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故都金陵 - 我欲扬明 - 红尘俗世蒙面人
南京东连钟山,西据石头,南接秦淮,北带玄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chūn秋时代的吴越争霸,越王勾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的古城。自三国东吴政权而始,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在此定鼎建都,故有六朝古都之称。
元时,这里被称为集庆。元至正十六年,时称吴王的朱元璋亲督众将从水陆两路攻克集庆,将其改称应天府,扩建旧城,修筑宫殿于钟山以南,并以此为根据地,征战四方,争霸天下,历时十二年,先后灭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豪强,直至北伐灭元,建立了大明王朝,将应天府改称南京,定为首都;以开封为běi jīng,定为陪都,由此始有“南京”之称。
六朝古都南京有着长达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素有“北地胭脂,南朝金粉”之美誉,衣冠文物,冠绝江南。两百年的国都地位,使这块六朝金粉胜地越发显得繁华昌盛:全城合计有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辞四十里,沿城一转有一百二十多里。城里有大街几十条,小巷几百条,都是人烟稠密,金粉楼台。大街小巷,乘轿子的、骑马跨驴的、步行的人熙来攘往,终rì不绝;街道的两边密密麻麻布满了房檐不高,门面宽敞的店铺,来自四面八方的商就站在房檐下高声叫卖,讨价还价,即便不看那些店铺的招牌,只从他们的叫卖声里就能知道,无论是西北两口的媳皮货,还是东西两洋的舶来品,或是南边蛮荒瘴夷之地的各种媳物事,都能在这里觅得。谁也没有统计过全城到底开设有多少家店铺,只知道单是大小酒楼,就有六七百座;此外,南方人嗜好饮茶,全城的茶社竟有一千多处,家家高朋满座,人声鼎,笙歌盈耳,香气四溢。到了晚间,两边酒楼茶社都张挂起了明角灯笼,每条街道上足有几千盏,照耀的整个街道亮如白昼一般,夜行的路人不需要打灯笼,也绝对不会有任何一处显得幽深yīn暗。更不用说城里那条天下闻名的秦淮河,水满的时候,画舫游船穿梭其间,箫鼓乐声昼夜不绝,把这个江南最大都会的文物风流,渲染到了无法用笔墨来形容的极致……
如果说,作为一个王朝的都城,南京在过去的各朝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局部xìng政权的中心的话,那么,从明朝开始,南京便正式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国都、太祖陵寝所在,龙脉之所出的安徽凤阳距离这里也不远,即便是明成祖朱棣篡夺了侄儿建文皇帝的天位,将都城迁到了自己的“龙兴之地”北平之后,出于对祖宗的尊重,仍把南京定为留都,至少在名份上,保留了南京特殊的政治地位。除了内阁之外的一整套zf班底,如宗人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翰林院、国子监等等,凡是běi jīng有的,南京也是一样都不缺。
中国古代的都城,通常都会采取方形规制,将宫城设置于中部偏北的旧制。唯独明初修建的南厩,既要占据钟山的“龙头之前”的风水宝地,又要军事防御的现实需要防守,便依照周边山水之势筑城,把建康故城、南唐金陵古城、石头城和历代作为州府治所修建的几座小城都囊括在内,作为外廓城。所以,南厩从内到外辐shè,分为宫城、皇城、厩、外廓城四层,可谓集历代城池之大成,整座城市也呈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形状。同样,南京的宫城也位于城东的正阳门内。
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的宫城,南北长5里,东西长4里,呈四方形。宫城之内,以承天门为界,门以北便是紫禁城。穿过端门、午门走进去,迎面依次耸立着“奉天”、“谨身”、“华盖”三座大殿。东西两侧分别是“文华殿”和“武英殿”,以及附属的“文楼”和“武楼”,这是皇帝接受文武百官朝觐和举行大典的地方。三大殿以北,一直到后宰门,则是许多名称各异的宫殿,还有一座御花园,被统称为“后廷”,皇帝后妃rì常生活起居都在那里,由明代而始,被称为“紫禁城”。
皇宫为何被称为“紫禁城”,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因为传说中天帝居于天上的紫宫,皇权神授,地上的皇帝作为“天子”――天帝的儿子,因而居所被称为“紫禁城”;一说是取“紫气东来”中的“紫”字,以祥瑞云气象征天家威仪;还有一说,周天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其中紫微星垣在三垣的zhōng yāng,是代表天帝的星座,皇帝受命于天,“太平天子zhōng yāng坐,清慎官员四海分”,皇帝的居所自然就该被称为“紫禁城”。南北两京的紫禁城布置完全一样,这也毫不奇怪,概因běi jīng的紫禁城,原本就是按照南京宫城的蓝图兴建的。
在宫城的南面,一条宽广的御道从承天门外的五龙桥,笔直地向着宫城的正门――洪武门伸展开去。御道的东侧,分布着除刑部之外的吏、户、礼、兵、工五部和宗人府,还有鸿胪寺、钦天监和太医院等;御道的西面则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以及锦衣卫、通政使司、太常寺等衙门的所在地。这一点,就显得要比各大衙门分散在各处的北臼城更为整齐规范一点。原因无他――běi jīng的皇城,是利用了元朝大都的旧城扩建而成;而南京的皇城,则几乎是在一片空地之上,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jīng心设计,由被百姓口耳相传几乎成半人半神一样的“神机军师”刘伯温规划,动用百万军民,历时21年修建而成的。
这偌大的一座宫城,作为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在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的当年,自然是庄严神圣,壮丽非凡的。然而,自从明成祖朱棣迁都běi jīng之后,这里极少有接待皇帝巡幸的机会,经历了近两百年的闲置岁月,不免荒废失修,不复有昔年的威严气象了。就连那些一直有官员派驻的衙门,也只有几个部的门堂还算整齐,大部分都是任凭墙垣倾塌,荒草萋萋而无人过问。至于掌管皇族事务,正副堂官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都是正一品的宗人府,更是因为吏部接管了它的职权,倒塌得只剩下几根门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