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太原城的里巨富 - 盗墓诡事 - 猪月月
李海宁原来是在矿区的招待所做小工,耳濡目染的对矿上的生意早就眼馋不已。
品书网 www.voDtw.com这下有了资本,便琢磨起在矿区的生意中分一杯羹。
李海宁最初的几年里面,做事情非常的豁得出去。
给矿上相关的部门领导送重礼,才终于办下了层层手续,承包了一座山头,并得到了开采的许可。
接下来,雇佣了一批廉价的工人开采作业,日夜不停。
一车车的煤矿运出去,便有一桶桶的人民币涌进来。
李海宁就如同无数的煤矿老板一样,演绎了一夜暴富的神话。
但这李老板十分有心计。
在之后的几年不断兼并周围同类企业之余,还将商业触手伸向了更多的领域,事业一发而不可收拾。
又过了几年,出了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
矿上发生了矿难,死了几个工人。
家属前来矿上闹事,刚好媒体记者又曝光了。
一时之间,将李海宁旗下的这个高危行业,推向了风口浪尖。
虽说无奸不商,但李海宁真的不能算是黑心的老板。
他用了些非常的手段将这件事情平息以后,便痛定思痛,花了大力气整顿自己的煤矿。
提高了安防标准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后,李海宁再次约到了媒体记者,在地方上进行广泛的宣传。
一时之间,反倒隐隐有了行业楷模的意味。
煤矿的经营可开采越来越正规,也为李海宁的公司带来了非常正面的社会回馈。
名下其他的生意借着这股东风,也都蓬勃发展起来,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最终,当初的私营企业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集团公司。
至于老三负责的安保部门,只为其办公大楼服务。
但是说白了,便有些老板贴身保镖的意思。
另外,这李海宁黑白两道颇为吃得开,有些事情,自然需要嘴严且能力出众的手下去做。
老三这个军校毕业的尖子完全符合李海宁的要求。
于是,不久之后便视作心腹,身先士卒了。
而此次老三夜闯穆南迪的宅院,实在情非得已。
正是他的老板李海宁有了棘手的麻烦,想要请这位远近闻名的风水大师出山。
话说到这里,穆南迪已经知道事情来头一定不小。
因为他这人虽然孤傲却并非厌世,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一般也不会拒绝那些城中巨贾的邀请。
毕竟自己曾经是铲工文盗的出身也并不光彩。
留下一些人情世故,也好为自己多条后路,少些麻烦。
然而,这李海宁居然让手下接连在家门口停了两日,由此可见事情一定不简单。
老三说到此处,果然也渐渐的面带难色起来。
原来,这矿上的管理近年格外严格,“安全三百六十五天”
已经成了生产中的口号。
可以说,李海宁旗下的煤矿,已经是名声在外。
可是,就在不久前月初的时候,矿区来了一个加急的订单,外省某地储备明年供暖的燃煤,需要四十万吨的数量。
时间紧,任务重。
如果不加班加点的开采,恐怕完不成这宗大单的生意。
于是负责矿区的经理临时决定,要连夜开工,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进行生产。
那些真正下到井下作业的工人们,听说要连夜赶工,开始时有些埋怨。
但这名矿区经理非常人性化的答应员工们,进行两班倒休。
每人每天绝不超过十二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其中夜间作业的工人,可以发放两倍的薪水;而如果工作时间超过了十二小时,超出的部分则可以拿到三倍的薪水。
这样一来,重赏下有勇夫。
工人们都欣然接受了这样的条件,纷纷卯足了干劲,进行生产。
直到有天晚上,一组十六名员工在吃过晚饭进行短暂的休息以后,打算进入到矿区,接替已经整整工作了十二个小时的上一批工人。
谁知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上一组人马,竟然不知所踪。
不论是设备间,还是控制间,或者是下井作业的人员。
这口井矿井内,竟然找不到任何一个工人。
这一下,可把带队的队长给吓坏了。
这群矿工也顾不上开工,连忙报告了经理。
经理从家里连滚带爬的穿上裤子赶到矿区,和矿区的保安们仔仔细细的检查了周围的每一个角落。
遗憾的是,那上组一十六人的作业队伍,竟然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当时矿区经理冷汗直流。
虽然李海宁在经营初期,出过矿难死过人。
但那个时候,还可以采取非常规的手段将事情摆平。
现在这个世道,可不比以前。
无数媒体都紧盯着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消息,但凡有一点事情,都是瞒不下的。
而且,现在的这些矿工家属,特别难以安抚。
只要处理不当,都是定时炸弹,随时能有爆炸的危险。
就算只有一个人出了事,恐怕就够这个矿区经理喝一壶的。
这下可好,一下子,整整一组作业人员,十六人,全都出了事。
按说活要见人,死还要见尸呢。
但这十几个大活人就这样平白无故的消失了,要怎么才能向这些工人家属们交代啊?
