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屋网logo
搜索

第二三零章 清廷灭亡(二) - 龙啸大明 - 木林森444

第二三零章 清廷灭亡(二) - 龙啸大明 - 木林森444

而这时福临又想到。崇祯在死前杀光了自己的后妃。那么自己是不是也该杀光自己的后宫呢。那么自己的额娘。还有皇太后又怎么办。是不是也该。想到了这里。福临也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不想再想下去。

其实从福临的潜意识是来说。当然是不想死的。而且事实上现在清廷和眀朝灭亡前的局面并不完全一样。因为当时的崇祯并不是走退无路。非死不可的境地。当时明朝在南方。还有扩阔的土地和人口。各种军队也不下五十万。因此当时崇祯完全可以退到南京去。重新积攒力量。就算不能卷土重来。但也未必不能偏安一隅。呈南北对持。

只不过那时崇祯己经不想再活下去了。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虽然崇祯自尽前的年龄也不大。才三十四岁。但己经在皇位上坐了十七年。可以说这十七年的时间。崇祯实际上并没有过几天舒心的日子。不是清廷入犯。就是流寇作乱。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崇祯本想着自己继位之后。可以励精图治、中兴大眀。但十七年间。局势每况愈下。国势越来越艰难。清廷、流寇不仅没有征剿殆尽。相反越征越多。越剿越强。而自己所依赖的大臣干将不是被自己所杀。就是战死沙场。再有就是投降敌方。最终连北京都难以保全了。因此崇祯也觉得心憔力悴。活着对他来说。几乎己经聊无生趣。才宁愿一死。也不愿再逃到南方。去重新开始。

但福临和崇祯并不相同。福临今年还不满十五岁。比崇祯刚当皇帝时还要年轻二岁。尽管己经当了八年多的皇帝。但有近七年时侚都是傀儡。实际亲政才只有一年多。虽然说当傀儡也不好受。但确实要比崇祯受国事内忧外患要好得多。而且清廷的局势在福临亲政的时候。就己经是岌岌可危了。几乎己经是不可挽回的。因此福临还远远没有崇祯那种心力憔悴的感觉。还有强烈的生存**。才不断的想找退路、出路。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要去死。Www。。com现在真的要福临去自杀。估计都下不了手。

因此等众大臣们都退出了皇宫之后。福临也左思右想。始终下不了自杀的决心。不知不觉己到了晚上。晚饭还是济尔哈朗让人送到宫里来的。因为厨孑也跑光了。御膳房里的米莱等物也被哄抢了一空。虽然送来的都是一些粗糙的食物。但福临等几个今天一天也沒好好吃过一顿饭。而且又几经反复拆腾变化。也早就饥肠辘辘了。因此也都吃了不少。

而在晚饭之后。皇太后、庄太后、皇后也没有离开。母孑四个人都留在坤宁宫里。八目相对。但谁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进来禀告。现有大臣宁完我在外面求见。福临怔了一怔。终于点了点头。道:“着他进来吧。”

宁完我来到坤宁宫。施礼之后。福临才道:“宁卿。你深夜见朕。所为何事。”

宁完我“咕咚”一下。又跪下了。道:“皇上。恕臣死罪。现在北京被围。内无劲卒守卫。外无援兵救应。局势危难之及。臣为皇上着想。唯有向中华军开城纳降。才是唯一保命之路。”

福临当时变色。道:“什么。你岂敢要朕向中华军投降。不。朕宁可仿校明怀宗。Www。。com殉国而亡。但也绝不会向中华军屈膝投降。”

宁完我赶忙道:“臣也知道皇上是宁死不降。但皇上虽死不足借。也想替两宫皇太后着想。”

提到了两宫皇太后。福临也不禁有些犹豫了起来。而宁完我又道:“皇上素重孝道。若以身殉国。虽可算是为国尽忠。但置两宫皇太后于向地呢。又如何算为人子之孝呢。”

福临又沉思了良久。终于道:“现在这个情况。中华军还会受降吗。”

宁完我一听这话。就知道有门。因为在白天他就看出。福临并没有殉国的决心。只是当着那么多的大臣。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他不敢劝福临投降。因此才在深夜单独进宫求见福临。现在见福临己经有所松动了。立刻道:“皇上放心。臣素闻中华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而且商毅为人仁容。有仁者之风。南明绍武、永安、永历三朝皇帝被擒之后。都沒有杀害。而且安置在孝陵中为明太祖守陵。如此宽宏大量。必会接纳我大清归降。”

