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梁山开坛讲三世 - 穿入梁祝 - 泥男
    第二天,梁山开坛**。
    让他没想到是,他的箭意课惹来了掌教、天机子长老以及一干长老。
    梁山很认真地讲,他们也很认真地听。
    对于他们这些长老而言,已经不可能再主修箭道,但是触类旁通总是可以的。
    因为,箭道不仅仅是一支箭,它包括力量、速度、轨迹以及打击的重点等等几乎所有的一切。
    然而对于那些元婴期以下的修士而言,一旦他们有所领悟,就可以成为他们日后的主修。
    梁山此举看起来没什么,实则意义重大,日后正清派若是留下箭道的传统,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这等好事,即便是掌教宇文成也必来亲自捧场的。
    十二圣子圣女峰,掌教宇文成平时很少去的,就好象大佬一直要坐镇中央一般。
    所以,宇文成如此举动,传出去,众人也自然认为现如今的玄女峰地非但没有降低,还有所提高。
    梁山讲了一天,玄女峰直接有八人宣布闭关,这其中就包括柳不凡与毕纯阳两个。
    他们两个离元婴期就差最后一线了,突破基本上板上钉钉了,听了梁山无私讲授的箭道课之后更是有所感悟。
    一出大殿,这两个就像要新郎要进洞房一般猴急。
    在不久的将来,玄女峰就会有两位元婴期修士。
    梁山同时还看出王子英与刘欣芳两个也快了,只是她们事情多,之前又一直重担在肩,所以一直压着。
    现在好了,只要柳不凡与毕纯阳两个出关之后,她们两个马上就可以轮流闭关。
    这样一来,玄女峰虽没有圣女坐镇,有四位元婴期高手也算是勉勉强强。梁山就是离开,也放心了。
    这里仙气充沛,即便山脚下寻常的地方在人世间都可以算是修行圣地,但是梁山却归心似箭了。
    这不仅仅是梁山想念他的亲人与爱人,还因为梁山怀念红尘的味道。
    在别人看来,洞天福地才是修士孜孜以求的修炼圣地,而对于梁山,人间才是他的道场。
    这在以前,还仅仅新顺之钢铁世纪/38549/梁山的情绪化体验,而现在就是一种清晰的认识。
    明确这点之后,梁山更加确定他未来几天要做的是什么了。
    很快,整个正清派上下,从圣子圣女峰一直到内门,到外门都传开梁山伯要开公开**的消息。
    传言仅仅是一天就得到了证实。
    负责外事的王子英亲自宣布,凡是元婴期以下的修士,不管是外门还是内门,不管是在各圣子圣女峰任职的,都可以来玄女峰大殿听新进山主梁山伯的《三世》主题讲座。
    太子姬康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候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想仰天长笑。
    三世?
    修真界的所有修士加起来,有几个敢开口讲三世的?
    这个主题,正清派最渊博最善讲的导师都不敢去碰,这人是不是得了失心疯?
    即便你的娘子是祝轻云,即便你的修行速度快到无与伦比,没有漫长的岁月经历,你怎么敢谈三世?
    这就好像是写《小时代》的郭敬明去写《媳妇美好时代》一般,根本就是两码事。
    然而,太子姬康接下里的第二个反应就是,能不能想办法溜进去听一下?
    这样的念头冒上来,姬康就很想抽自己的脸。
    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可是,万一他真的讲出点什么,那岂不是错过?
    像姬康修行到现在这个阶段,再往前一步都十分艰难,没有大勇气,大魄力,大机缘那是不行的。
    闻法如同罢饮多日的酒徒闻酒啊!
    是以,姬康的内心是躁动的,但是,真要他拉下脸来去玄女峰也不可能。
    终于在忧愤迷茫之下,姬康直接对外宣布闭关了。
    **的日子、时辰,如期而至。
    刚刚掌灯,披着宽大白色法袍的梁山从玄女大殿第二层下来时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偌大的大殿居然座无虚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梁山有些激动,居然这么多人捧场。
    王子英公开宣布消息,像是一个新闻发布会;与此同时,梁山让陈奇与小三子他们去进一步散布消息,三天时间把消息最大程度广播出去。
    但是,最后究竟有多少人来,梁山心里并没有底。
    现在形势比预料的还要好,梁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梁山要走了,那就要利用有限的时日把玄女峰经营一下。
    有娘子祝轻云的名头在,打玄女峰主意的人没有,但是玄女峰的人,没有娘子和他的日子少不了被人排挤,那么,梁山就要广结善缘。
    拉拢元婴期以下的修士就是拉拢正清派的中下层修士,这就是梁山的既定方针。
    梁山来到自己的座位,盘腿坐下,然后看了王子英一眼。
    王子英作为主持人立刻开始了她的开场白。
    梁山先前还有些担心,听了几句,心中佩服,玄女峰出人才啊。
    王子英的口才了得,让人不自觉铭记玄女峰的恩德,看来是深刻领悟了梁山此举的意图。
    介绍完毕,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梁山开讲:“我叫梁山伯,现在为玄女峰山主。相信大家这些天大抵也都了解我的情况。在座的今天能够捧场,非常感谢。说是开讲,其实是把一些心得拿出来一起交流下。”
    大殿上众人凝神静听,却是各怀心思。
    有修行遇到瓶颈的,自然希望从梁山得到一丝启迪;有的纯粹是看热闹的,并不认为圣女的相公真的能说出什么来;有的则是得了主子的令过来打探消息的,记下梁山说的每一句等回去汇报邀功的。
    梁山扫一眼,个人心思尽收心底,而这是比从前更加深刻的洞彻感。
    “请问诸位,当下之时,能留得住吗?”心念电转,梁山当即发问。
    梁山这一问,果然抓住大家的心思,无论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来的,都被梁山这问吸引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