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山城药业 - 股海浮沉 - 蒙面骑士
“好像在美国都叫蜡烛线。”,当初这蜡烛线是马路从《漫步华尔街》了解到的,但他读过张松龄的《股票操作学》知道台湾都叫“k线”,在上-海远东软件公司,文老师听他说蜡烛线,也没有异议,也称呼为蜡烛线,至于外面一般如何称呼,马路确实不知道。
王华见马路疑惑,解释道:“这个“k线”起源于300年前的日本,又叫阴阳烛。是一个叫本间宗久的商人发明的。后来,美国人史蒂夫・尼森写书在向世界介绍了这种蜡烛般的阴阳线段。至于为什么叫“k”线,是因为日语中的发音是“kei”,所以被称之为“klinechart”,就翻译过来成为k线了。”
马路觉得王华懂得不少,谢谢说:“受教了,“k线”比较简单,蜡烛图好拗口,以后就叫它k线图好了。”
“哈哈,我老毛病又犯了,我叫王华,曾经当过老师。”
“我是马路。”
“我回到榕城没多久,我以前在深-圳教书,那里炒股的朋友习惯于台-湾和香-港的叫法,把它成为k线。”
马路说:“原来如此,王老师回来还是教书吗?”
“不了,教书太辛苦。以前在深-圳的股市上还有些积蓄,所以回来在这混口饭吃。”
虽然王华说得口气很谦虚,但马路从他脸上看到是志得意满的神情。
“那以后要向王老师多多请教!”,马路不知道王华什么来路,先把姿态放得很低。
“我看你刚刚一直看“物贸中心”,眼光不错,最近一直是牛股。”
“哎呀,我刚刚卖了,今天涨势吓到我了。”
王华听到后很认证地看了马路一眼:“不错啊,能够在高位出手。”
“王老师,你怎么看现在的股市?”马路虚心请教。
“这谁能看得清楚呢,从大盘看撑不住往下寻找支撑,已经进入熊市了,但咱们国家的事情,只要出一个政策就会有转机,说是政策市再合适不过了。”
王华又说:“总体上说沪市强于深市,沪股强于深股,我这次回来主要就是做沪股,深股现在总体上比较差。”
王华是马路在榕城遇到第一个比较专业的股民,马路也就诚心想和王华多打点交道,“王老师,我看你切换自选股的手法还有使用远东分析软件都很熟练啊,以前用过吗?”
“我在深-圳用的是台湾的软件,大同小异,现在大陆的股票分析软件基本上翻版台湾的。”
马路这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了,除了远东软件公司,这行业里还有其他许多公司。
王华指着自己终端上的股票问马路,“你看这只股票怎么样?”
马路凑近一看,原来是“山城药业”,有着很好记的代码“666”。马路踏上股市以来,深入研究的是沪市本地股中的全流通概念股,再加上这次上市的一批新股“新上-海概念股”,对于沪市边缘地带的非本地股,基本没有关注。非本地股在历次行情中都后知后觉,沪市中一般对不是上-海本地的股票,都有偏见,总觉得会坑人不受信任,其实说成“歧视”也不为过。
这也不怪沪市的股民,本来上-海本地上市的公司,不论是从公司质地还是管理水平,都要远远高于外地公司,再加上上-海是经济之都,公司的业绩也要远远好于外地公司,无怪乎非本地股受到歧视就顺理成章了。
马路从童燕借给他的“沪深股票交易大全”里曾看过山城药业的简单资料,他竭力从脑海中回忆:“山城药业”历史悠久,前身是民-国时期的中央制药厂,50年代后更名为山城制药厂,经股份制改造,去年7月才上市。
因为本地股不受重视,马路从来没有看过“山城药业”的走势图,于是好奇地看起来。
7月上市的“山城药业”没过多久,竟然在9月24日仅仅时隔两个月,配了一次股。这是马路注意到的第一个特别之处。配股价格不高,每股3.3元,当时的“山城药业”的股价是13元,股价配股的数量还不小,名义上10配6,相当于总股本扩大了60%,但实际总股本仅由6561万股扩大到7593万股,看来只是流通股配了股,大股东放弃了配股。流通股由1720万股增加到2700万股,正好增加了60%。
配股后“山城药业”的股票一路下行,创下最低价6.31元,然后开始上涨,曾在去年11月月25日放出天量,回到刚配股时的价格收于9.65元。然后又开始下行,于1月5日再次创出6.20元的新低,从这时开始回升。
马路此时看到的价格是8.30元,已经从最低价上涨了30%,这个涨幅就是拿到上-海本地股中,也要算很好的。可能大家很少关注非本地股,媒体也没有注意到一只连续上涨30%的非本地股。
从成交量上看1月6日以后连续放量,成交量在春节后萎缩,到昨天又开始大幅放量。
马路看着这只神奇的沪市非本地股,不由得对王华佩服起来,说:“王老师你真厉害,这只股票很有潜力。”
王华说:“你也看出来了,这只股票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构造了一个“w”底”,不简单啊!”
马路不好意思地说:“王老师,请问什么是“w”底?”
王华解释说:“这个“w”底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双重底,是一种中期底部的股票形态,你看它连续两次下跌的低点都在6.3元附近,这种形态的底部很稳固,一般都有不菲的涨幅。(http://)。”
马路连连点头觉得王华讲的东西就像打开了新的窗户,接触到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