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登基建国 (二) - 龙啸大明 - 木林森444
其实王徳化和韩赞周制订的暂行太监制度确实还算不错, 而且只是仅限于皇宫内部的事务。并没有干涉朝政财务的权力。因此就是拿到內阁。或是参政院去讨论。也能通得过。毕竟这么大的皇宫, 需要足够的人员来管理。扩充一千名左右的太监。也并不为过份。
在明朝。太监来源主要是两个渠通。一是从俘虏和罪犯里挑选。净身之后入宫当差。另一个是自己报名。完全听凭自愿。
不过大部份太监都是通过后一条渠道进宫的。因为在明朝。太监还是一份比较有前途的职业。吃皇粮。Www。。com工资高。有正式编制。有养老保障和晋升机会。各种福利。连老婆都可以娶。可以说除了不能传宗接代以外。什么都有了。当然如果在宫里混出了头。则可以从子侄中过继一个来养老送终。因此一些生活贫困。难以维持的百姓。都自愿报名入宫。或是把自己家里的一个男孩送进宫里去净身。至少可以换来一家身活无忧。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原因。走投无路。只好进宫去当了太监。最著名的九千岁魏公公就是自己报名成为太监中的光荣一员。
到这个时候。太监制度在中国己经存在了几千年。这些情况历朝历代都有。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大臣们对皇帝的要求。只是严禁一让太监干涉朝政。但对太监制度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异议。没有人会向朝廷建议。要求彻底取消太监制度。包括现在的南京政府在內。谁都认为有太监存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商毅在称帝之后。启用太监来管理皇宫里的事物。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只有商毅除外。这一点在很久以前。商毅就已经想好了。一但自己称帝。那么首先要确定的几件事情中。废除太监制度。就是其中之一。不仅自己不用太监。而且包括自己的孑孙后代。也都禁止启用太监。Www。。com
商毅对太监本身并没有什么偏视。而且明朝的太监。也不全是坏人。其中也有相当一部份太监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如世界公认的航海家郑和。但太监制度绝对是一项落后、愚昧而残忍的制度。说明了就是中国的皇帝怕自己带绿帽子。而通过残害他人身体的方式。来达到对后宫的有效控制。但在商毅看来。如果没有做种马的本钱。就别找那么多女人。
因此对王徳化和韩赞周经心编写的太监制度。商毅根本就没有看。直接撕了。同时又招集內阁的成员。正式告诉他们从此以后。彻底取消太监制。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现有的太监还留在皇宫服务。一直到他们终老为止。但绝不许再招募或是引入新的太监。等这一批太监都老死之后。太监制度也就彻底终结了。
以后皇宫里的管理和工作。将成立內务府来付责。全部使正常人。并属于正常的官员编制。当然内务府的俱体制度还要慢慢制定。现在先把原来王府的人员全部都带进皇宫里。依旧各付其责。只是都进升了一级。
虽然商毅平时的生活并不算奢华, 但毕竟身份地位都不同, 而且也是家大业大, 王府里面的人员总计也超过了三百口, 仅管理人员就有大总管、总管、管事、执事、掌事等五级。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共计有五十多名。另外每个妻妾的身边也都有十几名家人伺奉。男男女女。年长年幼都有。这还只是算王府的从人。不算卫兵。当然以商毅的身份地位来说。也己算是最低的标准了。
因此把王府的人员都带进皇宫里。一来是可以充实皇宫里的人贞。二来都是熟人。使唤起来也方使顺手。由其是众妻妾身边的伺奉家人。大都是跟了她们好几年的人。也都互相习惯了。
当然就算是把王府的人员都带进皇宫里。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但相对于皇宫来说。依旧还是地广人稀。空着的位置还是大片大片。而商毅则下令。将空余的宫殿、位置都暂时封闭起来。等以后宫里的人员増加。再逐步开放。而皇宫里的守卫。则是和王府一样。从中华军中抽调家庭出家好。政治合格。根红苗卫的士兵。组成待卫军团。来保卫皇宫的安全。
不过在听完了商毅的决定之后。几名内阁成员却都十分震惊。因为这确实是谁也没有想到。
虽然说商毅称王之后。并没有任用太监。但那时商毅毕竞还没有正式称帝。大家都认为这不过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商毅做出的一种姿态。表示自己并没称帝的野心。或是不会重用太监。或是依然保持贴近官员臣民的态度。总之绝没有人会猜得到。在商毅称帝之后。真得会把太监制度彻底废除掉。不过在震惊之后。人人也都对商毅感觉到由衷的敬服。毕竞这是彻底断绝太监干政的最好办法。同时有人还认为。仅此一条。商毅就足以超过历代以来。所有的圣贤帝王。
当然现在只是和几名内阁成员通个气。正式向天下公布。彻底废除太监制度。Www。。com还是要等到商毅称帝之后。才能以国家的正式文件形式公布。
除了太监制度之外。在称帝之前。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国号和年号。
其实对于国号。有不少官员提出一些建议。有人就建议以“夏” 为国号。虽然这是一个以前曾经使用过的国号。但这并算什么。以前的晋朝、后周、宋朝都是以前用过了国号。而因为“华夏”是中国的古称。而且夏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因此用“夏” 做新朝的国号。也很合适。
当然大多数人都还是倾向于使用一个新的国号。Www。。com建议的字有“瑞”“ 安” “华” 等等。还有“泰” “德” 。甚致有人提议。既然中国是天朝上国。那么不如就用“天”为国号。皇帝可以称为天皇。硬是看得商毅一脸的黑线。致于年号就更多了。甚至连“康熙”“ 乾隆” 什么的。居然都出来了。也把商毅吓出一身冷汗。难到这些官员里面有穿越的同行吗。
不过随商毅时间较长的官员都清楚。商毅很喜欢“中华” 这两个字。在所有的正式文件里面。几乎都是用“中华” 这个词代指中国。连军队的名称也使用这个词。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虽然说这是商毅有意淡化明朝的概念。但也说明商毅对这个词的偏爱。因为有汉语的词汇里。可以找指中国的词语还有许多。因此新朝的囯号很可能就是“中华” 这两个字。
虽然按传统的观念。国号都是一个字的。因为中国的传统。尊称用字越少越好。一字王爵就要比二字王爵高贵。当然在死了以后。用字越多越好。但大臣们都清楚商毅的性格。绝不是一个喜欢尊循传统的人。而且己经做过了不少有违传统的事情。比如刚刚取消的太监制度。还有早些时候。在科举制度中加入了自然学科等等。当然商毅对这些传统的改变。都算是向好的一面发展。并不是胡作非为。
而国号用一个字还二个字。其实并不是大问题。没必要为此斤斤计较。说得极端一点。这江山就是商毅的。因此国家叫什么名字。还不是商毅说了算。就好像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一样。那怕是叫阿猫阿狗。也是人家的家事。别人也没有插嘴的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