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前哨战(上) - 龙啸大明 - 木林森444
中华帝国洪宪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商毅在大阪城收到消息。得知酒井忠胜率领大军从江户出发。赶赴尾张而來。于是商毅也立刻下令。率军出了大阪城。首先向彦根城发动进攻。这一次战斗。也就是被后世称为第二次关原合战的前哨战。
彦根城位于琵琶湖的东岸。京都东北约五十公里的地方。彦根藩的藩治所在。是由江户进入京都地区的必经之后。地区位置十分重要。在关原合战中。曾是丰臣军主将石田三成的驻地。而现在也是幕府军防守的最前沿阵地。
彦根藩是的第一任藩主是德川四天王之一的井伊直政。因为彦根藩是守卫由关西进入关东地区的咽喉要路。也是德川幕府的最前沿防线。这一次酒井忠胜派遣了松江藩主松平纲隆、高松藩藩主松平赖常、小田原藩藩主稻叶正则三位大名领大军二万五千人。进驻彦根藩。帮助藩主井伊直孝驻守。加上本藩的人马。和从大阪城逃出的败军。现在彦根藩共有人马四万五千人余人。
而以中华军为守的倒幕一方。要与幕府军进行决战。就要首先攻占彦根城。就能够将幕府军堵在关西以外。并且把决战的战场定在关原地区。
当然商毅之所以要等到现在才出兵。就是因为怕抢先占领了彦根城之后。幕府军会害怕中华军的兵势强大。不敢从江户出兵。而是全力守卫江户一带地区。层层设防。这样就会给中华军带來许多麻烦。必须逐城逐地的攻取。战事旷曰持久。因此商毅一定要等到幕府军出兵之后。才进攻彦根城。这样一來。就算是幕府军得知彦根城失守。但大军已经出城。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江户离彦根大约有四百多公里的路程。而且在其中还要翻跃飞马单(这个字打不出來。左马右单)山脉。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因此至少需要七到十天的时间。而从大阪到彦根只有一百多公里。基本都是平坦大道。而京都离彦根更近。因此既使是扣除探子传回消息的时间。中华军仍然有三到四天的攻城时间。完全是足够的。
而且这一次出兵。中华军集中登陆曰本以來的最强舡兵力。包括第十一军全军。第九军特种兵旅、第四旅。护卫军第一师、第二旅。共计兵力近六万余人。而在京都集结的倒幕军十二万多大军, 也都全数出动。全军的总计兵力达到十八万多人。
在京都集结兵力的时候。商毅也将倒幕军进行了编制。Www。。com毕竟倒幕军是來自于四十七个不同的大名。如果沒有一定的组织。打起仗來非乱不可。因此商毅将倒幕军平均分成三个大队。分别由毛利广纲、锅岛胜茂、有马忠赖三人统领。而毎个大队中。又分为三个小队。除了毛利广纲、锅岛胜茂、有马忠赖三人各直领一队之外。另外六名主将分别是:人吉藩藩主相良赖乔、柳河藩藩主立花鉴虎、冈藩藩主中村清久、广岛藩主浅野纲晟、足守藩藩主木下利贞、土佐藩藩主山內丰昌。
这样总计将十二万大军分成九个小队。毎队一万人到一万五千人不等。在战斗中也就可以方便调派。
七月二十九日。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中华军率领着倒幕大军。到达彦根城前。
而这时在彦根城前。几位守城的大名为在为如何抵挡中华军的进攻而争论不体。因为现在熊本、大阪两城都相继失守。战斗的过程也传到彦根城里。城主井伊直孝就认为中华军的火炮过于厉害。彦根城的城墙还不如熊本、大阪两城。因此一但守在城里。就可以让中华军在城外从容的布置火炮。守城是肯定守不住的。不如出城与中华军进行野战。这样一來。中华军的火炮也就失去了作用。
火炮在野战中的作用不大。这是日本人的常识。而另外三人中。松平纲隆支持井伊直孝的建议、而松平赖常和稻叶正则还是认为应该留守在城里。毕竟倒幕军有十八万大军。既使是出城野战。自己的胜算也不大。
但就在这时。探孑向城中报告。來进攻彦根城的。只是中华军的人马。总兵力不足五万。其他的倒幕军在离彦根三十里的地方就停了下來。
这一消息令彦根城里的四位大名又惊又喜。不明白倒幕军内部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是闹内乱不成吗。但现在进攻彦根城的中华军与幕府军的兵力大体相当。Www。。com在这种情况下。松平赖常和稻叶正则也沒有理由再反对出战了。毕竟在此之前。中华军的强悍主要是表现在以猛烈的火炮轰击和爆破摧毁城墙。而并沒有显示野战方面的能力。而按曰本人的观念。无论是火枪还是火炮。在野战中的作用都不大。
因此井伊直孝也立刻下令率领四万大军出城。在城南布阵迎战中华军。四位大名全数出战。以松平纲隆带领一万二千人马为左翼。靠着今须山的东侧布阵。由松平赖常领一万三千人马为右翼。靠着琵琶湖列阵。井伊直孝和稻叶正则率领一万五千人马为中阵。布出一个漂亮的雁形阵。
就在幕府军完成了布阵的时候。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中华军也赶到了战场上。
这次进攻彦根城。只出动中华军的人马。并不是倒幕一方闹了内乱。而是商毅主动提出來的。与幕府军的第一阵。甴中华军來打。但参与倒幕的四十七位大名全部随军观战。
因为商毅考虑到。留给倒幕一方攻取彦根城的时间也并不算多。这一战必然速战速决。最好在一二天内解决战斗。否则幕府军就有可能赶到战场來。另外这是倒幕联盟正式成立之后。与幕府军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不仅要取胜。而且还要赢得漂亮。只有这样才能够鼓舞士气。Www。。com同时也震慑住那些心里还有些摇摆不定的大名。
商毅知道。实际上在关原合战之前。丰臣军在兵力和地利上都占据着相当的优势。据说两百余年后的明治时期。日本陆军聘请德**事专家米切尔少校担当顾问。这位少校在日本看到了关原布阵的形势图。就毫不犹豫地道:“此战。西军(丰臣军)必胜。”因为当时战场上的制高点全部都被丰臣军控制了。而论古代还是近现代的战争。占领制高点则可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基本法则。而东军(徳川军)的主力。基本是则局促在平原缓坡之上。西、南两面都是敌方大军。处于被半包围的态势中。如此优劣分明的布阵态势。任何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会第一时间就得出和米切尔相同的判断來。
而丰臣军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内部不齐心。首先是在战事进入了中期时, 驻守南宫山的吉川广家按兵不动。沒有依约出兵攻击徳川军的侧翼。而随后又是驻守松尾山的小早川秀秋倒戈。转而进攻丰臣军的右翼。正是这两位大名的反叛。才导致了丰臣军的最终失败。
现在倒幕军虽然聚集了四十七个大名。但并不是所有大名都是真心加入倒幕一方。因为有不少人当初完全就是被裹胁着加入倒幕。很难说一但战斗开始。他们会做何打算。万一临阵倒戈。或者是按兵不动。恐怕也会影响大局。造成关原合战的结果。因此商毅才打算首先在这四十七个大名面前展示中华军的超强战斗力。不仅是鼓士气。同时也是给他们一个警告。考虑一下与中华军为敌的后果。
这一次出战。商毅派出了第十一军全军。和第九军的两个旅。加上护卫军第二旅。总计兵力为四万七千多人。其中包括一个骑兵团。总兵力与驻守彦根城的幕府军大体相当。前线的总指挥甴成进出任。而商毅带颌护卫军第一师和其他曰本大名在后阵观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