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黄宗羲来访(一) - 龙啸大明 - 木林森444
就是浙江银行杭州总行刚刚挂牌成立,有消息传来,说是南京朝廷派遣黄宗羲为使,来到杭州,颁发对商家军在山东取得的胜利的嘉奖诏书。
商毅也不禁吃了一惊,这到不是说他没想到南京朝廷会对自己进行表彰奖励,立了这样大的功劳,而且弄得风声水响,怎么样也要给点奖励吧。但这次使臣的人选:黄宗羲到让商毅有些意外。
不过在南明的南京朝廷时代,黄宗義的表现和其他东林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视野狭碍,思想顽固,观念偏激,但却偏偏又自以为清高道徳,自以为事,眼高手低,不仅没有为南明朝廷做多少实质有用的工作,而且只顾內斗,不顾大局,使南明的力量在内耗中不断削弱。而在这方面,黄宗羲也可以算是东林党的一个典型代表人物。甚致可以说南明南京朝廷的短命,包括黄宗羲在内的东林党也有不可推缷的责任。
不过尽管黄宗羲在政治上的表现差强人意,甚致可以说是十分拙劣,但商毅也不否认,黄宗羲在思想、学术上的成就,确实达到中国古代最高境界,被称为宗师绝对一点也不过份。毕竟是人无完人,一个优秀的思想未必就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这种显像也并不少见,在另一时空里的二百多年以后的那位康圣人,同样在思想成就上独树一帜,但在政治上的表现幼稚得连儿童都不如;还有比康圣人稍晚些时候的孙国父,虽然无愧于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但在政治领域中,同样也是被晚清的老官僚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有学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仍属治权在君,并没有到达近代民主思想的标准,也有学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是近代民主思想,在民权理论上还超越了欧洲的卢梭。但无论是那一点,在中国己经维持了数千年的君主制度社会中,能够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观念来,也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商毅两次上报到南京的山东捷报,给南京朝廷造成了不小麻烦,因为现在南明朝廷中,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马党都己经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决意与淸军议和。因此以马士英为首的一批官员但心商毅的行动会激怒清军,而拒绝与南京朝廷和谈。而吴甡却认为商家军在山东取得的胜利,可以让清军认识到南京朝廷还是有相当的实力,不可轻易战胜,对议和是有帮助的。
当然黄宗義还有一个使命,就是劝商毅悠着一点,別干得太过火了,万一真把清军给惹急了,也不好办。因为黄宗羲也也同意与清军暂时议和。
双方见面之后,商毅也主动上前施礼,笑道:“南雷先生,南京一别近两个月了,别来无恙吗?” 黄宗羲在晚年号梨洲,但在年轻时号南雷,因此商毅也这样称呼他,以显得对他尊敬。
两人都客气了一番,然后商毅又向黄宗羲指引周世奇和王夫之。其实王夫之对黄宗羲也慕名己久,因为这个时候黄宗羲的文章学识在仕林中己经很有名气了。
商毅把黄宗羲迎进杭州,在巡抚衙门坐座,黄宗羲首先宣读了朝廷对商毅的嘉奖,以及对有关人员的升职欶令。而商毅等人也装模样向南京方向遥拜,表示对皇帝的谢意。而黄宗羲也说了一些免励鼓舞的话,气氛也十分和谐。随后周世奇、王夫之等浙江官员也都一一告退,只留下了黄宗羲和商毅两个人。
商毅点了点头,道:“这样的事情,我当然知道,难到说朝廷是怕我在山东胜利,会惹恼清军,影响了这次议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