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合围(四) - 龙啸大明 - 木林森444
?就这时, 士朝璘又派来了一名传令官,来催促三人立刻起兵, 这次来的,是士朝璘部下的一名亲兵头目,并且还带来了二十名士兵,表示如果三人再不起兵, 就立刻将他们拿下。
到了这个时候,三个人当然也就毫无顾忌了,于是李江先动手,抬手一刀,将士朝璘派来的传令官给砍死,而陈作伟、张鸿两人也马上下令自己的,将传令官带来的二十名士兵全部杀了。随后三人立刻下令全兵开拔,马上出营去向华军投诚。
其实这时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知道三人的决定,知道的只是三人的亲随士兵,一共也就只有三余人。其他人还以为自己这是出进攻华军的阵地的。
息县东面清军大营离华军的阵地大约有三里多的路程。等清军走出了二里多之后,有一名侦察兵先行赶去和华军的接应部队联系,而李江等人看看身后还沒有清兵追出来,这才下令暂停进军,并派下哨兵,然后招集全军的士兵,宣布了他们三人投降华军的决定。
其实这段时间的战事,耿仲明部的士兵都对阿济格的安排十分不满,而且现几乎所有的清兵心里都十分清楚, 这次派自己打这突围的第一战, 就是让自己去送死,因此听三人说要向华军投诚,基本上都没有人反对。因此李江、陈作伟、张鸿等人也十分高兴,立刻又向全军宣布了华军的提出的要求,命令全军一定要尊守,这支清军里的火铳兵人数极少,只有二多名,当下李江也下令,把所有的火枪全部都收陇起来,以防有人错误开枪,使华军造成误会。
这时哨兵赶来向他们报告,后面有清军追击上来了。
原来士朝璘见派去传令官之后,但久无回音,又打人来探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到了三人的驻地之后才现,三人早己带兵出营了,而空营留下了上一次派来的传令官以及士兵的尸体。
士朝璘顿时明白,三人这是要去投降华军了,这还得了,如果让阿济格知道,自己也有重大的任务,因此赶忙下令,亲自带领着士兵追击了出来。
李江、陈作伟、张鸿三人一听说清军追击出来了,也赶忙带领着士兵,又向华军的方向赶去了。好是这里己离华军的阵地很近了,因此走了不过一里的路程,就现了华军的接应部队。来的是第十一军的第七师。
因为这时清军己经追击上来,双方也来不及详谈,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清军依照约定,放下了所有的武器,然后继续向华军的阵地走去。而等他们离开之后,追击的清军也赶到近前,第七师立刻出击,向淸军动了进攻。
而李江、陈作伟、张鸿三人带领着降兵,又走了没有多远,终于赶了华军的阵地,这时华军阵地上已经沚出了一道通道放行,并且有人过来,带领着他们赶到指定的驻扎点去,不过降兵通过的时候,左右两侧均有荷枪实弹的华军士兵守卫,以防不测。
等他们到达了指定的地点之后,按照华军的要求停驻,华军也派遣了一个团的士兵监视他们。当然李定国也接见了三名降将,对他们的起义行动表示了赞扬,并且再三保证他们的安全,只是现战事紧急,暂时还顾不上对降军进行整编处理,因此请三人约束手下的士兵,不要轻举妄动,等战斗稍微绶和一点之后,马上解决降军的问题。三人当然也是受宠若惊,连连点头称谢,于是就这样华军的阵地后方暂时驻扎下来。
这时战场上,第七师己经和清军展开了激战,虽然士朝璘带出的清军有二万余人,兵力比华军多了一倍有余,而且华军也沒有排列阵式,进行防守射击,而是直接冲上去与清军进行短兵相接的作钺。
但现清军的全军都有些心散,因此交战之后,清军只和华军打了一个势均力敌,而且随后华军越战越勇,清军却有些后劲不足,竟然开始向后退却。而就这时,第二十军的两个师也赶来参战,这一下清军顿时抵挡不住,而这时战场上,又有一支清军向华军投降,结果清军被杀得全线溃败。华军也趁势追击,一举杀到了清军的阵地前。
这时清军本来是想动突围,因此阵地里的防守兵力并不多,加上还有败军前面开路,守兵也不知道该不该开枪射击,而就这么一犹豫的功夫,华军己经尾随败军的后面,杀入了清军的阵地,和清兵展开了白刃作战。
守阵地里的清军到是还想要抵挡一阵,但这时清军已是败兵如山倒山,根本就无法抵抗华军的进攻,很快就被华军杀得大败,放弃了阵地,向息县县城的方向逃窜。
而息县城里,阿济格正觉得时候差不多了,正准备下令,开始向西面动正式的突围,就这时,东面阵地的败军己经退到了息县的外围。
阿济格闻迅之后也不禁大吃一惊,想不到自己还没有动正式的突围,华军反而己经突破了自己的阵地,杀到了息县近前。现那还能再向西突围,只能先抵挡住华军的进攻,把息县守住才是当务之急。
好是这时清军突围的人马都己经准备好了,到是可以立刻出战,只是改变了方向,由西门转向东门,变突围为抵挡。幸好这一次出战的都是清军的精锐人马,而且又是作好了充份的战斗准备,因此出战之后,立刻就稳住了战局,挡住了华军的进攻。
双方激战了近三个时辰,一直打到了下午四时多,互相都损失了不少的兵力,而华军见清军的作战顽强,不能轻易取胜,也就收兵撤退。而向北线突围的清军也无法突破华军的防线, 也退了回来。清军的第一次突围,也以失败收场。连同投降华军的士兵,清军总计损失了一万二千多的兵力。而华军也阵亡了两千余人。
这时阿济格也知道了是由于原来的耿仲明部反水,导致清军的东面阵地失守,才使这次突围作战以失败告终,也不禁又气又恨,立刻招集众将,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有人认为虽然这一次突围失败,但清军别无选择还是应该继续突围,否则一但等华军的防线建立起来,就只能束手待毙了。但这个主张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因为第一次突围,是好的时机,这次突围失败,对清军的信心和士气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个时候,马上动第二次突围,未必就能取得成功。而且这时东面的战线推到了息县的城边附近,华军己经兵临城下,如果还不快。城外加紧修筑防地,先把息县守好,说不定不等清军突围成功,息县就己经先失守了。还有一点就是,这次突围战,出现了数支小股部队反水投降的事情,谁敢保证下一次突围作战,不会生这类事情,毕竟现的清军,还是以汉军占多数。这次阿济格出兵时的十万大军,汉军大约占了近万的兵力。
另外就是,清军现仍有救兵,只要坚守二三天,等尼堪、韩岱部的人马赶到救援,然后双方里应外合,就可以一举突围成功。而且以现清军的兵力和息县城里屯集的物赁,别说是等到尼堪、韩岱部赶来,就是等着多尔衮从开封救兵来,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因此阿济格也认为,现好的选择,就是留息县一带防守,等待援军。于是也立刻下令,全军就地加强阵地,固守待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