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矫枉过正 - 我欲扬明 - 红尘俗世蒙面人
朱厚熜冷冷地说:“朕知道你觉得委屈。可你或许并不知道,这已经是朕看在你年幼无知的份上,对你法外施恩,给你留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照朕的本意,该将你即刻打入冷宫才是”
chūn情更是花容失sè:“奴婢……奴婢不知道哪里惹恼了主子……”
朱厚熜没有理她,对chūn意说:“你可知道朕方才为何说你说错了吗?”
chūn意战战兢兢地说:“奴婢……奴婢不知道……”
朱厚熜冷笑着说:“神仙宴,哼哼,神仙宴一顿饭要花去几百户百姓数千人一年的吃穿用度,那确实不是你们可以享用的,但那也不是朕所能享用的朕坐拥天下,富有四海,别说是两千两银子吃一顿饭,哪怕一顿饭花上两万两银子也未尝不可。可朕若是真的那样做了,不单要被天下人骂做骄奢yín逸,我大明朝也就亡国有rì了别以为朕是在危言耸听,你们知道不知道,古往今来,商纣王、隋炀帝、陈后主,这些亡国之君哪一个不是因骄奢yín逸而败家亡国毁身的?所以朕原本打算把你册封为才人,你却不明白这个理,只能先封为婕妤。”
说到这里,他扶起了颤栗不已的chūn意,拉着她的手坐在了自己的膝盖上,温言抚慰道:“不过,你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懂得惜福养生的道理,还能懂得体恤百姓的xìng命,让朕不胜欣慰之至。rì后回到宫里,你好生读些书,增长点识见,再徐图晋升也不迟。”
接着,朱厚熜又转头对着跪在一旁珠泪涟涟的chūn情说:“昨夜你侍寝之时,就曾说过类似的话,朕没有跟你计较,还苦口婆心地开导你,你却还是没有长进。所以,纵然朕再喜欢你,也只得封你为昭容,既是责罚你,也为后来人之诫再者,你且要记住,你若不自授过,朕今生永不见你”
chūn情这才想起昨夜与皇上初交之时,自己提说让皇上也照镇国府浴房的规制在乾清宫里建一个的那邪,其实已经给皇上的心里留下了一个疙瘩,不由得深深懊恼自己持宠忘形,说了这许多不该说的话,不禁痛哭失声:“皇上,奴婢、奴婢是无心的……”
看她伤心yù绝的样子,又想起了昨夜那样抵死缠绵的旖旎风光,朱厚熜突然觉得有些心疼,便缓和了语气,说:“你虽没有chūn意出身那样凄苦,也没有她的遭遇那样悲惨,但你既说自己当初曾被江南逆贼掠入宫中,想必也是穷门效人家出身,只十二岁便遭此大厄,虽因年幼,未曾受人凌辱,那半年多里担惊受怕,也真是可怜。但你既被选入宫中服侍朕,就应懂得宫里的规矩,不该媚惑人主优游嬉戏,耽于享乐。读过《女诫》吗?”
所谓《女诫》,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初就让人编写的一本书,旨在训诫所有内宫嫔妃眷属只能谨守女人本分,不得干政。违者轻则打入冷宫,重则处以极刑。历代所有被选入宫中充掖宫闱的秀女,无论贵贱,都得读这本书。此外,朱元璋还在宫里立有红牌,其上镌刻有后宫嫔妃不得干政乱政的祖宗家法。
终明一朝,外戚后族并未酿成多大的祸乱,一是因为明朝一改前朝选妃注重门第出身的传统习惯,多从民间幸碧玉中咽后,后族爵位虽高,却基本没有实权;二是历代皇帝恪守祖训,对后妃干政一事防范甚严;其三便是有这本《女诫》和那块红牌的jǐng示训诫,如同时刻悬在后妃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令她们只能本分事君,不敢持宠娇纵。
诚如朱厚熜所言,chūn情确实是穷门效人家出身,小小年纪又被掠入南都宫里,确实没有读过多少书,但皇上说的《女诫》却是读了好多遍的。吕芳将她们买下来之后,就每人发了一本,着她们仔细去读,还请了饱学端方的儒生为她们讲解,不敢说倒背如流,书中要旨都是烂熟于心的。此刻听皇上提起这本书,chūn情陡然想到自己的那邪往重里说都是在“干政”,顿时心惊肉跳,这才明白方才皇上为何说册封自己为昭容已是法外施恩,越发哭的伤心了:“皇上,奴婢……奴婢知道错了……”
“知道错了就好。其实,朕提起《女诫》并不是为了拿出祖宗家法来吓唬你们,而是让你们明白,朕是万民的君父,你们这些人就是万民的主母,亦是一国之母妃,若不是谨守礼法和朝廷规制,何以母仪天下,为臣工百姓之女眷做一榜样?”
