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计划进行时 - 命运监护者 - 邢逍遥
第110章计划进行时
“我真的错了,真的!”
张亮曾经听过“祥林嫂”反复念叨这句话。此时听到从赵王口中说出来,只觉得感触良多。
一个人总是在自己认识到错误的时候,才会纠结后悔当时的武断,而往往这种错误还来自于他自己过于草率的判断。
要说施夷光的绝美让赵王无法舍弃,但他万万没想到原来一直瞧不起的施屏轩会让他更加有欲罢不能的感觉。
仅仅是几分钟之内,样貌丑陋的施屏轩神奇的挑逗起赵王心中欲火,让他甚至觉得只要能跟施屏轩春风一度可以用任何东西来交换。他懊悔自责,早知道张亮居然能够将一名女子培育成如此的妖精,应该早一步将施屏轩纳入后宫。如今却是白白浪费了这一个半月的时间,该是多少个愉悦疯狂的夜晚啊?!
次日临别之时,眼巴巴望着离去的马车,赵王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暗自发誓,只要等张亮回转时一定要不惜贿以重禄,只要他肯留在宫中专心为他培训女人……
过了赵国边境,再过半月已进吴国境内。
这一路上,张亮每每瞅着机会都会单独与施夷光相处。言谈之间嬉笑风声,完全没有一点担忧之色。
虽然施夷光早已有些认命,悲戚的伤感潜藏内心。但却在张亮那畅快的笑声中,像是忘却了一切。这半个月来,是施夷光最享受的时光。在心如死灰失望至极的时刻,还能有张亮的陪伴。她能深深地感觉到张亮与别的男人不同,对方是真的只想着自己开心,在面对自己的美貌时没有任何一丝的占有或者利用的私欲。
吴国的强大是在赵国时所无法见识到的。进入吴国后,无论是士兵的装备素质,还是百姓的生活富裕都是赵国无法比拟的。就连那座代表一个国家最庄严的王宫所在,也是比之赵王宫殿奢华有胜。
实力的差距带来了态度的差别,吴国的臣子们对此番来献贡的赵国特使们打心底瞧不起。
尚好无论哪个时代中爱财之人不胜其数。赵王为了这次的计划成功,可以说是倾尽了国库。文种几人所携带的金银财宝众多,不仅包括进献给吴王还考虑周全的准备了“通关”所用贿赂。
一箱一箱的金银散发出去,倒也让特使们的行程变得顺畅了许多。原本需要等待数日才能听到消息的他们在到达后的第110章,并且叮嘱着施夷光不要忘记来此的目的。
而张亮却是沿途返回,寻到大殿的后门耐心等待。
晌午时分朝议结束,吴王在一群侍女太监的簇拥下走入后宫深院。
一路跟随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张亮几步抢上前去,偷偷的将刚刚侍奉在吴王身旁的那位老太监拉到院墙角落处。
“是张特使啊,有何事找洒家?”
微笑间,张亮从怀中掏出一颗鹅蛋大小的夜明珠。顿时就见那老太监的一双三角眼中冒出一团精光。
不由分说,张亮使劲的将夜明珠塞进了老太监的手中:“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你这是做什么?”老太监惊讶的尖叫着,但手却紧紧握着夜明珠丝毫没有松开的意思。左右一瞧四下无人,飞快的纳入怀中。随后掩饰的拍了拍衣袖,眨着眼睛换了副沉静的面容道:“张特使太客气了,你有何事不妨直说。只要洒家能够办到的,自当全力帮忙。”
“小事,小事。对公公来说,都是举手之劳。”张亮嘿嘿笑着,然后伏在老太监的耳朵里小声细语一番。
“那怎么行?你这是要洒家欺君啊!”闻言后老太监拼命的摇头,那扯起的嗓音尖的几乎能够戳破院墙。
“别急啊,公公。你听我解释。”张亮眼珠滴溜溜转着,将想好的理由说了一遍:“……我敢保证,就算吴王事后问起来,也是不会怪罪你的。”
正当老太监犹豫之际,就见张亮又从怀中掏出一颗同样大小的夜明珠。“公公,这一对夜明珠乃是一母所生,天下难寻。只要公公愿意帮这个小忙,我也舍得将这对夜明珠都送给公公。”
这对夜明珠本是赵王进献给吴王的贡品,在途中被张亮偷偷的藏了起来。此时放在老太监眼前,饶是他这一辈子都陪伴在吴王身旁也是从未见过如此一对硕大还如同双胞胎一样的奇物。
脑中犹如天人交战的老太监反复思量,终究还是抵受不住夜明珠的。狠狠的一咬牙,抢也似的将夜明珠掏进怀中。“为了这对世间难寻的夜明珠,洒家就冒险一次。不过话先说到,如果吴王不悦,洒家可是不会承认与张特使有今日之约的。”
“那当然。这件事出我的口进你的耳,绝对不会有第三人知道。要是吴王发怒,公公只管推到我的身上。我一力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