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淮安首战(上) - 龙啸大明 - 木林森444
就在李本深、胡茂祯等人离开淮安之后的第三天,清军的前部人马,由李成栋率领的降军也渡过了洪泽湖,杀到淮安城西北不到三十里的地方。而沿路睢宁、宿迁、桃源、清河等地的守军本来都是高杰的余部人马,因此也都纷纷归降李成栋,这时李成栋手下的人马也达到三万五千余众。
对李成栋这个人,商毅可不陌生,在这段时空的历史中,李成栋是个极为复杂的人物,他原本是农民起义出身,随高杰投降了明朝,在高杰死后,他又投降清廷,成为清廷平定江南的得力干将,三屠嘉定,除灭两帝、扫平两广,为清廷立下了赫赫成功,后来又由于对清廷的封赏不满,良心发现,又反[归明,投效到南明永历朝中,一生反复大起大落,比著名的三姓家奴吕布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然李成栋的人马众多,但不过都是高杰的余部而己,商毅还真没把他们放在心上,尽管在历史中降清之后的李成栋,曾经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他在反[归明以后却毫无建树,与清军对敌中几乎都是一战击溃,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反差,这也由此可见,李成栋的军事能力其实并不算强,胜败完全只受环境和局势所控制,和这个时代的其他名将相比,还有很明显的差距。
人马出城之后,走了十五六里路,在淮安城西的武家敦和李成栋的大军相遇。商毅登上指挥车,只见在远方约千米以外,李成栋的大军多如蚁虫,黑压压的一大片,看上去到是颇为吓人。
因为双方是狭路相逢,也不容商家军有挖战壕,垒泥土袋布置阵地的时间,而商毅也不打算弄得那么复杂,因此全军也速度布好一个步兵在前,骑兵在后的阵列。
这时李成栋也早收到消息,得知商家军己向自己杀奔过来,要说李成栋不害怕,那是不可能,因此自从随高杰南下以来,他也听说过不少商家军的战绩,也知通高杰在南京也吃了商毅一个大亏。其是最近几个月,商家军在山东连续打败[军,在李成栋的头脑里也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像,自己有几斤几两,李成栋心里还是清楚的。
以李成栋的军事素质,也觉得这样的阵式,实在是太违背用兵的常识了,这么薄的纵深,几乎就是不堪一击,实在想不通,商家军为什么为布出这样一个阵式来。虽然李成栋还不敢肯定,商家军是不是真的名不符实,但心里却完全放下心来, 认为自己和商家军还是有得一打的。因此也立刻调过三千人马,向商家军的中部发动进攻,一举冲断商家军的阵列。
商毅站在指挥车上,看着清军逐渐逼近,心里也生出了一些异样的感觉,因为他十分清楚,对方并非满八旗兵,也不是汉军八旗或是旗兵的包衣、跟役,在不久以前,他们还都是明军,现在摇身一变,居然就都成了清军。而且在他们当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真心投降跬,不过是被裹挟在其中,不得己而投降了清军,现在调转过枪头,与自己的同胞为敌。
“轰――轰――轰――轰――”
在二百步的距离龋正中的四十门小型火炮是用直射的方式,而在两翼的各十门火炮却是用斜角交叉对射,将清军的整个进攻队伍都控制在火炮的打击范围之内。虽然商家军是用的开花弹,但在炮弹爆炸之前,效果和实心弹实际是一样的,因此一颗炮弹往往都是在撞倒了二三个人之后,才会“轰”的一声爆炸。
虽然这只是第一轮炮击,但也让李成栋和他手下的人马都大吃了一惊,虽然李成栋也听说过,商家军善用火器,而且十分犀利,但亲眼看到,才知道这一点到是明不虚传。
但两百步的距离也不是一抬腿就能穿过,何况商家军还有更为猛烈的打击在等待着他们,随着[军进入到离商家军阵地百步以内之后,商家军阵中的火枪也一起发射,密集而又连续不断的枪击声音也在战场中响起,将如雨点一般密集的孑弹倾泄到清军的头上。而且四十门轻型火炮也全都换上了霰弹,也使本来就密不透风的火力更是如虎添翼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