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镇魔 - 诛仙之青莲 - 豌橙
焚香谷经历那场变故,金碧辉煌的宗门驻地,被一场大火烧了个干干静静,偌大一座山谷彻底变成了琉璃场。
在谷主云易岚和上官策的带领下,一众弟子辛勤采集着谷中的琉璃,将其堆砌成一座座宫殿房舍,看起来倒也美轮美奂。
而鱼人一族,在那场变故中死伤大半,能逃回去的寥寥无几,而且还都带着致命的伤残,族老们带着老弱病残,匆忙躲入地下暗河中,休养生息。
无名小山谷里,敖烈白天忙着祭炼玄火祭坛,晚上用以龙元温养八荒火龙,偶尔调戏一下天狐小白,日子倒也过得悠闲自在。
离此处不远的七里峒,数百年来世仇的苗、黎二族,在有心人的挑拨之下,展开了一场生死血战。
夜色如墨,狂风如刀,无数兵刃闪烁着寒光,划过宁静的夜空,朝着七里峒袭来,一时间惨叫声连连,积累了数百年的仇恨,终于彻底爆发开来。
然而,不管是苗族、还是黎族,抑或是没有参加战争的壮族、土族和高山族,他们都没有及时发现,日夜守护在祭坛中的圣器,竟然彻底失踪了。
一场浩劫序幕,由苗黎两族的战争缓缓拉开。
南疆位于处神州浩土的南方,虽不及中原大地繁华,却有着独特渊源。
如今这里,苗、黎、壮、土、高山五族并立,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在许久之前,这五族却同属一支古族,名为巫族。
上古时候,古巫族经营南疆边陲,势力颇为强大,巫力高深的异人辈出,其中又以侍奉巫神的巫女娘娘,巫法最为强大。
巫女娘娘,是每代古巫族选出的最具天赋灵力的处女,在祭坛中侍奉巫神,钻研巫法,统领巫族族人。
然而,第十一代巫女娘娘玲珑继位后的第三年,南疆边陲的十万大山中,突然发生了异变。
也是从那时开始,十万大山里突然诞生了恶毒瘴气,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族中精锐猎人,只要吸上一口,便会全身溃烂而死。
更诡异的是,原本正常的野兽,竟纷纷发生了怪异变化,变成了人形怪兽,性情凶残暴戾嗜杀,喜好分食尸体,令人毛骨悚然。
后来,由三位巫师带着一队精悍战士,深入十万大山查探缘由,最后也渐渐没了消息。
唯有一位巫力高深的巫师,从大山深处逃了出来,全身溃烂地昏死过去,玲珑娘娘全力救治,他苏醒后仅仅说了两个字便死了。
兽妖!
原来十万大山深处,不知何时出现一个名叫兽神的怪物,没有人知道这怪物的来历,好像是凭空出现在荒山野岭中一般。
它有着不可思议的诡异妖力,能将群山变得荒芜、河流注满毒液,森林充满剧毒瘴气,动物都变成熊人、虎人、豹人、狼人、鱼人等凶残无比的食人兽妖。
眼见兽妖愈发猖獗、活动范围愈来愈大,族中均是人心惶惶,当代巫女娘娘玲珑决定带着族中精锐战士和巫师,深入十万大山欲除去兽妖的首领--兽神。
谁知决定还未实施,兽神就带着无数凶恶兽妖,从十万大山之中突然杀出,直接杀向古巫族祭坛所在之地。
那场恶战难以想像,鲜血染红了大地,尸体堆积成山丘,然而兽神依旧带着几个强悍的手下,冲进了由玲珑娘娘把守巫神祭坛。
一场惊天动地的斗法后,玲珑娘娘施展了八凶玄火法阵,将兽神和那几个强悍的兽妖封印。
八凶玄火法阵由上古巫神传下,用万火之精所铸的玄火鉴发动,威力可以撼天动地,当就算是妖法通天的兽神,也被生生困在了阵中。
只是,兽神实力非同小可,在八荒火龙日夜焚烧下,虽然身受重伤,但依然活了下来,集合了几个手下的妖力,冲破法阵逃了出去,逃回了位于十万大山深处的老巢中。
