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称帝 - 重生燕太子丹 - Himmy
虽然齐王田建已经被封为归顺侯,食邑渔阳城,但是田建家业大,王后妃子一大堆,要收拾起来也很难,没法立刻走。
这一天,原来的齐王宫中,姬丹设宴,招待齐王和齐国的一些大臣。这些大臣有鲁仲连、荀况、邹衍等,这几人虽然也是以前齐国的大臣,但也都是有名的稷下学宫的学者。
"归顺侯,听说稷下学宫天下闻名,今日孤特地没有准备乐师,是想听听稷下学宫的大乐师师濮的乐曲,不知师濮是否能够赏光?"
"大王要请,那是师乐师的荣幸,岂会不来?大王只需派人去请就行了。"
"好,来人!"
"在!"
"请师濮!"
"是。"
‘侍’卫一走,这里的宴席继续。不久,师濮果然被请到了。
"臣师濮拜见燕王。"
"嗯,师濮,听说你是师涓的十世孙,这可是真的?"
"回大王,臣按照师家宗谱排列,确实是十世孙。"
"哦,既然是师涓的子孙,必定有旷世绝学,不知师涓最擅长哪一种乐器?"
"各种乐器臣皆有涉及,不过臣所学并重乐器。"
"哦?那你学的是什么?"
"臣所学以乐理为重。大王若要听人弹奏,臣有两人,必不辱大王圣听。"
"哦,哪两人?"
"其实两人是燕国渔阳人,以兄妹相称。年长者为兄,叫做高渐离,年幼者为妹,叫做高渐蓝。"
"高渐离,高渐蓝?"姬丹疑‘惑’了一阵,心中想道:"我好久没听说高渐离了,原来是到了齐国。不想他还有个妹妹,难道也‘精’通乐曲不成?"
"是。大王想要听曲,何不召此二人?"
"好,来人,去请此二人。"
高渐离兄妹来到临淄之后,便在这里落了根。燕军攻下整个燕国,两人并不关心,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燕国人。此时,两人正在家中讨论乐理,突然有士卒来请,倒是有些意外。
不过既然是燕王来请,两人也不得不去。不久,两人来到宫中,此时姬丹正与几人谈得很欢。
"臣高渐离/高渐蓝叩见大王。"一上来,两人便拜倒在地。
"平身!高渐离,你身为燕国人,为何一直羁留在齐国?记得当年还是先王在世的时候,孤便听你弹奏过一曲,甚是怀念。后来一直没有再见到你,孤也因此不再听音乐,没想到你在这里!"
"回大王,臣在此随师濮学习乐理。学业未成,不敢离去,所以没有回燕国,劳大王记挂了。"
高渐离款款答道,此时,殿中的人都被姬丹的表情怔住了。此时的姬丹正在直直地盯着高渐离身边的高渐蓝,再也挪不开目光了。
"大王!大王!"
旁边的军师郦食其连续提醒了三声,姬丹这才反应过来,说道:"高渐离,你身边的这位‘女’子可是你亲妹妹?"
"不是,这位‘女’子是臣的结义妹妹,名叫高渐蓝。"
"哦,高渐蓝。"
"小‘女’子在!"高渐蓝早就被姬丹盯得抬不起头来,轻声应道。
"你抬起头来,你可认得孤。"
高渐蓝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说道:"小‘女’子不认得大王。"
此时高渐离问道:"大王有所不知,高渐蓝并非臣妹原名。当年臣在蓟城外的百‘花’山上遇到臣妹,臣妹孤身一人,失去了记忆。后来据臣邀请,才一起来到齐国。不知大王为何这样问,难道大王认识臣妹?"
"啊,嗯。你们先下去吧,等会等这里宴席散了,孤有事要问你们。"
"是!"
高渐离两人退下,大家都看着姬丹似乎有心事,这里人纷纷告辞,宴席很快便散了。姬丹来到偏殿,见到了高渐离兄妹。不过姬丹没有同时召见两人,而是只召见了高渐离一人。
"高渐离,你与你妹妹可有成亲?"姬丹劈头问道。
"没有啊,我们是兄妹,岂能‘乱’人伦?"
