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来自古齐的传说 - 梦寻古齐之迷谕幽魂 - 紫柳2014
我们继续行进在康山的路途中,快要走出康山的时候我突然听见头顶上有喜鹊喳喳的叫声,不禁心头一喜:喜鹊叫,喜事来。
今天好日子啊,喜鹊都高兴地欢呼雀跃。
而且我们越是往前走,喜鹊也尾随着飞来飞去,叽叽喳喳。
我伫足凝望:这些喜鹊黑嘴、黑脚、黑羽毛,肚腹下有一大块白色羽毛,翅膀下有一条白色的羽毛,长长的黑尾巴随着叫声上下摆动着,活像音乐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
那只喜鹊看上去根本不怕人观摩,瞧它那神态自若、激情高昂、自顾自地唱着歌谣的样子,多么高傲;使我不解的是,喜鹊大都喜欢成群活动,一般十余只或数十只为一群,穿梭于树林间,像出神入化的游击队似,骤然成群飞向这里,又突然飞向别处。
遇惊吓时便一哄而散。
而眼前那只喜鹊为什么一反常规,离开群体玩起了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游戏呢?
怀着一颗探究的好奇心,我不由地走向林间深处,惊扰到一大群喜鹊在槐树林间飞来飞去,一边飞,一边鸣叫;而且在我越靠近时鸣叫的频率就越加厉害,声音都有些嘶哑,那种急切地焦虑感,试图想阻止我不要前行。
真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要这样?
于是我赶忙转身喊笑乐神他们过来:“这里有好多的喜鹊。”
首先跑过来的是孟二狗,和齐地仁。
这一段路走来我留意到他俩一直在一起,形影不离,时不时说几句话,声音很低别人根本听不清说的什么。
望着这么一大群喜鹊,孟二狗不禁惊讶地叹道:“它们在干啥?是不是又要下雨?听说喜鹊喳喳叫便是下雨的征兆。”
齐地仁却说道:“我们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清晨喜鹊一边跳跃,一边发出婉转的叫声,是晴天的征兆;如果它叽叽喳喳乱叫,鸣声参差不齐,则是下雨的征兆;如果喜鹊忙碌地储存食粮,则预示着不久将是阴雨连绵的天气。听它们现在的叫声好像有点乱,莫非真要下雨?”
说着他抬头望了望万里无云的蓝天,接着说道:“大晴的天哪来的雨啊!”
随后便说起当地有“‘喜鹊叫,喜事到’的谚语。人们称喜鹊为“报喜鸟”。老人们也叫它“好心鸟”。尤其是到了农历7月7,大家在门前树荫下纳凉,总会说起喜鹊架桥让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说得一波三叹。似乎有说不完的意味------”
笑乐神打断了他的话:“说起报喜鸟来,我倒想起一件事。据说唐朝末年,南康人黎景逸,家门前的树上有个鹊巢,平日里他常拿米饭喂巢里的鹊儿,时间一长,人鸟便有了情感。后来黎景逸被屈枉进狱,遽然一天他喂饭的那只喜鹊便飞来落在狱窗前欢叫不断,好像传话的样子。就在这一天,街头上的市民们便奔走相告:‘有大赦将到。’不久,官府追问这消息从哪里传出的?被查问的人都说:‘我们在路上,碰到一个穿黑衣白襟的人,就是他说的。’三天后,大赦之诏,果然传出。人们这才知道:穿黑衣白襟的人,就是喜鹊,消息是它传送的。”
难道这些喜鹊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我皱紧了眉头,会告诉什么呢?
这么想时突然我发现前面槐树下有一只喜鹊,扑棱着翅膀欲飞,却怎么也飞不起来,好像受了伤的样子。
我不由得上前,弯下腰捡起那只喜鹊仔细察看,它究竟伤到了哪儿?
突然传来翅膀欲飞的扑棱声,我循声望去,却见一旁槐树上有一只鹞鹰瞪着大大的眼睛,居高临下地盯着我手里那只喜鹊。
难道这喜鹊是被它捉伤的?
