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正直的李纲 - 擎宋 - 月如弓
(猫扑中文 )
见得雅间门开又听得乐天的声音,门外之人先是微惊旋即又是一笑:“既然有不要钱的茶喝,李某与陈御使又何乐而不为……”
听到乐天说话,赵鼎也是起身迎了出来。
“李大人原来与乐中也相熟的很!”将李纲与陈凌元迎了过来坐下,赵纲见陈凌元又略做寒暄。
“本官上己不是御使了!”听乐天说话,李纲苦笑。
乐天回朝不过七、八日,刚刚回来便遇到汴都大水,忙于安置难民与灾后防疫,便是吃住也在灾民营中,故而对朝中之事并不甚清楚。
闻言,李纲面容上愤懑之色愈浓。
原来自己两月未在汴都,竟然发生了这些事。
“熙河路刘帅着实是受了童贯逼迫自震武出兵,而且着实是恃胜轻出败于统安,童贯有过,刘帅亦有过,枢密院又岂能摆脱干系!”做为当事人之一的乐天说道。
闻言,乐天一惊,暗道这李纲莫非是当官将脑子当坏掉了,徽宗赵佶若能听得人劝,朝政还能崩坏到眼前 这等地步么?
“去职身死又有何惧!”李纲冷笑一声,目光透过窗棂落在与太子争道的林灵素身上,“一个方外之人也能与国之储君争道,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在一旁倾听的乐天闻言,心中立时好奇起来,原来水浒上的梁山泊聚众起|义就发生在这一年,心中倒是生出了一瞻宋江等人风采,是不是和上所描写的那般一样。
陈凌元惊道:“李大人莫要多言,我等从未在奏疏中听闻群盗蜂起之事啊?”
听得李纲这般说话,乐天三人齐齐长叹一声。
身为御使,向朝中提意见是必修课。闻言陈凌元道:“在下愿意与李大人一齐上疏规劝陛下!”
说完,李纲将目光投向乐天,笑道:“之前李某一直以为乐大人是投机取巧之人,没想到乐大人足智多谋,于西北屡败夏人,更扬我大宋国威,乐大人乃国之栋梁,若随李纲一同上谏,怕也免不得落得外放的下场,眼下夏贼未平,国内群盗四起,朝中需要乐大人这等人物来守护江山社稷,故而不用与李某一起上谏了。”
这时,赵鼎言道:“赵某愿与李大人一同谏言陛下。”
……
当年范仲淹于仕途中连贬三次,每贬一次名声便大一次,三次之后天下无人不晓其大名,眼下李纲若再贬一次,怕是也快有范仲淹之名了,乐天在心中道。
“为何?”李纲不解。
对赵鼎之言,李纲不以为然:“纵是林灵素在扳倒蔡京一事上有功,但功是功,过是过,太子为国之储君,方外之人又岂能对太子不敬?”
随即又言:“太子殿下曾欲在陛下面前置林道长于死地,林道长又岂能束手待毙,二人狭路相逢,自然要相互不让了。”
“自然是真的!”赵鼎说道,随即将太子赵楷与林灵素生怨前后说了一通,令乐天三人倒也算是开了眼界。
看到林灵素化成的飞龙仙鹤,被太子殿下召来的佛家法师向徽宗进言道:此是伪术,不过是纸龙鹤罢了,容臣等做法,这些纸龙纸鹤立时坠地。
然而诵经的十四个佛家法师中,只有两人能念出咒语与林灵素相抗,余下的人皆面如死灰一般。
当林灵素将咒语念毕,那些在天空中飞翔的仙龙与丹鹤数量又加了一倍,几乎遮天蔽日。
那十二人番汉僧人俱都伏城颤抖,只有方才那两个能口念经文的僮人说道:臣能施咒于水中,使水不加热就可以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