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飞剪船 - 龙啸大明 - 木林森444
更新最快,书最齐的小说就是小说网飞剪船是有十九世纪早期, 起源于美国的一种高速帆船。代表了风帆船的巅峰技术水平。而飞剪船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快”。
在十七世纪中期到十八世纪,欧州风帆船的速度在正常顺风下,一般在五至六节之间,少数快船可以达到七至八节。而飞剪船的时速,却能达至十二至十四节,最快的飞剪船,甚致能够达时速十八至二十节。因此在飞剪船出现之后,也创造了一系列风帆船的速度记录:
从英国利物浦横穿大西洋到达美国纽约,只有十三天时间。
在当时从英国到中国一共有一万六千多公里,单程一般都在六至八个月的时间,而飞剪船的出现,可以使时间缩短到四个月左右。在1866年,曾经发生一则非常著名的飞剪船竞赛故事:在当年的五月二十九曰, 飞剪船Fiery r(燃烧的十字架)号从中国福州出发;五月三十日,飞剪船Aril (羚羊) 号与eing (塔平)号、eri 号也同时离开中国的福州码头,Tiing号于五月三十一曰最后离开。
在风帆船时代,这几乎是一个奇迹的速度。不过飞剪船的辉煌期很短,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因为当时蒸汽轮船以经出现,很快就取代了飞剪船,成为海运的主力。尽管风帆船依然坚持到了二十世纪,但仍然不可避免被时间淘汰。只不过尽管当时的清政府以经输掉了两次鸦片战争,但依然没有认识到,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以经变得越来越小了。
后世的飞剪船不仅是速度快,而且运载量也丝毫不差,在十九世纪中期,大型飞剪船的普遍排水量都在二到三千吨,运载量也相当可观。当然大型飞剪船的速度,要比中轻型飞剪船要慢一些,但也能达到均速十节左右,也相当可观了。
听商毅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飞剪船的特点,胡江滨也点点头,道:“这样的船在速度上确实要比一般的船快得多。”
胡江滨道:“一般来说造一条二百料的船只用一个月就够了,加上下水调式,最多一个半月,不到两个月。不过我们都是第一次做长剪船,我看造船不会花费太多时间,但调式的时间会长一些,我看起码也要两个月。”
胡江滨笑道:“既然大人急要,那就事不迟疑,现在离过年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而且这样的小船也不用在船坞里造,这段时间也不会有大雨,完全可以就在沙滩上造,等完工之后,找十几个人就可以一起拖下水了。因此明天我就可以安排人手动工。而且这样的小船也费不了多少人工,等到明年完全可以和大船同时动工,这样两艘船就都不会耽误了。”
胡江滨忙道:“大人请说。”
胡江滨听商毅这么一说,立刻也想起自己在马尼拉学造船的时候,西班牙工匠对自己也是左瞒右藏,因此也大为赞同商毅的意见,连连点头道:“大人说得是,我中华之技,岂能轻易传于泰西诸国之人,小人明天先搭一个筒易厂房,然后再动工,就不会让他们看见了,等上桅杆的时候再拖出来,但那时船体以经造好,他们就算再看见,也不如是如何建造的。”
听了商毅的赞扬,胡江滨也十分高兴,立刻乐颠乐颠的走了。
胡江滨走后,今天的天色也晚了,因此商毅也不打算去视查海军,只是吩咐段鹏,让他去把吴全福找来。
吴全福忙道:“大人您这是说那里话,您是我们一家子的救命恩人,现在又让我们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我们一家就是给您做牛做马也报达不完,您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我们一家子就是掉脑袋,也会给您办好的。”
吴全福忙道:“大人,这件小事就包在小人身上,一定给您招多多的人来。”
吴全福道:“大人放心,小人一定会尽力帮大人招到人手。而且只要大人不嫌弃,小人,还有小人的儿子、女婿都愿意为大人做事,大人需要水手,就先算上我们家里五口人吧。”
他还没有说完,吴全福又跪下,道:“要不是遇见大人,那还有我们一家的命,别说是去打仗,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不怕。”
吴全福道:“有什么事情,大人请吩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