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做了一个梦 - 盛世妖颜:霸宠皇后 - 易水尤寒
东方慧就说:“这有何不可,尘归尘土归土,岂不是正好?放得陪葬越多,将来被人挖墓的可能性就越大,与其将来被人扒墓挖坟,不如直接修建一座塔,将姬仙芝镇压在塔底,再把太上王陪葬的那缕头发供奉在塔内,这样即使有人前往供奉,也是供奉太上王,与姬仙芝无关。”
姜琬就问:“可这样怎么给太上王和文武百官交代呢?”
东方慧轻轻附在姜琬耳边悄悄说道:“你是国主,偶尔任性一回,也没什么吧?实在有人叽叽歪歪,你把一切都往神明身上推就是了。
你就说做了个梦,姬仙芝作孽太多不能进入轮回,受到佛祖的指点,特意托梦给你,为了削减罪过不要陵墓,只要一座佛塔,用来忏悔以赎自身的罪过,什么时候佛祖被感化,什么时候就能重新进入轮回投胎做人。”
姜琬不是东方慧,对神明指事还是有点忌讳,有些犹豫东方慧的办法:“那什么时候佛祖会被感化?总要有条件吧?”
东方慧咽了一口口水,轻声说道:“山无棱、天地合、冬雷阵阵、夏雨雪。”
姜琬意味深长的看向东方慧:这条件如此苛刻,那被镇压之人,岂不是永生永世都不得解脱了吗?
最终还是微微笑着点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没想到锦衣卫和御林军竟然有那么多的人才,朕心情大好,今夜一定会做一个好梦。”
东方慧无语的看了看姜琬:这个借口,实在是太有说服力了。
因为锦衣卫和御林军都算的上国主比较信赖的人,所以当考核的结果刚出来,吏部的人还没有把任命文,全部写完的时候,那些参加考核的人,已经从各个渠道得到了消息:一千人过了九百九十人。
至于谁没过,想想自己写的内容,心里还能没点数吗?
于是第二天没等人吩咐,那些参加考试的人,都自动自发的穿上了新的衣裳。
姜国崇尚黑色和红色,从两任国主的冕服就能看出来,所以尽管没有商量,可是一眼望去,真是黑压压的一大片啊。
等到榜单正式出来,就有礼部侍郎唱诵考核通过的名单,足足喊了一个时辰,中间换了三个唱诵侍郎,才总算把人全给念完。
姜琬端坐在御座之上,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一副心不在焉却努力镇定的模样,忍不住微微勾起唇角,对着满朝的文武沉声说道:
“昨日科考成绩已经出来,一千人通过了九百九十人,可见咱们姜国的人才还是非常多的,可以算的上能文能武文武双全,这些人从今天开始,就正式成为你们的同僚了。
同在朝廷为官,朕希望你们记住,不管是父子也好叔侄也好师生也好,总之,朝堂之上只分同僚,你们不能仗着自己的辈分和身份,对他们进行不合理的要求,如果被朕知道了,决不轻饶,诸位爱卿听清楚了?”
满朝的文武大臣一个个拱手行礼:“臣谨遵国主圣谕——”
姜琬又对一旁的福贵吩咐:“请他们上殿。”
一千人是不可能同时进入乾清宫,于是吏部的人按照他们的成绩,二十人分为一组,有条不紊的走进大殿接受百官的考察,接受国主的检阅。
姜琬对每一组的人都说了勉励的话,对那些优秀的人还单独问了话,这让那些通过的锦衣卫和御林军,越发的激动不已,不知不觉就把姜琬当成了自己人生的信仰,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姜琬整个上午全都在召见这些人,连带着满朝的文武也都陪着。
终于在中午之前,将所有人都见了个遍,看到底下的大臣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样,姜琬嘴角微不可见的轻轻上挑,沉声说道:
“诸位爱卿,朕心中有一事不明,还请诸位为朕解惑。”
春风得意的礼部尚安淮,这两天走路都带风,听到姜琬问话,第一时间就出来接话:“不知国主有何忧愁,臣愿意为国主分忧。”
安淮一出口,又有几个大臣出列附和,姜琬看到这里,这才不紧不慢的开口:
“朕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故去的姬贵妃,只见她穿着单薄的衣衫,面带悲色的对朕诉苦,说是因为生前做过许多错事,满身罪孽,如今被罚不允许进入轮回,还要每日要承受酷刑偿还生前罪孽。
朕看她形容凄苦,心中不忍,就问她朕能为她做些什么,她自称身体已经化为飞灰,不愿意劳民伤财修建寝宫,恳求朕为她修建一座悔过楼,她愿意日日夜夜忏悔,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朕做的这个梦如何解释?”
姜琬说完,将目光在大殿中扫视了一遍,看到许多人脸上露出沉思之色,轻轻垂下了自己的眼眸:
姬仙芝这个女人,上辈子害的姜国国破城毁,这辈子又数次对自己出手,更是发动两次叛变,一次害的内廷卫被姜太虚从权力中心剔除,一次害的内廷卫两万将士死的死流放的流放。那些在不知名角落死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这样一个满身罪孽的人,有什么资格让朕给她盖佛塔?悔过楼才是最合适她的地方。
听到姜琬姜琬自己的梦境,在场的大臣一个个沉默不语:国主这是铁了心的要收拾姬妃,连托梦这种事情都说的出来,话里话外对姬妃也都是恶意满满,可见对姬仙芝是真的恨到了骨子里。
丝毫不顾及当初太上王在乾清宫交代她的话,太上王当初要国主将姬妃好好安葬,而不是盖什么悔过楼,如今太上王远在边境,也不知道若是知道了国主的打算,会不会气的从边境跑回来。
可是如今国主说自己做了个梦,这些话全都是转述姬仙芝所说的,盖悔过楼的事情也是姬仙芝自己在梦里提出来的,他们身为臣子,能怎么办?
只能沉默是金,如今唯一能阻止国主的,除了远在边境的太上王,就是姬妃的亲生女儿姜玉慧了,不知道他们若是知道了国主的打算,会有什么反应。
看到朝堂上众人都陷入沉默,姜琬又说:“既然你们都不肯发表意见,朕也不强求,反正是姬妃托梦给朕,朕只是把姬妃所托付之事出来而已,又不是非得听她的要盖那什么悔过楼,朕还没有吝啬到连一座陵寝都不肯给她修建的地步,好了时辰也不早了,诸位爱卿若是无事,退朝吧——”
姜琬说完之后率先走出了乾清宫,看到姜琬干脆利落的离开乾清宫,刚刚还萎靡不振的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即相互摇头苦笑,也都一一离开。