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碧华轩(下) - 龙啸大明 - 木林森444
更新最快,书最齐的小说就是小说网商毅也怔了一怔,见这人约五十多岁年纪,白面长须,虽然衣作普通,但作文士打扮,因此也还了一礼,道:“不敢,请问先生有何见教。小说网”
那文士道:“方才在下偶尔听说,这杭州精益玻璃厂是大人开的,这些玻璃品都是那里生产的,难道说大人己经知道了西洋的玻璃制造之法了吗?”
那文士点了点头,一脸十色热切的样子,又道:“想不到我中华之邦也有人懂这玻璃制造之法了,不知大人能否让我去一观。”
那文士这时也发觉,自己的要求确实有些冒失了,忙道:“在下姓宋,名应星,字长庚,不知这位大人的大名?”
宋应星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其最主要的代表作就是《天工开物》。全书共分为三卷十八篇,并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描绘了一百三十多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所叙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三十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几乎包括了社会全部生产领域。
《天工开物》影响波及世界,在十七世纪之后,传到曰本、朝鲜、英国、法国、徳国等诸国,都受到高度评价。法国的儒莲把《天工开物》称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的达尔文称之为“权威著作”。而宋应星也在世界科学史上享有极高的盛誉。后世的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宋应星比作“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 “狄德罗”。
而宋应星也被商毅突然而来的热情态度弄懵了,他是一个对所谓格物致用之术十分着迷的人,听人说在碧华轩有大明自制的玻璃制品出售,因此也立刻赶来,见每件制品确实都落着××年杭州精益玻璃厂制的款,也不禁大为惊奇,因为他早就想知道玻璃是怎么做出来的,想不到中国竟已经有人能制出不逊色于西洋的玻璃器,但问伙计杭州精益玻璃厂是怎么回事,伙计当然不会告诉他,只推说自己不知道,因此宋应星只好天天都来,把毎一件玻璃器都看遍了。
商毅这才想起,自己还没有报名,因此也赶忙道:“在下商毅,字以恒。”
商毅道:“我对宋先生的大作闻名久矣,想不到能在这里得遇宋先生,真是有缘。”
商毅笑道:“不错,不瞒宋先生,我幼年时曾游励过泰西诸国,学得一些泰西诸国的格物致用之技,玻璃之法,只是其中之一,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以石英砂石为原料,进行加热之后,就可以制成,不过其中的细节一时讲说不清。我在近曰之內就要返回杭州,如果宋先生有空,不妨随我一起到杭州厂里,亲眼一见,就都知道了。”
商毅道:“当然,不过在下对宋先生也有一个请求。”
商毅道:“我在杭州还开了一家印刷作坊,想再版先生的,还,不知先生是否能够允许呢。”
是宋应星的另外一部著作,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与几乎是同时完成,崇祯十年,宋应星在朋友的帮助下,南昌府出版这两本著作。但和出版之后的反响并不大。因此商毅要再版和,对宋应星来说,根本不是什么条件,而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宋应星听了,赶忙摆了摆手,道:“那里那里,将军能够再版和,在下己是感激不尽了,岂能再要润笔费,就不必了。”
宋应星现在那还犹豫,他虽然是来办理上任手续,但到了南京之后,才发现东林党和马党的斗争十分激烈,不禁对新朝大为失望,也不想再做什么官了,打算把官职推掉,还是回故乡去隐居,因此跟商毅去一趟杭州,也未偿不可,马上道:“去,去,一定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