忠展开了武装斗争,配合正面战场的战斗。

李光地在白区的工作引起了地方大员和康熙的一致称赞,因此在地方大员的推荐和康熙的提拔下,李光地连续升官,到了1678年,李光地同志已经火箭般被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短短几年从成功从一个六品小官跃迁为从二品大员,升迁速度之快,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李光地具有卓越的才干,又有领导的赏识,所以他在康熙面前,很能说得上话。同时他这个人做事非常认真,为人又很低调谨慎,比如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发生的一件事情,就很能体现出李光地的为官之道。

白巾军进犯安溪,回乡守制的李光地招募乡勇百余人扼守险要,力保安溪;六月,郑经军队围困泉州,李光地大破郑军,赢得地方大员荐举,被从优授为学士,服满赴京遇缺即补。

这个时候,若是一般人,肯定会欣喜若狂,但李光地却上疏说泉州围解“乃将帅仰奉威灵,拯百万垂危之命延及臣家,微臣其何功之有哉!”他又以极为谦恭的态度说,所有这些都是别人故意给他让功,他接受官职的话会于心不安,因而恳请辞去所授学士之官。李光地以退为进谦虚谨慎的为官之道,给康熙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李光地善于和上下级搞好关系,在康熙面前察言观色,可谓胜不骄败不馁。此人做人做事,堪称官场和职场教科书。

平定三藩以后,台湾问题就成了康熙的心头痛。善于揣摩康熙心思的李光地提出了一系列的见解,同时他也向康熙推荐了能够帮康熙解决台湾问题的另外一个人施琅。

现在我们该让游手好闲多年的施琅先生出来透透气了。自从施琅全家被郑成功宰  看书>网仙侠kaNshu’com 了之后,施琅的日子过得非常不顺心。

虽然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福建军事海军司令),但施琅几次率领部队想要报仇雪恨,但是都没有成功。早在康熙元年(1662)郑成功病逝后不久,清军就分三路大军进攻厦门等地,在厦门清军倒是击败了郑军,然后清军准备乘胜追击的时候,不幸遇到了风暴,几乎全军覆没。

后来在康熙三年,施琅又提拔为靖海将军,成为海军总司令。新官上任,施琅信心十足,因此他再次前往征剿郑经。施琅率领水师先后三次渡海,前两次因为风浪问题最后不得不退兵。

第三次更严重,直接导致施琅被闲置。当时施琅以三、四倍的水师力量发起了对台湾的战略决战,同时进行登陆和海战,意图毕其功于一役,歼灭郑经的水师力量,但结果事与愿违,由施琅亲自提拔的刘国轩依托有利地形,利用海上风浪,成功击败了施琅的大军。施琅一战就败光了好几年的积累,使得大清朝的数千里海岸线上都是有海无防。

经过此战,清廷对施琅彻底丧失了信心,此后再也不肯交给他任何兵权。并且把施琅从福建调到北京,名义上是慰劳,实际上就是让他退居二线。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次教训,让施琅度过了无比郁闷的十几年,因为施琅无所事事了十多年。对于施琅来说,可以说,正是这次事情,成了他的转折点。

海上的风浪无情,战争绝对不是儿戏,并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成功的。

近代1949年10月下旬的福建金门战斗,既是全国解放战争的尾声,又是新中国成立后台湾海峡国共军事斗争的起点。同时也是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罕见的一次全军覆没的失利之战,与解放战争战略追击阶段解放军进攻势如破竹、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的大趋势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总结渡海作战经验的时候,我国的著名军事军粟裕同志曾经有过一段论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定数量的船、要有优秀的船工,还要把握海上天气和潮汐变化。

在海战中,绝对不是凭借一腔热血就能成事的。海战需要更高的经验和智慧。

只有真正洞悉战争规律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而对于海战来说,把握天气的变化是决定成败的第一重要的因素,拥有高素质的海军是第二重要的因素。

经过这次失败,愤青施琅开始沉下心来研究战争的规律。

在研究战争规律的同时,施琅本人的性格也发生了重大转变。而施琅本人确实原本确实是个性格直率的人,不爱玩弄花招,和上级向来搞不好关系,性格比较急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比较“浮”。

所以康熙曾经评价施琅“粗鲁武夫,未尝学问,度量偏浅,恃功骄纵”

然而在这十几年里,施琅卧薪尝胆,虽然退居二线,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停止学习,“翻阅历代二十一史,鉴古今成败及名臣言行可法者,一一具志诸胸中”。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脱胎换骨的施琅变成了一个能够审时度势,不鲁莽从事的成熟的军事家。

除了施琅个人的修养得到了数量级的提升,另外一件对施琅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他得到了李光地的认可。

施琅在北京闲赋的时候,李光地还是个小翰林。本来他们是没什么交情的,但碍于是同乡,还是的互相寒暄一下。

当然对于这次寒暄,施琅本人并没有引起重视,毕竟对于相当于六七品官的小翰林李光地,你就是告诉施琅,这个人将来将会决定你的命运,打死他也不会相信。

施琅虽然现在没事做,毕竟曾经当过海军司令员(二品官),而李光地,不过是个搞文秘工作的小官而已。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