据说这种鹞鹰非常凶猛,背灰褐色,腹白色带赤褐色,靠捕食小鸟为生,有时也会像大鸟、蛇发起攻击。
它有着一双最为锐利的眼睛,是所有动物无可比拟的;鹞鹰主要以田鼠为食。
然而田鼠的洞穴隐藏在草丛下极不容易被发现,但是田鼠尿液中的红外线却十分耀眼,从而使鹞鹰可以根据尿液的痕迹,轻而易举地从几千米的高空中看到田鼠的藏身之地。
它不只拥有如此锐利的眼力,还拥有足智多谋的智慧,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等待,更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才能不被发现监视到所涉猎的对象。
“真可谓神鹰。”
我由衷地感叹道。
话说到这里,笑乐神便插嘴道:“没错,鹞鹰的确足智多谋。为什么这么说呢?据说战国时期魏国的魏公子无忌,也就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厘王的弟弟,魏昭王死后,魏安厘王继位,封魏公子无忌为信陵君。有一天,魏公子无忌正在吃饭,有一只鹞鹰追着一只斑鸠,飞到公子无忌身边。公子无忌便把斑鸠遮蔽起来,然后将那只鹞鹰赶跑了。等鹞鹰飞走后,公子无忌就把那只斑鸠放了。谁知道那只鹞鹰藏在不远处的房檐上等候着呢。一见斑鸠出来,就刷地扑下来抓住它给吃了。公子无忌亲眼目睹了这个不愉快的事,便埋怨自己说:斑鸠遇了难来投奔我,而我却没能保住它的命,想来怎么对得起它呢?于是他十分愧疚,一天都没吃饭。 第二天,他的门客们给他逮了几十只鹞鹰送来让他发落。 公子无忌却说:‘害斑鸠的只有一只鹞鹰,我哪能不分青红皂白乱杀无辜?’ ‘那怎么办?’门客们呆愣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候他噌地拔出宝剑来,指着那些鹞鹰说:‘没吃斑鸠的你们冲我叫一声,我就会放了你们。否则------尽管下面的话没说出来,那些鹞鹰似乎领会到了他话里的意思,便真都‘嗷嗷’叫了起来,只有一只低着脑袋不出声儿。那没什么好说的,凶手就是它了。于是他就把那只鹞鹰宰了,其余的全部放了。’”
这个传说,想必是说鹞鹰有多么足智多谋;更重要的也是夸公子无忌心眼好。
也有人这么说:齐国公冶长是著名春秋末期孔子72贤弟子之一。
公冶长喜欢周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他去临淄城南的牛山踏青赏景,途中突然听到一只鹞鹰在嘎嘎地叫:公冶长,公冶长,牛山有只死獐,你来吃肉我吃肠。
这样公冶长不禁加快了步伐,到了那里果然找到一只獐,他却并没有把肠子拿给鹞鹰吃。
因此鹞鹰便怀恨在心,想法子一定要捉弄他。
事后没过多久,那只鹞鹰又像上次一样来通报,公冶长又像上次那样跑往牛山上去,远远地见到一群人围在那儿,议论纷纷。
公冶长以为人们围在那儿看死獐,怕被别人抢走,所以老远就喊:那是我打死的!
是我打死的!
等他跑过来一看,竟然是谋杀案的一具尸体。
这样,围观的人便将公冶长扭送到官府去。
县令问到底咋回事?
公冶长有口难辩,只好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
但县令不相信他懂鸟语。
刚好这时屋檐下有只鹞鹰在嘎嘎叫,而且声音很急促的样子,县令就问公冶长:如果你懂得鸟语,能听懂这只鹰叽叽喳喳叫的是什么?
公冶长仔细听了好一会儿,然后说:那只鹰说东乡有一辆车翻了,车上的粟米撒了一地,叫大伙儿赶快去吃!
县令便派人到东乡去考察,果真如此,随后就放了公冶长。
”
类似于这种传说很多,其实意思都大同小异。
我们先不管这些传说对哪个人是贬还是褒,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的都是鹞鹰有多么足智多谋。
所以说,那只受伤喜鹊的一举一动都在鹞鹰的视线之内,只要它稍有逃脱之嫌的动作,便随时都会招来杀身之祸。
当那只喜鹊抬起头,发现头顶上的鹞鹰正虎视眈眈的盯着它,展开的翅膀几乎覆盖了头顶上所有的天空。
虽然喜鹊一点都不怀疑,对方绝对比自己强很多,因为鹞鹰本来就是地面上小动物的天敌,何况它已经受了伤,在这天生的优势面前,它显得有些无助。
但它并不认为在这场对战中,自己就一定会输。
当然畏惧还是不可避免。
看到地上那只喜鹊好像吓呆了,瞬间鹞鹰嘴角那一丝嘲讽的笑容似乎更加明显了:看你还能往哪里跑?