元气大伤的玲珑娘娘,带着七位巫族之中最勇敢的战士,进入十万大山深处,欲寻找兽神老巢,将其彻底诛灭。
最终,玲珑娘娘只身进入了古洞,自此没了任何消息,其中两人忍了两天两夜后,便不顾一起地冲进了古洞,寻找他们的巫女娘娘,自此也没了任何消息,剩余五位勇士继续等待着。
三天后,玲珑娘娘奇迹般地走出了古洞,似乎失去了全身血液,脸色苍白的吓人,步履蹒跚,仿佛随时就要跌倒一般。
玲珑将五位勇士召到身边,每人给了一件闪闪发光、巫力充盈的圣器,是她除去兽神后,用他的身体炼成的。但兽神秉天地凶煞戾气而生,身体虽灭、魂魄不散,只要五件圣器回到这古洞,兽神便能再次复生。
巫女娘娘七窍流血,将亡之际叮嘱五位勇士,要他们永远守护这五件圣器,绝不能让兽妖复生,否则就是巫族和世间末日。
之后,玲珑娘娘面向古洞溘然而逝,身体化成了一尊石像,她要永远守在古洞外,用自己的魂魄镇住妖孽,将他们锁在古洞之中。
五位勇士回到了巫族,均是声望高涨一截,然后争夺起巫族领袖的位置,开始彼此内斗起来。
就这样,一向繁荣强盛的巫族,在五位勇士的内斗下逐渐分裂,族人们各自拥护其中一人,渐渐分裂成如今的苗、黎、壮、土、高山五族,而那五件关键的圣器,也由五族各自掌管。
这是一座极其险峻的高山,光秃秃的寸草不生,也没有鸟兽昆虫,山体上充满了裂缝,从中蒸腾出一缕缕黑气,带着腥臭刺鼻的气味,将整座山笼罩在黑气中,阴风阵阵、哀嚎声声,仿佛九幽地狱一般。
敖烈把玩着一座拳头大小的赤红石塔,歪着脑袋站在山脚下,静静看着眼前的石像和古洞,旁边站着白衣赤足的天狐小白,玉脸阴沉、黛眉紧皱。
一座真人大小的女子石像,端端正正地站立着,美丽的脸庞默默看向前方,那里有一座高三丈、宽五丈的石洞,终年呼啸着阴风,永不停歇地吹在石像上,发出低沉无比的呜声。
镇魔古洞!
敖烈转过身,毫不犹豫的迈开脚步,朝着古洞深处走去,小白亦步亦趋的跟在了后面。
刚刚走了几步,洞口忽地冒出一团白气,并渐渐凝聚成一个右手持剑、左手持盾的高大男子形态,目光冷厉的看着走近的二人,一言不发便出手袭来。
敖烈冷哼一声,不见有任何动作,那个男子便轰然破碎,再也无法凝聚成型。
一路走来,洞穴越来越宽阔,路越来越坑洼不平,四处散落着腐朽的白骨,人类的、野兽的、兽妖的,各种各样,千奇百怪。
在幽光的照耀下,古老的洞穴壁上,那坚硬之极的岩石,竟刻画着无数条密密麻麻、触目惊心的裂痕,有兽妖的爪痕、也有兵器的刻痕。
敖烈停住了脚步,环视着四周,嘴角淡淡一笑,道:“石洞深处镇压的人,小白你也识得呢!”
小白微微一愣,随即看向了黑暗深处,白玉般的脸庞,露出一丝讶然之色,显然她已知道敖烈说的是谁了。
忽然阴风四起,黑暗的最深处,有着一缕淡淡的幽光,随着幽光的晃动,缓缓响起一个声音,在古洞中四处回荡:“你们来了?进来吧,我在洞穴最深处。”
敖烈看了小白一眼,缓缓走向黑暗深处,向着幽光走去,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小白微微怔了怔,也匆忙跟了进去。
四周愈发的黑暗,唯有远方那点幽幽光芒,不断的闪烁着,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两位是何人?来这里又有何目的?”飘忽不定的声音再一次响起,看似询问的语气,却又夹杂着一丝质问。
敖烈轻轻摇了摇头,不以为意道:“在下名敖烈,这位叫小白,来自于无情海龙宫,今日冒昧造访,望兽神阁下原谅则个!”
