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34.猴子出山啦 - 权说西游 - 松魂

34.猴子出山啦 - 权说西游 - 松魂

唐僧很快就要走了,刘伯钦说我要送送你,唐僧当然非常感激啦,为啥呢,谁不希望有个保镖呢。不一会,走到了两界山,哈哈,大家都知道,就是五行山。刘伯钦就不走了,唐僧一听这话,滚鞍下马道:“千万敢劳太保再送一程!”看到了吧,唐僧怕的要死。伯钦道:“长老不知,此山唤做两界山,东半边属我大唐所管,西半边乃是鞑靼的地界。那厢狼虎,不伏我降,我却也不能过界,你自去罢。”

这里透露了一个细节,就是刘伯钦的身份。“那厢狼虎,不伏我降”,呵呵,都是一样的虎狼,怎么?过了一座山,那边的虎狼就厉害了?不是,我们前面说了,刘伯钦的外号是镇山太保。是不是这意思就是管理这座山的人!后文白骨精说过,“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

想想刘伯钦能够和妖精在这山中共生,而且还能叫镇山太保,有老虎精你还敢打杀老虎。好了,这就明白了。刘伯钦比妖精还厉害,但这就有个问题,刘伯钦就是一个猎户,打只小老虎啥的可以,但是有妖精他能打过吗?而且这山上还有好多组团的妖精。为什么就不把刘伯钦给打了,反而是承认了他镇山太保的身份?

对!他是受保护的,受谁保护?当然是神仙,想想寅将军是怎么回事,前文说了,他是太白金星派来的。就算不是派来的,请问你这些底层的妖精,见到太白金星你敢撒野吗?那么这里出来一个问题,太白金星的工作是干嘛的?我们想想前几次出场都干嘛了,好吧,诏安,联系妖精就是他的任务。而且他有直达天庭的汇报权,也就是说,只要太白金星说哪里的妖精得弄死,那玉帝就很可能派兵去围剿,他说哪里的妖精可以诏安,那玉帝就很可能去诏安。同时,他还代表着西方教的利益。

想想原著里孙悟空之前见到太白金星的举动。也是毕恭毕敬的,第二次上山诏安,那孙悟空依旧很有礼貌。孙悟空那是什么家当,尚且如此。你一个小老虎精,遇到太白金星敢怎么样?那真是太爷爷级别的人物。让你不能吃唐僧,谁敢吃?让你别动刘伯钦,你们这群妖精,谁敢动?你们这群妖精,告诉你,刘伯钦以后就是镇山太保,服不服?谁敢说不服呢?

所以,刘伯钦的靠山一定是有的,而且我们是不是可以做这样一个推测,刘伯钦家世代都在两界山做镇山太保。他们的任务就是世代守护孙悟空。虽然不是山神的称呼,却行使山神的权力!

继续往下说,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刘伯钦正要离开,就听有人喊,“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就是孙猴子!怎么救的孙猴子,我们就不说了,救了孙猴子,又给他取了个混名,叫行者。刘伯钦也很高兴,就回家了。

师徒俩往前走,又遇到一只大老虎。孙猴子一棒子打死。但这个举动把唐僧吓到了。唬得那陈玄奘滚鞍落马,咬指道声“天哪!天哪!刘太保前日打的斑斓虎,还与他斗了半日;今日孙悟空不用争持,把这虎一棒打得稀烂,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

孙猴子又将自己本事吹嘘了一下,不对,不是吹嘘,这个说得还是比较实际的。三藏闻得此言,愈加放怀无虑,策马前行。唐僧这下子就放心了。晚上到了一个姓陈的老头家。

孙悟空缝了个虎皮裙,对,这里是猴子自己缝的,不是唐僧给缝的。第二天又出发了,遇到强盗了,六个,我们看看叫什么名字。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大家看出问题了,眼耳鼻舌身意,合称“六根”,是心的外缘,能感觉六尘并形成六识。这一回题目是心猿归正,心猿是什么,就是指孙悟空,来看看开篇的诗: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看重点,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心猿就是佛猿。佛就是心。那么眼耳鼻舌声意是心的外缘,那是不是就说明是孙悟空的外缘?而且孙猴子初成佛家,眼耳鼻舌声意也属佛家的。那么这六个究竟是哪颗心的外缘?不用多说了,就是孙悟空。因为他是心猿、也是佛猿。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

前面我们说了,孙悟空可以用毫毛变诸物,便成了瞌睡虫就能真的让人睡觉。他变出来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不是假的。那么变出来六个人,也是可以的。同时,我们看,把六个贼打死了,受益者就是孙悟空,得到了衣服、盘缠。这是什么?“心佛从来皆要物”。可以说我曲解内中含义,但在书中以此隐晦孙猴子的做法也很普遍。没什么好说的。

回想下题目,六贼无踪,指的是什么?六贼是孙悟空的外缘,充当着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为什么,别忘了,孙猴子昨天还在五行山下被压着。因此他需要外缘来为自己做事,更何况孙悟空本来就有这本事。何乐不为?现在放出来了,那么外缘就可以不要了,你们可以去死了。

但这里孙猴子和唐僧的矛盾就出现了,三藏道:“你十分撞祸!他虽是剪径的强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打死?这却是无故伤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早还是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乱打伤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

唐僧这个话就有点领导艺术了,先说道理,什么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但最终落到重点,怕孙悟空杀人连累自己!

不过这里我得为唐僧辩白一下。这个事儿,确实是孙猴子做得欠妥。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他本来就是这么做事儿的,齐天大圣,又有本事,杀个把人算啥?但是唐僧不一样,他生活在正常人类社会里,这是个正常的想法。无可厚非。

悟空道:“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哩。”三藏道:“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看,唐僧的反应是正常的普通人类的反应。但猴子就是很直接了,我不弄死他,他要弄死你。所以我得弄死他。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