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十二回 夜郎自大愣头青 免兔鬼魂博士生 - 六味人生 - 燚燚燚

第十二回 夜郎自大愣头青 免兔鬼魂博士生 - 六味人生 - 燚燚燚

.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本书原名《官场恩仇记》,于2006年5月7日在“起.点中文网”首发,点击率超过百万次且千余家网站相继转发了此作品。后来,各大网站屏蔽了现代官场小说,本作品也在屏蔽范畴。为此,作者对原作进行了较大的修改,现更名为《六味人生》,其姊妹篇《朱门恩怨录》业已见诸笔端。

成书过程中,得到了恩师萧月贤女士(郑州大学教授、《郑州大学学报》编辑)满腔热情地赐教;《艺术瞭望》杂志社名誉总编,《中国乡镇企业报》特约记者,2012年被中国国学研究会授予“国学研究名家”的董振寅先生倾情作序;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台湾)博远文化研究会顾问,禹州市第八、第九届政协副主席,2014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为“中国杰出人物”、“优秀老干部”的郭水林先生撰写书评;禹州市原副市长、正处级调研员赵学仁先生挥毫题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生导师,著名书画家余世诚先生提写书名;网站编辑翟萍先生,设计了精美的封面;禹州市市直工委书记杜新禹、马莉夫妇,及禹州市委党校原校长陈天佑、禹州市总工会主席徐瑞宇等友人,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甚为感激!中学高级教师安迷芬、王宏领帮助校对文稿,在此一并谢臻。(附:正文)

吃罢午饭,张三抚摸着发胀的肚皮离开了餐桌。刚走出大门口,猛回身对张结实说道:“来之前,俺娘不让我说不吉利话。我牢牢记住娘亲的亨亨(应为谆谆)教导,自踏入你家门,我就像哑巴似的光吃喝不说话。”

张结实笑道:“今儿表现的倒是不赖嘛。”

“谢谢张叔夸奖!”张三咧嘴一乐,又说了下去,“咱把丑话说前头,我走后,你那一双儿女要是得急病死了,与我可是毫无瓜葛。”

“我早就听说,你是个‘愣头青’。碰到姓王的,你打招呼说,‘你是老王八?’遇到姓刘的,你问人家,‘老流氓吗?’上星期,你母子到老李头家喝喜酒,当房东端上一盘炒辣子鸡,你抢先掰了一只鸡腿,并招呼大家说,‘来来来,快吃鸡巴!’‘剥花生剥出个羊屎蛋,算啥人(仁)。’要不是看在恁娘的面上,把你个‘赖爪儿’(当地方言,孬种的意思)扔到茅坑溺死,方解我心头之恨。”张结实扇张三一记大嘴巴,又呵斥道,“滚蛋!”

张三擦擦嘴角渗出的丝丝血迹,不解地问:“我没招惹你,打我干吗?”

张结实回答说:“打的是你这个乌鸦嘴!”

“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张三嘟嘟囔囔离去了。

当晚,张三和衣躺在床上仰屋兴叹。

周大梅问:“天都半夜了,你念叨啥哩?”

张三回答说:“我想睡,可就是闭不上眼。”

周大梅问:“咋闭不上眼?”

张三回答说:“中午吃喜面,最后那块肉没捞着吃,心里憋屈得很。”

周大梅问:“怎不快些用筷子挟起来?”

张三回答说:“筷子上有一块占住位置哩。”

周大梅问:“为啥不往嘴里送?”

张三回答说:“嘴里还有一块。”

周大梅笑道:“赶快把它咽下去得了。”

张三愤愤地说:“嗓子里头还有一块,让我咋咽?!”

周大梅无语了。

时隔不久,张丰年携张三参加一寿宴,酒足饭饱之后,张三愁眉苦脸返回家中。

周大梅问:“是饭菜不好?”

张三回答说:“饭菜倒是不赖。”

周大梅问:“是不是又说掉板话了?”

张三回答说:“没有的事儿!我实心实意敬酒并祝老寿星长命百岁,却被他臭骂一顿,就连满屋客人都数落我不懂事。”

周大梅问:“老寿星肯定糊涂了,他是不是八九十岁了?”

张三回答说:“哪儿呀,今天是他百岁生日。”

“百岁生日啊!”周大梅惊愕了。

虽说张三夜郎自大,可他毕竟继承了其父母的“精华”并发扬光大,以致做出了一件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某天上午,张家庄“革命委员会”召开“忆苦思甜大会”,村支书张发顺对到会的几个学生说:“参加会议的人员尚未到齐,利用空闲时间,谁把这‘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社论读一下?”

“我读!”张三自告奋勇。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越南、老挝、柬埔寨同属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张三却是这样读的:“越南、老过、東埔寨同属第三,世界发展中国。”

望着“国”后边的“家”字,张三嘀咕道:“报纸上咋多印了一个家?难道说编辑是饭桶?!”

有人突然发问:“老过是谁?東埔寨又是哪个星球上的国家?”

张三回答说:“其实,我也不知老过是谁,至于東埔寨在哪儿,我还是不知道哇!”