一双锐利的爪子闪着耀眼的蓝色幽光,而同样锐利的尖喙正凝着一丝冷笑,骄傲的望着那只受伤的喜鹊,好像它已经是自己的果腹之物一样。
让鹞鹰万万没想到的是,眼看就要到嘴的美食竟然被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的人给搅黄了。
当然那一刻,同时让我意识到那群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并不是冲我们来的,是因为鹞鹰啄伤了喜鹊,见自己的同伴遭遇鹞鹰的伤害,喜鹊们便拼命叽叽喳喳地前往营救。
这样我也助它们一臂之力,挥手撵走了那只仍不死心的鹞鹰,只见它依依不舍的撇下猎物,万般无奈的用翅膀扇起一阵狂风,直吹得可怜的那只受伤的喜鹊满地乱滚。
不管怎么样,却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望着眼前这一幕孟二狗便说道:“难怪昨天下山时看到地上有好几只死喜鹊,当时我还以为是人给打死的。
没想到罪魁祸首竟是这么一只鹞鹰!
”
在这里的山间林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现有死鸟什么的小动物。
齐地仁补充道:“其实鹞鹰可厉害了。
有一次我就看到过一场精彩的鹰蛇大战。
只见那鹰扑击而下,蛇躲闪了一下,鹰稍一回旋,轻松地将蛇抓住。
那条蛇便在鹰的爪子里疯狂地翻滚、扭动,总想顺势盘绕将鹰缠住。
但鹰这个时候已经抓着蛇飞到了高空,达到最高点时便轻松地将蛇放了下来,在我们人类来看,似乎它要放弃这场捕杀。
其实不然,当蛇从高空中落下地被摔了个半死后,鹰又来个360度的急转弯,急速从高空中俯冲下来将濒死的蛇抓起,随即便飞向了远方。
为了防止蛇再次反扑,鹰一边继续抓住蛇的头部和身体不放,一边不时地甩动翅膀,摆脱蛇的反扑。
当蛇的体力渐渐不支,完全失去反抗能力时才找个安全着落点开始吞食。
“其实对于鹰来说,蛇是一种十分危险的食物,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捕食者;它有着强大的攻击能力,即使对于它的天敌鹰而言也是如此。若要捕食到这样一个危险的目标,鹰最佳的方法就是一击命中,随后便将其置之死地,一旦一击不能必杀,与蛇陷入缠斗,鹰本身即会处于反被蛇攻杀的危险之中。在缠斗之中,虽然最后的结果通常是鹰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总有一些鹰不幸地葬身蛇吻之下。没有哪一只鹰敢保证下一个死亡的不是自己。”
“看来想吃掉一条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孟二狗说道:“看着不大的鸟儿,力气咋那么大。”
“骂谁呢?这么咬牙切齿。”
荷露皎不知道谁惹怒了孟二狗,竟招徕如此恶骂。
孟二狗回头瞟了她一眼,啥话都没说。
反正说了她也不明白。
一时间,我们都陷入了沉默,心里不知道啥滋味。
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脑子却一刻都没有停歇,时不时浮现出那只鹞鹰的影子,总觉得鹞鹰放弃食掉喜鹊的举动有些迷茫。
其实鹞鹰想吃掉喜鹊的欲念非常强烈,为什么却义无反顾地放弃了?
显然这不是鹞鹰刚强的性格。
据我所知,鹞鹰为跟人争夺一只鸟儿,会不顾一切使出浑身招数,不是用嘴叼就是用爪捉,不遗余力地攻击人的脑袋,直至对方头破血流双手抱着脑袋狼狈逃窜才罢休。
那么眼前的这只鹞鹰为什么在我轻轻一挥手,便扭头飞去?
或许它在暗示我们什么?
