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与地 (二 下) - 烽烟尽处 - 酒徒
第三章 天与地 (二 下)
“我......”张松龄愣了愣。一瞬间真的有些委决不下。平心而论。八分区各级领导都对他不错。特别是他所在的二十四团领导。对他的各项谋划几乎是言听计从。此外。带领正规部队打鬼子。也远比带领游击队爽利。几个月來。无论大仗还是小仗。他都有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再也不像当年在草原上时。几乎每一仗都是游走于生死的边缘。
然而。只是短短一一两秒钟之后。他眼前就又出现了老队长王胡子的宽厚面孔。老人家在临终前那一个月。把一辈子积累的战斗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还手把手地教导他如何处理游击队的各项日常事务。如何应对外界和内部压力与挑战。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下争取胜利。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如何把黑石游击队这堆微弱的野火传承下去。直到有一天可以点燃整个草原.......
“我。我个人认为。我还是更适合去草原上工作。”抬头看着王远音的眼睛。张松龄带着几分歉意说道。“我喜欢骑马。喜欢天高地阔的自然环境。跟。跟黑石游击队的其他同志。关系也一直.......”
“我早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王远音摇了摇头。轻轻叹气。“老苏眼睛毒啊。早在数年之前就把你给霸占上了。我想挖他墙角都來不及。唉......”
张松龄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赶紧红着脸补充。“我。我在八分区这段时间。Www。。com日子过得非常开心。几位领导对我的器重。我。我也一直记在心里。但。但是我毕竟是察北军分区出來的。对那边......”
“行了。不用解释。再解释就虚伪了。”王远音迅速恢复了笑呵呵的模样。轻轻摆手。“既然你决定回察北。我和常司令员肯定要尊重你的意见。赶紧回去收拾一下吧。大后天就有一个主力营要到那边去帮助老苏巩固根据地。你可以跟着他们一起走。”
“您。您找我。就是这两件事。。”闻听此言。张松龄又是一愣。看了看王远音的眼睛。迟疑着追问。拿毕业证和决定毕业后去向固然都很重要。但也沒重要到刻不容缓的地步。而王政委却通知自己连夜赶过來。这与他平素了解到的王政委行事风格。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也差得太大了些。
“你小子啊! 心别这么细行不行。。”王远音迅速察觉到张松龄的狐疑。大笑着摇头。“还打算等你走到大门口。再把你给叫回來呢。嗨。让你弄得我一点成就感都沒有。好了。不跟你卖关子了。大后天不但有一个营的主力要开赴察北。同行的。还有二十一名从南方过來的学生娃。你的任务就是。从察北军分区带上一个排的骑兵。穿便装掩护这二十一名学生娃继续向北。穿过张家口。赤峰、黑石寨。一直将他们护送到锡林郭勒草原上的小吉林河岔口。到了那里。会有咱们的地下交通员接手。继续护送他们向北。”
“向北。”张松龄的脑子终于有点儿不够用了。瞪圆了眼睛低声重复。Www。。com
“嗯。是去苏联留学。学习工业设备的生产与维护技术。”对张松龄沒有保密的需要。八分区政委王远音点了点头。压低了声音回应。“中央一直认为。咱们国家近百年來。屡遭列强欺凌。统治阶级腐朽只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沒赶上工业革命大潮。则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陆续派遣一批有志青年到工业国家学习。准备在抗战胜利后。着手建设咱们自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这个想法。可真够长远的。即便张松龄这种受过正规高中教育的“知识分子”。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可惜自己早已经放下课本多年。要不然。说不定这回也能跟着一道去长长见识。
正在内心感慨不已的时候。Www。。com又听王远音继续说道:“不但苏联会派。英国和美国也会陆续派一些人去。原本这批人准备走绥远的。但是傅作义那边最近.....。喂。你小子在听我说么。别溜号。咱们把丑话说到前头啊。.你小子在路上可是得保护好了他们。否则。万一有人出了事儿。老苏即便再护短。也少不了你的三百大板。”