“前天,是我侄儿大喜之日,又恰逢八月十五团圆节之时,为取团圆之意,在撰写婚联横批时,我特意写上‘大明月’三个字。按照中国的习惯,横批惯于从右向左写,可你从左往右读,还将三个字读成四个——月日月大。昨天,你在大队部院‘捣鸡毛’(当地方言,耍小聪明之意),说会计室门口‘闲人免进’牌子少个点,你绰起毛笔添个点,‘闲人免进’变成‘闲人兔进’。我给你纠错,你把‘兔’字勾画成了‘鬼’,‘闲人兔进’变成‘闲人鬼进’。当我与你理论时,你添上一个‘云’偏旁,‘闲人鬼进’变成‘闲人魂进’。今天,你争着读报纸,‘老挝’读成‘老过’,‘柬埔寨’读成‘東埔寨’。‘同属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你读成‘同属第三,世界发展中国’,还什么忘了一个‘家’。你这‘过挝’不分、‘東柬’不辨的‘免兔鬼魂’,赖好也读了几年书,难不成你读的是破鞋底!”张发顺的一番言辞,引起众人哄堂大笑。

张三“读的是破鞋底”之事儿,一时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有人戏称张三‘过挝東柬’,也有人称他“免兔鬼魂”,更有人送其雅号“白字博士”。

转眼到了1973年,张丰年在国营煤矿退休,张三在其母怂恿下顶替继父当了采煤工,后又得到贾正经“通融”,调入珺县商业局工作。

“咸鱼翻身”的张三,在日记本扉页上歪歪扭扭写下了个人的做人信条:“只有先作别人的孝子,才能再作别人的老子。”

在工作中,张三善解领导意图,马屁拍得轻重适当,先后被提拔为商业局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局长。“白字博士”时来运转,由“乌鸡”变成“凤凰”,一时名震珺县城。

日历翻到1995年最后一页,张三为长子张耀祖印发了百余份结婚请帖,与众不同的是,请帖附有一则温馨提示,曰:为节省您的宝贵时间,建议您送“集约型贺礼”。即:五分之一贺新郎、五分之一贺宝宝出生、五分之一贺宝宝满月、五分之一贺宝宝周岁、五分之一贺宝宝12岁生日。另外,若您送的礼金过万,或特殊原因不能亲临,请将贺款直接打入下面的账号云云。再者,收礼台设有验钞机,请勿使用假币,以免出现难堪场面。

时近中午,坐在客厅的张三猛地一拍脑瓜,喃喃自语道:“怎把一个重量级人物忘掉了!学生时代,此人处处和我作对。我曾对天盟誓以牙还牙。待他参加工作,我瞄准其升迁的关键时刻,匿名举报他学生时代就‘性成熟’,致使喜花怀孕并多次流产。组织部门经过查证,得出的结论是‘纯属诬告’,我倒成了故意找‘绿帽’戴的嫌疑人。当喜花得知内情大吵大闹要和我离婚,多亏丈母娘出面协调,这才勉强平息了风波。不甘失败的我,时不时给有关单位写匿名信陷害他,可他总能逢凶化吉。数年前,他丢下铁饭碗下海经商,融资百万成立了‘珺州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产品曾远销沿海省份。受国内经济大气候的间接影响,他厂子产品现处于滞销阶段,据说工人工资也是勉强发放。何不趁他走背运之时,邀其参加我儿婚宴,一来炫耀当今的我能力非凡,二来趁机在众学友面前戏弄此人一番,以雪前耻,岂不快哉!”

“嘟嘟哝哝说啥哩?”张喜花在一侧发问。

张三回答说:“我思忖着是否给‘守护神’发请柬。”

张喜花问道:“什么‘守护神’?”

“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装傻。”张三瞟了张喜花一眼,说道,“学生时代,我向你示好,曾被他教训过几次,现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是他!”张喜花一怔,说道,“自那次闹纠纷,我总躲着他。依我说,还是不发请柬为好。”

“不!一定邀他赴宴,让他亲眼目睹昔日的‘癞蛤蟆’,今日是何等的风光!”张三言罢,提笔在请柬上歪歪扭扭写道:“谨定于公历一九九六年元月一日(星期一),农历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一日中午十二时,在‘珺县宾馆’二楼为令郎张耀祖举行结婚典礼敬备喜筵。恭请赵焱焱先生光临。”

当赵焱焱看到请柬上“令郎”二字不由哑然失笑:“难道说是我的儿子结婚?若是我儿结婚,干嘛要你发请柬!”

殊不知,“郎”是对年轻男子的称呼,用此无可非议,但这“令”字用的实在是不敢恭维。“令”系尊称,即“您”,只能用于第二人称。如果是自己的儿子,只能谦称小儿。在请柬中出现“令郎”之词实属南辕北辙,更何况出自堂堂的局长之手,真把老祖宗脸面都丢尽了。不过,用错“令”字的绝非张三一人,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剧中人物台词也存在类似差错。有这样一个镜头:宋江派吴用去问候宋江的父亲宋太公,吴用对宋太公开口就称呼为“令尊”,这等于在问候宋太公的父亲、宋江的爷爷了。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