矿区经理无奈之下,也只好公事公办。
请来公安系统的人员协助调查,并将那些哭着喊着要丈夫要儿子的工人家属们,安顿进了矿区的招待所。
让他们可以一直关注着搜寻工作的进展。
这件事情出的蹊跷,经过几天的调查,警方一无所获。
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并不是一起事故,或者说是矿难。
而是一起离奇的群体人员失踪事件。
但是,警方的说法根本没法平息家属们的不满情绪。
这几十名家属联合起来,在矿区门口抗议示威。
他们一口咬定是矿区和警方一同掩盖了矿难事情的真相,并施加压力,逼迫矿区尽快交出受害者的遗体。
其中有一位老太太悲痛欲绝,天天以泪洗面。
经过核实,这名老太太家中一共有两二三女,境况贫寒。
当年,她的大儿子当年就是不幸死在了这片矿区之上。
那时候矿区的条件还很简陋,几乎没有什么安保措施。
井下塌方以后,儿子的尸体都没找回来。
正是作为老板的李海宁亲自到了老太太的家中,含着眼泪进行道歉,并双手送上了补偿金。
要说这李海宁作为商人,是非常懂得人心的。
当初除了给老人家一些经济补偿之外,还承诺了资助老太太的小儿子读完大学。
李海宁的这一举动也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赞扬。
大学的学费对这家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
可是对他这个财大气粗的老板而言,就如同九牛一毛。
从商人的角度来讲,一根毛换个好名声,这笔生意也太过划算了些。
几年之后,李海宁不光兑现了承诺,资助孩子完成学业。
还帮助将这名孩子解决了就业。
人就安排在了原先那片矿区,专门负责机械调试。
这个岗位,可以说是全矿上最为轻松安全的了,甚至几乎不用进到矿井之内,只需在地面上谨守职责即可。
这个安排本来于情于理,算是一件善事。
小儿子在矿上属于技术骨干,工资也着实不低。
然而,不巧的是,这夜失踪的十六名员工之中,老太太的小儿子赫然在列。
这一下,老太太再也挺不住了,情绪已经近乎崩溃。
在全部上访抗议的家属中,数她最是惹眼。
口中整天不休的念着李海宁的大名,就差骂遍了李姓人家的祖宗。
说李海宁矿上坑死了自己的大儿子,现在又夺走了自己小儿子的生命。
等于老太太膝下已经无子,家里的香火就这样断了。
谁要上前相劝,老太太便发狂一般拳打脚踢。
众人见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
只好任由这她的性子。
老太太寸步不离矿区门口,几天下来水米喂进,终于抗不下去,昏倒在地。
医院救护车倒是及时赶来,但为时已晚。
老太太此刻已经走了。
本来,虽说这些家属纷纷猜疑矿区隐瞒了事实,但确实也并未见到矿区有停工的迹象。
加上警方给出的说法,总觉得还有些希望,期待着他们的亲人能够被尽早找到。
但这老太太咽气以后,这些家属的情绪再次被点燃了。
事情便向着愈演愈烈的方向发展,进而上升到了几次直接的冲突。
李海宁作为老板,迫于压力之下,再也不能躲在幕后静静等待调查的结果了。
他亲自带着自己的几名贴身人员下到了矿井之内,想要再次来个彻底的大检查。
看看到底能找到什么样的蛛丝马迹。
老三当然是李海宁手下打头阵的人。
当他们浩浩荡荡的进入矿井之后,发现了一件极其离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