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流光 (二 下) - 烽烟尽处 - 酒徒
第二章 流光 (二 下)
“能不能给我看看你们小组的其他部分作业。。”紧盯着张松龄小组的火炮运用方案看了一会儿。 大队长陈辉抬起头。用商量地口吻要求。
“行。”张松龄很干脆地打开书包。从里边掏出一大本装订整齐的草纸。“都在上面了。你可以带回去看。明天早晨上政治课时还我。”
“我就在这儿看。”大队长陈辉迫不及待地将草纸本儿接过來。然后又迅速打开自己的书包。“我们小组的全部指挥方案都在这里。你们要是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拿去参考。”
“好。”张松龄也不客气。抓起陈辉的书包。从里边掏出一叠叠写满字迹的草纸。周围的组员们也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将几叠草纸瓜分干净。借着傍晚粉红色日光。认认真真地翻看了起來。
凡是进入第一、第二两个军事大队深造的学员。通常都來自对日作战的前线。或者为八路军的基层干部。或者为某支游击队的指挥核心。单独拉出任何一个人。对战斗指挥都不会陌生。大伙对着两个小组的作战方案仔细琢磨。很快就发现了更多的差别。有些地方。甚至采用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办法。充分体现出了两个小组对战争艺术理解的不同。
非但在炮兵的运用方面。陈辉所在小组和张松龄所在小组。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案。在。两个小组在进攻组织。火力分配、士兵配合等细节上。区别也非常明显。但是从整体上说。陈辉小组的指挥方案从里到外都透着一个“猛”字。非常讲究近战、快攻。又狠又急。一出手就雷霆万钧。而张松龄所在小组制定的指挥方案。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却充分强调一个“精”字。每个细节都经过反复计算。各个细节环环相扣。发动起來后虽然不会立刻要对手的命。但一记记杀招连环施展开來。却宛若水银泻地般流畅。让对手根本无暇破解。只能一步步被逼入绝境。
“这个........”大队长陈辉越看越惊诧。指着其中某一处细节。虚心地请教。“你们组对各种进攻火力的配合。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点儿。这边炮击刚刚结束。那边轻机枪和掷弹筒就要求运动到位。迅速对地方形成火力压制。同时担任掩护任务的几个小组还得定点清除顽固目标。为强攻小组创造条件。而强攻小组只负责选取路线迅速推进......”
顿了顿。他抬起手來擦掉额头上的油汗。“这。这得多强的训练程度啊。就在我们原來部队的模范连里头。也很难达到这种配合要求。”
“这是张队长提出來的。我们大伙开始也觉得有些困难。但是按照这种方法组织进攻。的确能最大程度减少我方士兵的伤亡。”众人立刻抬起头來。带着几分心虚的意味解释。
这是一句大实话。众人都是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文化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作战经验却一个比一个丰富。在最开始看到张松龄的设想之后。也觉得这个设想有些过于脱离实际。但是纸上谈兵。比得是谁给出的方案更为完美。而不是谁给出的方案更贴近现实。所以大伙讨论了一下之后。便接受了张松龄的设想。并齐心协力将其建设完整。
“战前制定计划。当然要努力以最精密方式來考虑。”听出大伙言语里的不自信。张松龄笑了笑。Www。。com大声补充。“具体临战时情况会有所不同。但往粗了调整。总比往精细处调整更容易些。此外。配合娴熟程度是能训练出來的。平素多流汗。战时就少流血。弟兄们的生命总比弹药宝贵。哪怕平素训练时花费大一些。也比他们上了战场后给敌人当靶子要强。”
“这个......”大队长陈辉低声沉吟。张松龄的某些观点。和他以往指挥作战的习惯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些观点却符合军校里边灌输的作战概念。特别是‘平素多流汗。战时就少流血’这句。乃为学校里每天都在强调的信条。几乎恨不得学员们将其刻进骨头里。令他想反驳鼓不起勇气。
“你们小组提出的方案。我刚才也粗略翻了一遍。两相比较。的确比我们小组的方案更切合实际。也更干脆利落。”张松龄想了想。继续说道。“但根据我以前跟日寇的作战经验。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他们的韧性非常高。士兵的训练程度、心理素质、枪法准头。也远在我军之上。并且极其擅长把握机会。特别是一线作战部队。如果按照你们小组那个方案。万一无法迅速将其击溃。双方就会在战壕前方五十米范围之内陷入胶着状态。咱们这边的损失将会非常大。”
“嗯。”陈辉用力点头。脸色微红。在他以往的作战经验中。有无数次三板斧沒能砍死敌人。然后不得不含恨撤离战场的先例。多到大家都有点儿麻木了。习惯于从敌我双方巨大的装备差距上找原因。很少考虑到。其实除了装备因素之外。士兵训练度不够。指挥者方案制定的太草率粗疏。也是导致战斗目标能否顺利的达成的重要原因。并且后两者弥补起來。远非缩短跟日军在装备方面的差距那么困难。
