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父子 - 重生之完美人生 - 水晶遇到阳光
学校的时光,就李伉每天白天听听课,傍晚帮王玲珑练习普通话,偶尔和胖丫头逗斗斗嘴的过程匆匆的溜走了,转眼到了周下午,放学铃声一响,他就拉上马军,从车棚里推出自行车,急匆匆的往家赶去,以至于马军路上不得不努力蹬着自行车,好使自己能够赶得上李伉。
到了村里,李伉和马军打了声招呼,就各自回家了。李伉到家时已经快七点了,李伉进了院子,就大声喊道:
“妈。”
刘梅从北屋走了出来,笑着说道:“小伉回来了。”
“我爸呢。”李伉没有看见自己爸爸,所以不由问道。
“屋呢,把车放好,进屋。”刘梅答道。
“喔。”李伉答应了一声,就往西屋放车去了。
李伉放好车,进到北屋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爸爸妈妈正坐北屋的客厅里的沙上看着自己。
“爸、妈。”李伉叫了声。
“儿子过来,给我说说留级了到班级怎么样。”李建国看见自己儿子走了进来,就关心的问道。
李伉走了过去,也坐到沙上,把自己这一周学校经历的事情有选择的给爸爸妈妈说了一遍,当然重生这件事情肯定是不能说的,只是说自己已经长大了,知道努力学习了,还提到老师表扬他了,而且还和王玲玲做了前后桌。
李建国和刘梅听到自己的儿子学校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而且还和学校第一名王玲玲做了前后桌,也十分的高兴,但是两人还是从李伉刚才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现了一些儿子的变化。管李伉努力使自己说话的语气和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的身份相符合,但是骨子里的那种成熟还是被养了自己十几年的父母察觉到了。
“小伉,你学校没生啥事。”刘梅不知道李伉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担忧的问道。
“没有,我学校的时候白天认真听讲,晚上认真睡觉,是牙口好,胃口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李伉做了个夸张的表情,试图转移父母的注意力。
“呵呵,你这孩子,就知道顽皮,哪里学的这些俏皮话。”刘梅被李伉逗乐了,见儿子不愿意说,也就没有继续追问。
“小强和三子哪里去了?”李伉没有看见自己的两个弟弟,就问道。
“他们俩和一帮同学出去玩去了,整天就知道玩,也不先写完作业。”刘梅答道。
“小孩子就应该多玩耍,要不长大了,生活压力大了,想要玩儿也玩儿不成了。”李伉下意识的答道,答完就后悔了,这话可不像的话,而像一个饱经生活压力的年人说的。
果然话音一落,李伉就看见自己的父母用一种讶异的眼光看着自己,不由得挠挠了头,也没有辩解。
“小孩子家的,从哪里学来的大人话。”李建国笑道。
“有一次我路过一个老师的宿舍门口时,听老师聊天时说的。”李伉只好顺着爸爸的话找了个理由。
“爸爸,你的肚子还疼不疼了?”李伉一刻也没有忘自己爸爸的病情,不由问道。
“还有点难受,不过你老贵叔给我拿了点药,吃了好多了,快没事了。”李建国对于儿子还能够念念不忘自己生病的事情感到很欣慰。
“你明天要去城里进药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检查一下。”李伉就怕爸爸不拿肚子疼当回事。
“不用了,快好了。”李建国摆摆手道。
“爸爸,你一定要去。”李伉不由紧张的声音都颤抖了起来。
“这孩子,我说没事就没事,去什么医院。”李建国觉得李伉有些紧张过头了。
“爸爸!”李伉站了起来,大声的叫道。
“喊什么,坐下。”李建国不由的皱起了眉头,他没想到儿子反应会这么强烈。
但随后又释然了,拍了拍又坐下来的儿子的肩膀,笑道:“好了,我去就是了,儿子长大了,知道紧张你老爸了,看儿子一片孝心的份上,我明天到医院检查一下,也好让你和你妈放心。”
听见父亲这么说,李伉不由松了一口气,随后又对李建国道:“爸爸,明天你带我一起去,我想去书店买几本书。”
“买书?买什么书?”李建国疑惑的问道,他记得自己儿子自从上初之后从来没有主动要求买过什么书。
“我刚留级,有好多知识以前学的不好,现听老师讲课有些吃力,所以想买几本复习资料。”李伉说道。
“那好。”李建国听说儿子要买学习用的书,也就没有再问,直接就答应了。
刘梅这时站了起来,说道:“你们爷俩这说话,我去看看米饭煮好了没有,好了的话咱们就吃饭,不等那两个小崽子了,也不知道他们啥时候回来。”说完就出去了。
刘梅走后,屋里就剩下李伉和李建国父子两人了。李建国长了一张国字脸,脸上两道浓重的眉毛使整个人充满了阳刚之气。李伉长大后和父亲十分的相像,用李伉母亲的话说李伉就像和李建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不仅长得像,声音也一样。李建国是一五八年生的人,到一一年按农村虚岁的计算方法,才三十四岁,正处一个人一生好的年华,平时李建国的身体非常好,很少得什么头疼脑热。
李伉看着自己的父亲,想起了前世自己二年初和自己父亲的一场对话,就这次对话后,父亲被查出来癌症晚期,身体状况迅速的恶化,而自己那时年幼不懂事,也没有想到要去病床前哪怕和父亲说上一句话,直到父亲去世,甚至父亲去世那天,自己还学校上课,连后一面都没有见上,李伉长大后,每次想到这些,都觉得心里针刺般的疼痛,也愈坚定了今世要从死神手里把自己爸爸夺回来的愿望。
李建国见李伉直直的盯着自己,眼里流露出一种与他十五岁年龄毫不相称的悲伤,想起了刚才儿子的种种异常表现,感觉到留级后的李伉变化太大了,不由的担心问道:
“儿子,学校是不是生什么事了?”
“爸爸,你说我将来是考师范好呢,还是考高好?”李伉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下意识的想要把前世二年的那一次对话提前。
“你想上什么学校?”李建国没想到儿子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想上高,可是现好多家长都让自己的孩子报了师范,我怕你我毕业的时候也让我报师范。”李伉答道。
“那你为什么不想上师范呢,考上师范可是能直接转商品粮户口,三年毕业就安排工作了,上高万一你考不上大学,就得回家种地了。”李建国问道,那时一个商品粮户口对于一个农民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我觉得大学里的天地加广阔,而且我有信心能够考上大学。”李伉对父亲说。
“我不知道你刚留级,你的信心来自于哪里,但是你能够这样的上进心和信心,爸爸感到很高兴。”李建国看着自己儿子说道。
“不过你也要证明给我看,如果你不能拿出好的成绩来,一切都白搭,你可要知道,师范比高难考多了。”李建国有对儿子说。
“这次期考试我就证明给你看,我有商阳市任意挑选学校上的实力。”李伉拍着胸脯保证道。
“哈哈,你这小子,现你才上初二,考虑上什么学校早了点,先把你不及格的成绩提高了再说。”李建国见李伉信心有些爆棚,哈哈笑着对李伉说。
“我知道,呵呵。”李伉挠了挠头说道。
“儿子,不管毕业的时候爸爸是按照你的意愿让你考高,还是让你考师范,都是对你好,你要知道,世上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李建国道。
“爸爸,我知道,无论您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您也要知道,世上没有不爱自己父母的子女。”李伉眼睛有些湿润,低下头答道。
“呵呵,看来儿子真的长大了。”李建国看到懂事的儿子,不由欣慰的笑着感叹道。
就这时,刘梅厨房喊道:“米饭煮好了,你们爷俩饿了的话先过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