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工厂 下 - 了不起的张志强 - 蜇明
第三十四章:工厂下
培训作业
上学的时候,有学校布置的作业。在工厂的时候,工厂培训,也会布置作业。
作业,是检查成果的一种方式。另外,作业,也是巩固学习的一种手段。
上了一二十年学,张志强对于学习和作业,有了自己的认识。无论是学校的作业也好,还是工厂的学业也罢,都能够完成。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有诀窍。这个诀窍,是需要摸索的。一天两天,只能学习个大概。
在学校的时候,尤其是大学期间,张志强对于作业有了重新认识。
读书的时候,每天都会布置一些作业。这个事情,是常见的,也是既成的。如果说学校里面没有布置作业,家乡那里也多少,有点说不过去。在学校里面,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写作业。这件事情,是每天都要进行的。张志强在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在数学作业的完成上,改变了态度。这其中有自己的因素,也有环境的因素。自己的因素,是张志强从心理上发生了改变。一件事情,一旦从心理上发生了改变,剩下的就是态度上的改变。态度上发生改变后,接着就是行动上的改变。如果抛开中间的环节,说心理改变,造成结果改变,也不为过。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张志强在数学课程学习上,有理想化改变为现实化。理想化,是因为张志强刚开始数学基础不错,认为自己在数学学习上,可以跟着老师的节拍走。在进入大学校门前,张志强的数字学习成绩就是不错。进入大学校门后,张志强按时上数学课,布置的作业,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完成。数学老师,是位女老师。年纪在三十五左右,黑色卷发及肩。穿着一身紧凑的衣服,看上去挺干练的。下身牛仔裤,上身短职业西装。她常穿的一双鞋子,是黑色高跟鞋。走在教室外边,坐在屋里的学生,就能听到有节奏的咔咔声。老师的个子一般,普通话。上课的时候,张志强认真听讲。过了一段时间后,也就是到了年底的时候。学校进行了考试,结果出来时,张志强不及格。在大学里面,考试不及格,也就是所谓的挂科。挂科以后,张志强自然对数学学习不再感兴趣了。原本就只有一年学习数学的时间,加上没有了学习兴趣的存在,造成学习时间更加的短暂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在工厂也好,还是在学校也罢。没有了兴趣,自然不会有太好的成果和结果呈现。
在学校里面,张志强对数学课没有了兴趣,结果就是不听课了。没有了兴趣,再去写作业的时候,张志强也不怎么动脑子了。遇到数学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张志强多是应付了事。作业布置的也不多,宿舍里面,也有人喜欢自己去做。宿舍里面,李济的学习不错。在作业这方面,张志强也经常去抄他的。抄完李济的作业,有时候李阳、何明,张朋都会拿去看看。张志强宿舍里,只有他和李济带着眼镜。其他的同学,都没有戴眼镜。宿舍里面,学习上,也只有个子最高的李济最用功。张志强以前学习也用功,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态的转变,改变的不再用功了。他的心态,已有最初的用功,改变为能够不挂科就好。而事实上,在大学三年的时间里,张志强也只有一次挂科。那次挂科,还是大学一年级的数学课。挂科以后,张志强就和李阳、何明,张朋多在一起了。这个多在一起,是下课了后,多在一起写作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