"那就好。"姬丹松了口气,继续问道:"高渐离,你以前在蓟城,可听说过醉乡楼的头牌柳絮?"
"回大王,臣听说过,但是没有见过。听说柳絮姑娘的琵琶乃是蓟城一绝,只是无缘相见。"
姬丹沉默片刻,说道:"其实你天天见!"
"啊…"高渐离反应过来,说道:"难道,难道臣妹便是以前的柳絮?"
"真是!"
"啊,"高渐离扑通一声跪下,说道:"臣该死,臣实在不知臣妹便是柳絮姑娘,请大王治罪。"
当年姬丹在蓟城与柳絮的事情全城都知道,高渐离自然也很清楚。如今姬丹这么一说,知道自己有个大嫌疑,急忙跪下认错。好在高渐离一直把柳絮当作妹妹,不然还真有可能人头不保。
"你先起来,"姬丹没有为难高渐离,说道:"不知者无罪,孤不怪你,反而要好好感谢你。"接着,姬丹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孤命你为孤宫中的乐官,你与你妹妹一起回蓟城,试试能不能让她回忆起来以前的事情。"
"是!"
第二天,姬丹命人将高渐离和柳絮送回蓟城去了,姬丹吩咐不要怕‘花’钱,一定要将两人安顿好,并派‘侍’卫日夜守护,以防万一。
不久,田建也动身去了渔阳郡。田建的亲属、宫‘女’、太监等姬丹一个也没有动,任由其带走。对于田建来说,能有这样的结局也算是非常好的了,换一个人处于姬丹这个位置绝对不可能做到。
齐国的臣民听到田建虽然不能再做君王,但是总算也有个归宿,都很高兴。那些以前的大臣也纷纷接受姬丹的任命,出任做官。
姬丹命鲁仲连、邹衍、荀况三人同为御史大夫,随朝听政,同时将唐任、‘毛’芥、廖楷等一大帮将领都收罗在自己帐下,燕国实力这才真正达到空前的地步。
接着,姬丹一面安抚百姓,一面安排士卒守卫这里的疆土,等这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便撤军回蓟城去了。
撤军的时候,姬丹将齐国国库中的大量财物都带走了。虽然齐王走到时候带走了一部分平时喜欢的收藏和金银,但是怕姬丹生气,也不敢把国库搬空,大部分都留下了。当然现在齐国实力空虚,国库中的财物已经比以前全盛期少了很多,但是这也是燕国的一项财政收入了。
现在既然齐国已经归入燕国版图,姬丹便不再需要沿着大河一线布置重兵了,军事压力一下降低了很多。加上现在整个国家可以调用的兵马大大增加,军事实力大增。
回到蓟城,第二天上早朝。
"大王,"丞相乐闲上前奏道:"这次大王亲征齐国,拓地千里,户口增加了将近一倍。如今燕国拥有上百万户百姓,地方三千余里,实力之强盛不亚于任何一个诸侯国。以臣之见,不如趁此时机称帝,则天下百姓归者如‘潮’也!"
"哦,称帝?"
"对,"荀达也上来奏道:"臣也以为大王现在称帝正是时候。"
姬丹听了一阵‘激’动,看了看殿中众臣。众臣也都跪了下来,说道:"臣等也以为大王称帝正是时候。"
姬丹压抑着心中的‘激’动,想了想,开口问道:"隗爱卿,你认为如何?"
"回大王,天下分崩离析,百姓‘欲’归一统久矣。我大燕以拥有齐燕辽之众,富甲天下,锋锐天下莫匹。大王当继大统,以孚民望,以致天下士民。"
"嗯…"姬丹几乎想要将好字呼出,不过最终还是没有。沉默许久,姬丹说道:"此事再议!"
如此,称帝这事算是告一段落。不过另一件事情姬丹却不得不尽快办,那就是柳絮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