先是在梦中我听到的哀怨、凄惨、犹如哭娘的钟声,紧接着早上出门便听到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以为我们要伤害躺在地上已经被鹞鹰捉伤的同伴,歇斯底里地阻止我们的犯罪;没等我们缓过神来,便遇到鹞鹰的出现。
鹞鹰的出现使我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喜鹊的惊叫并不是冲我们而来,起码不完全是这个目的。
首先,喜鹊向我们发出求救的呼声;二来是警告鹞鹰不要再称王称霸,人类会惩罚你的犯罪行为。
而这个时候的鹞鹰却以为我们的出现,是为争夺那只已经被它俘虏的喜鹊,鹰口夺食。
然而,在我们恍然大悟明白了这一切,向鹞鹰发出不是它们所想象的那样的信息后,本来想与我们一决雌雄的鹞鹰,便一改初衷放弃了即将到嘴的美食,扭头远飞离去。
难道鹞鹰超乎寻常的举动,就是想让我们跟它那样学会放弃?
我知道那穿过千年历史隧道,源于庙钟传来的如此哀怨、凄惨的哭娘声,对我们下一步的行动实施,或许不是一个很好的征兆。
但是对我这个几乎占有世上所有欲念,而且比任何动物都强烈的多的人,又怎么会说放弃就放弃呢?
种种迹象可以表明,离我们此次探秘的目的愈来愈近,越是接近目标匪夷所思的怪事就会纷至沓来。
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说实话,我真的不可而知。
赶了一天的路,我们大家都有些疲倦,无精打采地望着已近傍晚,残留在天空的一缕夕阳的余辉,便想找个地方好好歇息一下。
也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一头庞大的、像黄牛一样的动物,从我身旁刷地闪过,当下我怔在了那儿,迷茫地望着那个窜入山林的模糊背影。
你们看到了没有?
待我缓过神后对笑乐神说道:“好像有头牛窜过去了!”
笑乐神懵懵懂懂,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孟二狗却开了腔:“好像我也看到有个东西打这儿噌地跑过去,到底啥东西没看清楚。”
显然孟二狗在瞎搅合,唯恐天下不乱。
笑乐神便责怪道:“看不清就不要说胡话。”
孟二狗不服气,脑袋一歪,嘴一撇,说道:“这回真没瞎说。”
笑乐神便笑道:“真没瞎说?那你说说,刚才看到的是啥动物?”
他咄咄逼人的目光直盯着孟二狗。
“我说过我没看清楚,真的,就是从我眼前一晃,跟猴子似刷地就过去了。”
“那你们呢,看见了没有?”
笑乐神把目光转向我们几个,却看我们没有吱声,便以为都看见了,“既然你们都看见了,那谁能说出是什么动物?”
说完,他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
他想了很多,但始终没能想出让自己满意的结果,于是,他便问荷露皎和赵倩茹看见没有?
在他的心目中,两个女同志总不会像孟二狗一样满嘴里跑火车,睁眼说瞎话。
本来已被我们所说的似牛非牛的动物闹得胆战心惊,笑乐神这突如其来的质问,更使她俩陷入了雪上加霜的困境。
瞬间两人脸色蜡黄,荷露皎傻了似地冲着笑乐神一个劲地直摇头,说话语无伦次:“不――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
赵倩茹倒还算平静。
城里女孩子真像别人所说得那样胆小如鼠,这事先前齐地仁根本不相信,以为别人在嘲讽城里女孩子,眼下目睹后才确信无疑;何况只是听这么一说,就吓成了缩头乌龟,若真遇上传说的魔鬼,还不知吓成啥样?
于是他轻轻一笑:“那是一头牛,但不是一般的黄牛。”
赵倩茹还是有些疑虑,问道:“你啥意思?啥叫不是一般黄牛?”
齐地仁说道:“或许那就是传说中的神牛。很早很早以前曾出现在牛山上过。”
赵倩茹更是不敢相信,世上哪有什么神牛。
由此而推论,刚才闪现的那个庞大动物一定就是那头传说中的神牛。
笑乐神一听,马上便提起了精神,忙问道:“到底什么牛?跑到哪儿去了?”
齐地仁回答道:“去了牛山。”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确见前面原野中有座突兀的山峰。
顿时我的眉头皱了起来:“牛山?”
虽然我这一神情十分微妙,却丝毫没有逃过笑乐神锐利的眼睛,他心里马上产生了疑问:“是不是觉得这牛山挺神秘?”
我瞟他一眼,鄙视地一笑:“我倒觉得我们都挺神秘!”
笑乐神一怔,随即瞪大眼睛,迷茫地看着我,问道:“啥意思,怎么我们挺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