“是。保证完成任务。”张松龄听得心中一凛。立刻收拾起纷乱的心思。立正敬礼。
“必须保证。”王远音郑重还了个礼。低声强调。“去吧。回去后跟特务连里的同志告个别。然后回到我这里集合。需要带什么武器。无论是长短家伙还是子弹手雷。你都可以打报告。我全都照批。”
“谢谢首长。”张松龄赶紧又敬了礼。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然后小跑着出门。两天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用到和战友们告别上还真有点儿紧张。第三天一大早。他带着特务连全体战友赠送的日本军刀和战马。返回了晋察冀根据地八分区司令部。又耽搁了一天之后。与一众需要掩护的对象汇合。结伴向北而去。
这群学生娃年龄与他都差不多大小。家境在当地也属于相对殷实的层次。所以跟他小张连长。倒也能找到许多共同语言。特别是翻过长城时。听到张松龄随口讲述了几段古代典故之后。心中更是大生相见恨晚之感。围在张松龄的鞍前马后。七嘴八舌地询问。“张大哥参军前是学生吗。在哪里读的书。”“听您的口音。好像是山东人吧。怎么打鬼子都打到塞外去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刚才那几段故事。是《明史.食货志》里头的内容吧。您读过的书可真多。”
“不是多。是当年胡乱读书。读杂了。刚好记得这么几段。”张松龄摆了摆手。笑着自谦。看着这群青春洋溢的学生。他就好像看到了当年坐火车北上的自己。只可惜。这一路上。沒有人再组织他们唱《五月的鲜花》。
“能把明史看到这么细的地步。怎么可能是胡乱读书。。”年青学子们都容易较真儿。一位圆脸短头发的女生迅速从张松龄的话中找到了破绽。“张大哥一定是效仿了当年的班定远。不愿看山河破碎。所以投笔从戎。”
“是啊。张大哥一看就是员儒将!”另外一名來自汪伪占领区的女生眼睛忽闪忽闪。Www。。com充满了对英雄的崇拜。“与很多人。与很多人都不一样。”
“你见过我这么黑的儒将么。”张松龄被大眼睛女生话给逗乐了。笑着反问。从军这么多年來。他还是头一回遇到跟自己生活教育背景都非常相似的女孩子。本能地就愿意跟对方多聊几句。
“怎么。怎么会沒有。”大眼睛女生被问得愣了愣。不服气地辩驳。“明史里的常遇春。不是。明史里的徐达。不是。传说中的呼延庆。不是不是不是。传说不算。正史中的......”
“行了。杨柳。你别费劲了。史书上。怎么会记载武将的长相。。”其他同学见大眼睛女生举不出例子來。赶紧低声帮腔。
“怎么会沒记载。肯定有。只是我读书。不像。不像张连长那么细。所以。所以才想不起來。等有时间再去翻翻。肯定能找得到。。”大眼睛女生看着张松龄。越看。越觉得那幅古铜色面孔。充满了阳刚之气。连带着脖子和手背上的伤疤都神秘了起來。仿佛关联着一个个气壮山河的故事。
初春时节。头顶上的太阳略微有些毒。张松龄被日光和目光烤得面孔发烫。赶紧将头侧开一些。尽量不与大眼睛的目光想接。
谁料。这个明显害羞行为。反倒激起了队伍中其他几个女生的促狭心思。纷纷歪着嘴角。低声打趣道:“杨柳。你赶紧去找吧。翻遍史书。肯定能找到一个长得跟张连长差不多的英雄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是啊。实在不行。你自己写一部呗。”有人吐着舌头。把“写”字咬得格外清晰。
“你们。你们这些坏人。”大眼睛女生杨柳的彻底变成了桃花。举起拳头追着开玩笑的同学猛打。
“喂。。。喂。。。张连长。有人违反纪律了。殴打同学了。”女生们一边招架。一边冲着张松龄大喊。笑闹成了一团。
大眼睛杨柳虽然觉得跟张松龄投缘。却怎能经得起如此直白的玩笑。停住脚步。泪水在眼眶里來回打转。圆脸女生看到了。赶紧上前抱住了她的肩膀。大声帮腔。赶紧低声帮腔。“你别理睬他们。这些沒心沒肺的家伙。史书都是文人写的。当然不会把武将写得太具体。”
“我只是。我只是想说。儒将的形象。也不一定是白脸书生。”大眼睛又是委屈。又是害羞。偷偷看了一眼同样脸色发红的张松龄。低声辩解。
“当然了。肯定不是。”圆脸女生非常仗义地给大眼睛杨柳当同盟军。信誓旦旦地说道。“古代英雄天天骑在马背上。风吹日晒的。才不可能会真的像演义中那样。唇红齿白。面如傅粉。”
“呸。恶心。”大眼睛冲着地上。狠狠地啐了一口。破涕为笑。“那是戏子。怎么可能是武将。说书的人沒见过世面。所以把武将都说得像戏子一般。真正万马军中冲锋陷阵的英雄豪杰。怎么可能长成那种娘娘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