黑暗中,那人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索什么,很快就回过神来,笑着道:“好说,好说,这镇魔古洞实在偏僻的紧,难得二位前来造访,本座欢迎之至。”
很快,二人便觉得视野一片开阔,眼前赫然出现一块平地,地面上安静的躺着十三具骨骼。
这些形状各异、妖气腾腾的骨骼,均是面内背外、距离不等地绕成一圈,仿佛守卫着什么,幽黑空洞的眼洞,仿佛散发着森冷之极的目光。
随着二人的渐渐走近,十三具骨骼的头颅,竟然开始慢慢转了过来,黑洞洞的目光向二人望去。
敖烈并不在意这些骷髅,天狐小白也丝毫不惧,二人的目光,自始至终都只望着白骨围成的圈子正中。
那里,端放着一座仅三寸高的白玉台,玉台上安静的躺着一具真人大小的白骨,白骨身上盖着一块鲜红的丝绸。
正是这具白骨,散发着幽幽光芒,将偌大一座石洞照亮,更有阵阵阴风,自白骨上呼啸而出,飘荡在石洞之中。
“恭喜阁下了!”敖烈对着人形白骨拱了拱手,笑着道。
“喜从何来?”飘忽不定的声音,从白骨口中飞出,清冷中带着一丝欣喜。
小白撇了撇嘴,不屑地到:“你还真虚伪,巫族遗族陷入内乱,他们供奉的圣器,又全都消失不见,别告诉我不是你派人取走的!”
“呵呵,原来是当年的小狐狸啊,多年不见,竟修成了九位天狐,真的很不错,可惜啊可惜!”兽神笑着道,语气中满是赞赏之色,同时还有着一丝惋惜。
“可惜什么?”小白冷冷一笑,面色不渝地道:“当年你巫法通天彻底,如今不也被人封印、苟延残喘么?”
山洞里忽然阴风大作,四处岩壁瞬间剧烈震动,人形白骨幽光暴涨,大量灰色雾气涌出,在半空形成一幅俊秀脸庞,笼罩住大半个山洞,静静地注视着二人。
敖烈丝毫不为所动,眉头都不曾皱一下,笑容一如既往的平淡,而小白则后退了一步,站在了敖烈的身后,妧媚修长的美目,眨也不眨的看着前面的身影。
“苟延残喘?”兽神冷笑一声,随即仰天一阵疯狂大笑,半晌才道:“若不是我心甘情愿,谁又能封印得了我?”
敖烈眉头一挑,道:“阁下秉凶煞戾气而生,若非心甘情愿,还真没人能杀死你,可惜你心中有了情,也就有了致命的破绽!”
“啊啊啊啊……”兽神仰天长啸,笑声中透着三分伤心、三分悲凉和三分的愤慨。
“什么狗屁天意,什么天下众生,那又算得了什么?想要我死,你只需说一句就够了,知道吗?你知道吗?”
冷眼而立的小白,忽然轻叹一口气,低声道:“原来,他也是个伤心人啊!”
敖烈点了点头,低声笑着道:“伤心人可不止他一个,我那师侄鬼厉是一个,青云门也有位小白,亦是一个呢!”
小白翻了翻白眼,狠狠剜了他一眼,然后撇了撇嘴,低头不再言语。
情绪激动的兽神,渐渐冷静了下来,凄厉神色消失了,半闭着眼睛,低声道:“说罢,你们到底为何而来?”
敖烈耸了耸肩,笑着道:“不知阁下可有安魂花?”
“安魂花?你要它做什么?”兽神讶然道。
“自然是救人咯,我有个晚辈,三魂七魄仅剩一魂,还被锁在合欢铃中,成了活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