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家里的故事 中 - 了不起的张志强 - 蜇明
第十九章:家里的故事中
邻居
杂货店生意,和馒头店的生意,是不同的。
馒头店的生意,有一定的规律性。属于那种,自产自销式的生意。论规模,是小作坊式的,小规模的生意。投资的本钱,不用太多。收益程度上来讲,收益不多也不少。属于那种,既饿不死,也撑不着的生意。与馒头店生意相比,杂货店的生意就不同了。日杂生意,是一种进货售货,赚取中间差的生意。
张旭光家的西边,是黄一鸣家。黄一鸣家,是张旭光家的邻居。两家人,一家开馍店,做买馍的生意,一家开日杂店,做买日杂的生意。
黄一鸣的父亲,叫做黄将才。黄将才,这个人,也是一个脑子够用,在大队里算得上一个人物的庄稼人。在农村里,没有几个人,不是庄稼人。农村的特殊环境,当地的人均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地人均的消费水平。因为没有过多的消费支出,所以无论做什么生意,都会呈现出一种副业的景象,这样的话,许多做生意的人就离不开地。生活在农村的人,一旦离不开地,就会被理所当然的称之为庄稼人。庄稼人的称呼,是一种地道的称呼。庄稼人,在农村里,是对农村人一种恰到其分的称呼。生活在农村的人,对于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
黄将才,是大队里的信贷员。在镇上的邮政储蓄所,上班。邮政储蓄所里上班,不用经常在局里。平日里要做的,就是信贷,储蓄,开会,完成指标等工作。在邮局里上班,类似黄将才这样的人,一个大队里,都会有一个。平日里,在家。遇到有事的情况下,骑着车去镇上,把事情处理完就行了。每个月,有例行的会议。每一年的年底,会有一定的年底红利:一袋大米。或是几幅对联,几幅挂历……东西,都是好东西,实用的东西。
眼前的这座房子,盖了有些年份。当初盖房子的时候,是张志强家先盖了。张志强家房子,盖好有三四年的时间,黄将才家才盖的。留着的宅基地,黄将才家垫了些沙子。把房子的根厥给填好。因为黄将才家的房子,盖的较晚,所以每到夏天的时候,张志强喜欢到他家房子的空地上玩。夏天的时候,铺满沙子的宅基地上,那个小板凳,靠墙而坐,感受着傍晚的凉风,是一件惬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