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清廷的新年 - 龙啸大明 - 木林森444
南京的新年是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渡过。而北京的新年。却是一片萧肃的北风。
在新年以前。金昌运派出的使臣来到了北京。把中华军跨海进攻朝鲜的消息传到了清廷。
虽然这时清廷己经得知。中华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基本平定了南方的各势力。就连远在云南的大西军余部都己经收服。尽管比清廷的预料的时间要快一些。但总体来说。清廷对这一结果并不觉得太意外。毕竟对中华军的战斗力。清廷是体会最深的。而清廷最初对这一结果的时间预计。也不过是两年而已。
因此在半年以前。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清廷就开始向关外转移财产。有些八旗贵族在关外还保留着一定的资产。主要是土地和宅院。因此重点是转运财产和包衣。这一部份基本都是大贵族。最差的。也是当过各旗的甲喇。或者是在清廷中出任过比较重要的官职。才有足够的实力在关外保留一部份财产。但绝大多数中小贵族。由其是清廷入关之后才得以晋升的贵族只能在关外重新置地购产。结果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关外的土地猛翻了六七倍之多。
而清廷的皇室当然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土地。因为在盛京还有清廷的皇宫。Www。。com虽然在中华军突袭辽东的时候。把盛京的皇宫烧了。但一是并未完全烧毁。还保存下了一部份建筑。二是这几年时间里。又重新修整过一番。大体恢复了七八成。因此福临也将一部份皇宫和内务府的财产。也都运回盛京去。
同时为了在退回关外以后抵挡中华军的进攻。褔临又下令。在辽东半岛南部的沿海地区加修炮台、工事、城堡。以防止中华军再次跨海登陆。并且又在从山海关到锦州、关宁一线。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这是准备抵挡中华军从陆路进攻。因此也可以说清廷上下也基本都做好了准备。只要中华军一开始北伐。就立刻向关外撤退。
但福临却万万也没有想到。中华军竟会从朝鲜下手。因此再接报之后。福临也立刻下令。招集文武官员议事。当然讨论的不是是救援朝鲜。而是怎样才能保住辽东。这不仅仅是清廷的老家。而且也是最后的退身之所了。
众大臣到齐之后。福临也当众告诉给众人。结果众大臣们也都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话来。
因为只要是对辽东地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朝鲜紧邻辽东半岛。Www。。com隔鸭绿江相望。边境线长达千余里。而且由于朝鲜的兵势不强。又己经臣服于清廷。因此清廷在鸭绿江沿岸的防守十分空虚。如果中华军从鸭绿江渡江进攻辽东。清军将根本无法扺挡得住。
而且中华军一但渡过了鸭绿江。可以分头攻击盛京、建州、吉林等地。整个就都在中华军的兵锋之下了。盛京也不是避难之所了。这一招釜底抽蔪。确实是太厉害了。
而现在清廷本来就兵力不足。现在所有的军队都用在守卫北京和辽东半岛的南部沿海地区。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部队来守卫鸭绿江沿岸。另外清廷的大臣们也都知道。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对付中华军。不是光凭人数就可以。如果没有足够的火器。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再多的人也沒有用。只能是给中华军当靶子使。但现在不仅是没有足够的军队火器。就连修筑工事也来不及了。
结果一连议论了三天。也没有议论出一个结果来。而这时在平壤城里逃脱出来的败军也回到了北京。告诉清廷。平壤己经失守。金昌远已凶多吉少了。
虽然这时清廷还不知道。朝鲜己经派出使臣到南京。向中华帝国表示臣服。但也知道。平壤失守。金昌运亡灭。也就意味着朝鲜已经彻底被中华军征服。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而接下来。中华军必然会针对清廷出兵。清廷的退路巳经被中华军切断。清廷难到就只能在北京坐以待毙吗?
虽然接下来就到了新年, 但现在清廷上下, 谁还有心情过年, 而那些将财产转移到辽东的八旗也都一片茫然, 不知该如何是好。而整个北京城也都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
而福临这时也又悔又急。如果早知是这样。当初与南京议和的时候。就该答应南京的条件。让出北京。退回到关外去。至少也能把中华军稳住几年。就算中华军仍然会进攻朝鲜。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但这时清廷也可以坐镇盛京。从容的布置辽东的防御。总好过现在首尾难顾。进退两难。
因此就在大年三十这在一天晚上。福临一时肝火攻心。在皇宫里大口吐血。终于病倒了下来。连第二天的新年朝会都不能出席了。只能让郑亲王济尔哈朗和肃亲王阿巴泰一起主持。
毕竟现在福临才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尽管以前受制于多尔衮。只是做低一个傀儡皇帝。但因为朝政大事都由多尔衮一手操办。而且那时的清廷。还是形势一片大好。因此也用不着福临来操心。Www。。com而多尔衮死后。福临虽然得以亲政。但面对的却是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摊子。而且这一年以来。局势不断没有好转。相反还每况愈下。这样巨大的压力。确实不是这个年龄的福临能够承受得住的。结果福临也被弄得心力交粹。终于病倒了。
而皇帝病了。更是让清廷上下惶惶不安。满汉大臣们一个个都愁容满面。没有一点笑容。这一整个新年。北京紫禁城居然都笼罩在一片悲伤的气氛中。简直就是形同考丧一般。
在征月初五。郑亲王济尔哈朗领衔阿巴泰、博洛、尚善、范文程、洪承畴等人上书朝廷。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建议清廷可以退到蒙古哲里木盟去。然后集合蒙古各盟的力量。和中华帝国相抗。
经过了几天的调养之后。福临的病情也稍好了一些。看了大臣们上奏的建议之后。福临也沉思了起来。退到蒙古。确实是清廷最后一路了。而且这也是一条前途未卜的道路。
蒙古哲里木盟一共有四部十旗。以科尔沁部为盟主。也是与清廷关糸最为亲密的蒙古部族, 皇太后、庄太后、还有福临的皇后。都出于哲里木盟的科尔沁部。另外科尔沁部还和不少的满族贵族有联姻关系。现任的科尔沁部首领乌克善。是庄太后的亲兄长。同时也是福临的老岳丈。受封为清廷的卓哩克图亲王。这一层亲属关系还算是比较可靠的。因此如果退到哲里木盟。在目前来说。到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但退到蒙古。又有另外一个问题无法解决。因为蒙古毕竟不是满族的老家。而且一直以来。满蒙关糸都是以满为主。蒙为从。而一但清廷退到科尔沁部。那么双方之间算什么关系。谁算主、谁算客。谁为君。而谁为君。如果是算清廷求庇于蒙古。也就意味着这个等级秩序将彻底颠到过来。而清廷也都等于是名存实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