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余波 - 龙啸大明 - 木林森444
更新最快,书最齐的小说就是小说网比武结束之后,惨败的王家大屯愤然退出了四村联盟。小说网而剩下的淸水村、八角台村、十里屯村也觉得没有王家大屯还好一些。因此决定就自己这三个村子,组成联盟,共同成立民团。
淸水村不算后加入的人口,是四百五十四户,新增的有五十六户,八角台村有三百三十七户,十里屯村是三百七十二户,三个村子相加,有一千二百二十八户。
于是三方商议决定之后,各自分头回村去招集村民去了。
这一项决定公布之后,村民们立刻炸开了锅,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想参加民团的训练,认为既耽误时间,又劳神费力,而且贼匪来了,还要和贼匪作战,弄不好连命都保不住。但周世奇在村里素有威信,而且商毅刚刚打败了一向横行乡里的王家四兄弟,也有相当的威势力,因此绝大多数村民还是老老实实的来报道。但还是有少数顽固不化的人,依然对此置之不理。
参加训练的村民共有六百一十三人,加四十七新入村者,正好是六百六十人。不过商毅也清楚,十八至四十岁这个年龄段的素质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因此也把村民分为两组,十八岁至三十二岁为轻年组,三十三到四十岁为壮年组,分开训练。青年组有四百零二人,壮年组有二百五十八人。而唐镇的一帮兄弟里,童方是铁匠、鲁石是木匠,其他蒋义屈、鲍铜钢、王信、尤洪亮、周奇、吴汉生六个人原来就是军人,因此都充当助理教师。
因为是一开始训练,首先是练身体素质,其次是练习队列。分上午练身体素质,下午练习队列。各练一个时辰。
但练习队列就笑话百出,绝大村民跟本就分不清左右,别说是转向,就连齐步走都参差不齐,最后没办法,只好在毎人左腿上系跟绳子。但就是这样,还是有人弄不淸楚。
结果到了第二天,训练的时间商毅也把双截棍亮了出来,谁再出错了先不用废话,给他两棍子,然后再教。而事实也证明,中国传统的棍棒出英才,不打不成器这些古训也不是没有道理。在暴力的压迫下,团兵的进步也大大增加,到了第三天,绝大多数人都能分出左右腿来,队列基本能够保持一点看像了。但到了连左右转时,又都忘了。
“咣当”一声,商毅把双截棍扔到桌子上,一屁股坐到板凳上“呼哧”“呼哧”只喘粗气,倒了一碗水“咕咚、咕咚”就灌了下去。
商毅摇了摇头,道:“这可真不是人干的活,就是一头猪也教会了,为什么都这么笨,就这样还想学耍双截棍,简直就要气死我了。”
因为这几天不断有团兵来向商毅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练拳,练刀练枪,还有不少人想练双截棍。唐镇曾经是军官,自然知道,队列练习看似简单,其实是一切军队其他训练的基础。如果连队列都练不好,其他的一切都别谈。因此每一次都帮商毅耐心说服团兵。
商毅和唐镇都吓了一跳,急忙站起身来,道:“出了什么事情?”
商毅也不禁吃了一惊,道:“有这种事情?”
但商毅还从沒经历过这种事情,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唐镇己起身向操场中央走去,道:“都还怔着干嘛,排队操家伙,准备去教训教训他们,咱们村的田,能叫他们抢去吗。”
周少桓笑道:“管什么?谁对谁错不都是一笔糊涂帐吗?官府又能怎么管。再说了,我哥不是还在县里吗?这一回我可要好好教训一下王家老三。”
其实在中国古代在乡里的村与村之间为争夺水源、好田地,甚至是牲口等,而发生械斗,打大出手是经常的事情,有时甚至会发展到数千人参加,而且因乡斗而死人也是平常事。当年戚继光就是在路过义乌时,看见了义乌乡斗,村民们个个悍勇无比,这才荫生出在义乌招募新兵的念头。
但这一次王家四兄弟惨败在商毅手里,虽然商毅手下留情,沒下死手,回家擦了点跌打药,休养了几天也就好了。但这口气却怎么也出不来,总想找个机会扳一城回来。哥四个单对单肯定不是对手,就是四个捆成一团,也未必能把商毅怎样,于是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靠人多取胜,一方面是想教训一下清水村和商毅,另一方面也想了白沙滩那一千多亩良田抢过来。反正在乡里械斗中,王家大屯还从来没有输过。
得到了周世奇的保证,商毅也立刻就放心了,换上迷彩服,带齐了武器设备。这时团兵们也都集合齐了队伍, 每人发放一支刀枪。别看民团没练几天,但武器却是十分齐备,刀枪棍棒连同盾牌,反正可以保正人手一件。还有七十八张弓,不过村民们大多都不会使用弓箭,因此带上弓箭的,都是从山里出的新加入者,以及唐镇他们几人,一共带了五十四张弓,至于另有三十多套盔甲,实在太扎眼了,因此这一次沒不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