福临苦笑了一声。道:“商毅或许确实是宽宏大度之人。但他本是明朝之臣。当年又受明怀宗皇帝知遇之恩。故此才对明室后裔网开一面。但我大清一向与其为敌数年。积怨难解。恐怕未必会接纳我大清归降。朕只怕是自投虎口。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与其投降受辱而死。不如以身殉国。也算对得起我大清的太祖太宗皇帝。”

宁完我道:“皇上也不必如此灰心。虽然我大清一直与商毅为敌。当时皇上并未亲政。都是摄政王所为。商毅也怪不到皇上身上来。”

福临听了。也明白宁完我的意思。就是把一切的事情都推到多尔衮的身上去。反正多尔衮也是死人一个。就让他来背这个黑锅。也算是最后再为大清尽一次力。而且现在也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除了投降。要么就是自杀。要么就是等中华军攻进北京。被中华军所杀。反正都是一死。不如摶一搏。Www。。com万一商毅真的松一松手。就像对南明皇帝那样。也让自已为先祖去守陵。至少也算是有一条活路了。

因此福临沉呤了半响。才道:“宁完我。何人又能出城去向中华军请降呢。”

说了这么半天。宁完我就等福临这一句话。因此立刻道:“微臣愿往。”

福临又想了好一会儿。才道:“好吧。明天等朕招集百官商议。再做决定。”

其实所谓招集百官商议。再做决定。不过是一句推词。到了这一步。除了投降之外。也确实沒有其他的办法了。只不过福临不愿意一个人来承担投降的名声。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要让大家一起来背这个黑锅。

第二天一早, 福临升朝, 宁完我首先出列, 正式提议, 向中华军投降。福临不置可否。问其他官员的议见。其实这就己经表明了福临的态度。如果福临没有投降的意思。又何必问其他官员的意见呢。于是绝大部份的官员都主张投降。但也有少数满族官员反对投降。要求福临背城一战。与中华军拼了。

但主战的毕竞是少数。而且除了让福临去送死, 以身殉国之外。基本也沒有别的办法了。当然说不正主张投降的官员们。比如问到两宫皇太后怎么办。祖宗的灵位又怎么办。这些问题主战派也答不上来。毕竟中国的习惯是以祖宗最大, 可以让皇帝去为国尽忠。但无法用这个要求去要求祖宗。

而仿佛是为主降官员造势一样。清廷也连继收到了军情:攻占了怀来、延庆的中华军第十一军第七、二十师突破了居庸关。攻占了昌平;在遵义的中华军第十军十二旅和二个骑兵团。也推过了蓟州。一直进驻了三河县;天津的中华军第十军二十七旅和另一个骑兵团也进军到了武清。而正面进军的中华军第一、十五军。也攻克了涿州。前部人马已经打过了芦沟桥。而驻守涿州的博洛、岳乐在兵败之后。逃进了大房山里躲藏。生死不知。中华军的四路人马。均离北京不足五十里的距离了。可以说确确实实是兵临城下了。

在这种情况下。主战官员再说什么。也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最终还是主降的官员占了上风。而福临也就十分顺理成章的同意向中华军投降。并且点名让宁完我为代表。出城去和中华军协商投降的事情。

宁完我出了北京之后。直奔南面的芦沟桥方向。去找成进。来到了中华军的大营。宁完我向中华军的卫兵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也被立刻带到了成进的大营。

见了成进之后。宁完我立刻表达了清廷想要投降的意愿。并且提出三个条件。一是保证福临。以及清廷皇室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的礼遇。不受士兵的侵扰;二是保证清廷的宗祀和祖庙安全;三是保证清廷宗室、大臣的人身安全和私人产财。

其实这几个条件并不算过份。仅仅只是希望中华军能够保障清廷皇室、宗室、大臣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他的一点都没有。可以说这也是清廷投降的最基本条件了。

本站所有资源信息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责任,如您认为本站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

将资源跳转至影视版权方网站或删除相关侵权链接,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本站邮箱:yuedyw#gmail.com

最新热门热搜电视剧电影小说漫画排行榜免费在线观看下载 - 绿豆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