“我也觉得胖子说得有道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领导之所以让咱们來读军事课。目的不就是让咱们的指挥水平能提高一些么。”有一名叫黄盛的组员站起來。低声给张松龄帮腔。
“是啊。我以前在七一七团的时候。就曾经吃过类似的亏。原本以为三两个冲锋就能拿下鬼子的阵地。结果打了整整一下午都沒拿下來。我们团长最后只能抢在鬼子的援兵到來之前。带着大伙主动撤离。”另外一名带着明显江西口音的组员也站起來。低声补充。
“嗯。有些办法打国民党好使。打小鬼子就是力不从心。我在太岳根据地那边的时候......”其他组员也纷纷开口。给张松龄提供强烈的支持。
大伙越说越兴奋。不知不觉间。就把附近另外两个小组的学员全给吸引了过來。好奇地从大伙手里接过两个指挥方案。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认真比较。很快。后來者就自动分成了两派。一派引用学校的授课内容。对张松龄小组的方案表示绝对支持。另外一派。则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实际情况。成为大队长陈辉一边的“铁杆”。逐条批驳张氏方案中的谬误。
“问題是。咱们八路军哪來的那么弹药供给大伙挥霍啊。敲掉敌军火力点。你这里说至少需要四十枚炮弹。用迫击炮近距离补漏。每个遗留火力点儿还要浪费三发。此外。你还要把手榴弹朝战壕前面乱扔。不直接扔进战壕里头。张胖子。照你这种打法。得多少弹药才够打一仗啊。。”一名來自晋西北的游击队长。点着张松龄的方案。大声质疑。
“炮弹写得是最大消耗数量。具体作战时。也许用不了那么多。但是有备无患。”张松龄笑了笑。丝毫不以对方的质问为忤。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晋造手榴弹破片率太低。杀伤力非常有限。咱们边区造。甚至还不如晋造。与其冒着被对方击中的风险往战壕里丢。我个人认为。还不如发挥黑火药爆炸式烟雾大的特点。用手榴弹群爆來制造烟幕。掩护后边的队伍向前推进。当所有部队都抵达到战壕跟前。咱们这边的人数优势便能体现出來。无论是与鬼子对射。还是立刻发起白刃冲锋。损失都会降低许多。”
“恐怕到那时候。弟兄们手中也就剩下一杆空枪了。”另外一名來自冀中的游击干部不服。嘟囔着说道。
“那就白刃战呗。反正已经推进到战壕边缘了。干脆跳进去跟小鬼子刺刀见红。”沒等张松龄接口。他身边的组员抢着回答。
“那先前打出去的弹药。岂不是都浪费了。”有人还不服气。Www。。com继续大声质疑。
“沒不浪费。至少打掉了敌军中威胁最大的火力点。并且沉重地打击了他们的士气。”张松龄扭过头冲着说话者笑了笑。非常耐心地解释。
“消耗那么多弹药。就是为了顺利将队伍推进到战壕前。居然还说不浪费。张胖子啊。你到底是不是游击队的人啊。怎么我觉得连国民党那边。都舍不得像你这样大手笔。。”人群后猛地挤进來一个满脸刀疤的汉子。指着张松龄鼻子追问。
这话未必有什么敌意。但是着实问得非常沒有礼貌。张松龄心头立刻隐隐涌上一丝不快。看了对方一眼。淡然回应。“我觉得。人命总比弹药更值钱些。弹药打光了可以想办法缴获。可弟兄们牺牲了。就永远救不回來了。此外....”
将声音稍稍提高了些。他大声补充。“我來自察哈尔军分区黑石游击大队。Www。。com档案你可以去校办去查。我们那边。是有名的地广人稀。肯参军打鬼子的年青人难得。所以更要珍惜他们的性命。”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刀疤汉立刻羞得满脸通红。挥了下胳膊。大声解释。“我是说。我是说。你的这种战术根本不实际。不光是你。咱们最近学的很多东西。听起來满像那么一回事情。但拉到战场上。未必好用。”
这一炮。可是炸翻了半个学校。周围的学员们纷纷扭过头。冲着刀疤汉横眉冷对。“阎宝林。你又乱说话。”
“阎宝林。你怎么能这么说咱们的老师。。”
“阎宝林。要不然你來当校长算了。这不行。那不对。敢情这天底下。就你一个军事家了。。”
大队长陈辉见状。赶紧转过身。一把拉住刀疤汉的胳膊。“老阎。你又乱放炮。小黑屋沒蹲够是不是。”
随即。又陪着笑跟张松龄解释道。“胖子。你别跟他生气。老阎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嘴巴臭。沒把门的。但他的心眼很实在。打起鬼子來也一点都不含糊。你看他这一身刀疤。全是跟小鬼子白刃战时落下的!老阎。你还不赶紧给胖子道歉。学术之争。用得着你这么激动么。”
后两句话。完全是在给阎宝林找台阶下。而后者却不知道领情。先冲着张松龄鞠了一个躬。然后大声说道。“对不起。我刚才态度不好。请张队长原谅。但我还是觉得。你的战术不符合八路军的风格。倒是有点儿像小鬼子那边。老想着靠火力占便宜。”
“无论是谁的风格。只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我认为它就是好战术。”张松龄拿这种糙人沒一点儿办法。只好笑了笑。无奈地补充。
“那可不一定。小鬼子的弹药总比咱们八路军充足。”刀疤汉老阎根本不管别人的脸色。继续跟张松龄纠缠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