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福临登基 - 龙啸大明 - 木林森444
璞愚印把手指从多尔衮的脉门上移开,起身施礼道:“回禀两宫皇太后,睿亲王的身子骨没有大碍,只不是过连日操心政务,多劳累了一些,待贫僧下去之后,开几付补药,好生调养一些时日,也就好了,不过以后还是要多多休息,不可过于劳累了。(手机访问:)”
哲哲点了点头,道:“那就有劳大师傅了,不过这药还是要劳繁大师傅多多费心。”
等璞愚印走了以后,哲哲这才道:“十四弟,以后可不能只顾着军国大事,不顾自己的身体了。”
哲哲笑道:“我们到是没什么,住在那里都可以,而且我看这长清宫就很不错了,已经比盛京好多了,位置也宽敞多了,就是褔临是一刻也坐不住,在宫里东跑西跑。这会儿也不知在那个宫里转呢?”
哲哲道:“说到褔临,我到是想起来,福临的登基大典,司天监己经算好了日子,可是千万不能耽搁了。”
哲哲点了点头,道:“有十四弟安排,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你说是不是,玉儿。”
哲哲也道:“好啊。”然后吩咐身边的待女苏末儿开始传膳。
哲哲摆了摆手,道:“我一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军国大事,又能批出什么来。再说这些拆子呀,我一看就脑袋疼,这些个事情,以后十四弟就和大臣们商量着办,定好了以后才传进来用玺也就是了。朝廷上的事情,我们就都交给十四弟了。” 顿了一顿, 道:“如果有什么要请示的,就去找玉儿吧,她年轻,脑子又灵活,比我可强多了。”
他还没有说完,大玉儿己笑着打断道:“好了,现在是自家人在一起说话,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说就不用说了。”
――――――――分割线―――――――――分割线――――――――
璞愚印正坐在莆团上,闭目颂经。这时只听“吱呀”一声,殿门打开,一个修衣挺直的身影从殿外进来,走刦璞愚印面前,恭身施礼道:“师尊己经来丂。”
那叫经纬的人是作文士打扮,但生得十分年轻,最多不超过三十岁,面容俊雅,目光炯炯,盼顾之间,神采飞扬,掩藏不住一股兴奋之色。听璞愚印的问话,经纬道:“我那里睡得着呢?都快有三百年了吧,我们终于又回到这里了,天下又将是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历代祖师的遗愿,今天终于能移实现了,一想起来,我就激动万状啊!怎么也睡不着啊。”
经纬笑道:“那也不过早晚的事情,现在李自成己失锐气,早己不复先时之勇,而南京朝廷虽然己经成立,但也是君昏臣愚,不思进取,內哄不止,只要满清举师南下,必然会势如破竹,天下统一,归复满清所是大势所趋了,何况天意早有示显,不是人力所能够挽回的。我看不出三年,我们的大业,必然成功有日。”
璞愚印摇了摇头,道:“还没有,这些年也不知道他躲到那里去了,不过像天你二师叔这样的高手,如果蓄意隐藏行踪,恐怕也无人能够把他找出来。”
璞愚印摇了摇头,道:“不会,如果他这个时候会回来,当初就不会离开了。” 又看了经纬一眼,道:“你心里掂念的,恐怕不是你的二师叔吧。”
璞愚印叹了一个气,道:“经纬,凡事不可强,何况现在满清虽然己经入关定都,但天下尚有大半未定,天意难测,还再于人谋,满清毕竟是异族,虽说明室不振,但汉人未必就会轻易屈服,以当年蒙古人之骁勇,夺取南宋的半壁江山也花了数十年时间,就是一座小小的襄阳,就差不多打了五年,若不是贾似道误国,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我听说一个月前在山东满清就吃了一个败战,可见平定天下,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听他这么一说,经纬也猛然警醒,道:“师尊说的是,我确实是太得意忘形了。我明天就去安排人手,立刻潜入南方,刺探军事虚实,配合满清南下。” 停了一停,又道:“顺更也打听一下二师叔的下落。”说着又向璞愚印行了一礼,这才转身出殿去了。
――――――――分割线―――――――――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