略微停顿了一下,朱厚熜看着chūn情,又接着说道:“朕送你三个字:不忘本。你本是穷门效出身,如今进了宫来伺候朕,身份确实与往rì不同了,但切切不能忘本。人若是一旦忘了本,就难为世人所容,亦难为天地所容再者,你们身为嫔妃,不但要伺候朕,或许还会生下我大明朝下一代的皇子,你们若是忘了本,朕的儿子便会穷奢极yù,成为名为天枝,实为弃物的国家蛀虫”
黄锦为人憨厚,心底又善良,见两位新娘娘花容失sè,实在于心不忍,忙叩头说:“请主子恕奴婢多嘴。这件事不怪两位娘娘,全怪奴婢多嘴提说起了那劳什子的神仙宴,两位娘娘兴许也是陪主子说话高兴,一时就说走了嘴……”
“不必替她们开脱了。”朱厚熜慨叹一声:“要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国事蜩螗如此,宫里当为全国之表率,朕身边的人更要为宫里做出表率,也只好如此处置,矫枉必须过正啊算了,这事说到这里就打止,你们能明白朕的这一片苦心就好,都起来吧”
等黄锦和chūn情两人都战战兢兢地起身之后,朱厚熜又对黄锦说:“过几天大军就要由宣府赶赴大同,按照原定计划,这段路程要出关而行,朕就真的要与全军将尸吃同住了,你把chūn情chūn意她们,还有尚膳监的御厨都打发回去。”
“主子——”
“皇上——”
黄锦和chūn情chūn意三人同时叫了起来。若是此前一刻,chūn情chūn意两人断没有和黄锦这个司礼监首席秉笔抢着说话的理,但皇上已经亲口册封了她们,虽说都只是低级嫔妃,也算是宫里的主子了,黄锦就住了口,等着两位新娘娘先说。
chūn情却还不懂得这些微妙的尊卑之分,抢在被册封为婕妤的chūn意前头说道:“皇上为何要赶我们走?”
朱厚熜冷笑一声:“不打发你们走,莫非还要让人说朕‘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吗?不单是你们,朕还要将中看不中用的御林军也打发回去。”
一直被皇上搂坐在膝头的chūn意跟chūn情一样,也听不懂皇上引用的是唐朝边塞诗人高适的两句诗,但她却倔强地说:“不,奴婢不回去皇上不喜欢听歌看舞,奴婢就不唱歌跳舞,只给皇上洗衣做饭就是了。”
她那样曲解诗意,让朱厚熜忍俊不禁,忍不住在她香腮上亲了一口,笑着说:“傻丫头,朕的意思是带着你们行军打仗,会让人骂做只顾着自家玩乐,却不管将士死活的昏君”
chūn情好不容易逮着了向皇上表白自己愿意改过自新的机会,忙说道:“奴婢也不回去。奴婢当年在南都,也经历过兵火,奴婢不怕,也什么苦都吃得。恳请皇上留奴婢在身边伺候。”
黄锦也跟着劝道:“主子节用爱民的心意儿,奴婢领会得。但主子身边一个伺候的人都不留,奴婢实在是万死也不敢从命。主子身系我大明江山社稷,圣体安泰关乎百官万民福祉,若是有一点伺候不周的地方,奴婢就愧对列祖列宗,愧对天下臣民……”
朱厚熜不好对两位刚刚献身给自己的美女再发脾气,对黄锦却无须气,把眼睛一瞪,正要训斥他,就听到外面有人奏报:“启奏主子万岁爷,太师英国公张茂、内阁学士李chūn芳诸位大臣求见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